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探究

贾玉莲

黑龙江省富锦市中心医院  156100

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将心电图检查应用在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结果。方法:按照信封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给予患者心电图检查,分析临床检查结果。结果:100例患者未出ST段提高和Q波异常,只有ST-T改变。结论:医务人员将心电图检查应用在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Q波不具有典型性,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血清酶学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检查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ECG in patients with non-S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non-S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1 to August 2023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envelope method, all of whom were given electrocardiogram examination, and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T segment enhancement and Q wave abnormality in 100 patients, only ST-T changes. Conclusion: Medical staff apply electrocardiogram examination in non-S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the Q wave is not typical,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serum enzymology results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situation of patient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clinical diagnosis.

Key words: 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lectrocardiogram examination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医生常常给予AMI患者心电图检查,其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型AMI和非ST段抬高型AMI【1】。在ST段抬高型AMI患者之中,因为其体内的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在心电图上表现为ST段抬高,其具有典型性。医生在临床上常常给予ST段抬高型AMI患者PCI等血管再通治疗方式,从而恢复患者体内冠状动脉血流,降低其心肌损伤。和ST段抬高型AMI患者相比,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相对复杂,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心电图改变,导致医生的诊断难度增加【2】。因此,医生在早期对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除了给予患者心电图检查之外,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心肌损伤标志物等,从而提高临床上的诊断准确率。在此基础之上,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信封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给予患者心电图检查,年龄47~78岁(59.87±4.28)岁,男58例、女42例。

1.2方法

医务人员在患者入院后,使用心电图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并且需要对其进行多次检查,而且对患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酶谱进行检查,同时检测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叮嘱患者平卧位,在检查期间对引导患者呼吸,叮嘱其要放松肌肉,然后擦拭安放电极的皮肤,主要使用75%酒精即可,然后在皮肤上涂抹电液体,在贴完电极之后监测患者的心电图情况,并且在检查完成之后,需要及时清洁皮肤上的导电液。

1.3观察指标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患者胸痛的持续时间大于30分钟;ST-T动态演变时间大于24h。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软件SPSS25.0处理,计量、计数资料用

±s、(n,%)表示,差异性对应t、2检验;依据: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医务人员使用心电图对100例患者进行检查后,患者未出现ST段提高的情况,且Q波未出现异常,ST-T出现明显的改变。45例(45.00%)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ST水平型、下斜型,下斜型随T波而改变,范围在:0.15mV至0.20mV;55例(55.00%)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单纯T波改变。

100例患者之中,房颤患者有3例;在发病后1天,2例患者会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持续时间3天。大部分患者的T波波动会出现倒置、双向、直立等明显的改变,有2例患者会出现多数导联ST段,其压低在0.05mV至0.20mV范围内,不同患者的ST-T恢复时间并不相同。

3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100例患者未出ST段提高和Q波异常,只有ST-T改变。究其原因,AMI因为患者体内的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促使其心肌局部缺血性出现大面积的坏死,其体内的血清心肌酶水平相比于正常而言较高【3】。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的心电图上的表现为ST段下降、T波倒置等情况,导致临床医生诊断率较低,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此外,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随着时间的变化,其体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不会立即升高,导致早期诊断困难增加。医务人员可以使用心电图动态监测患者体内的心肌缺血的进展情况,对于疑似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而言,给予其定期复查心电图尤为重要,其可以明显捕捉到患者心脏的典型改变【4】。同时,非ST段抬高型AMI的中老年群体之中,其常常存在多发梗死区域,在心电图上的表现存在因为心肌梗死向量的相互抵消导致Q波的消失等非典型波形。医生对患者进行定期心电图复查后,其可以及时发现非典型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此外,常规导联心电图上难以发现右室、后壁或侧壁心肌梗死等梗死部位,给予患者额外导联的检查,有利于医生及时发现患者不典型梗死部位【5】。因此,为了降低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的误诊率,需要对患者进行多次的心电图复查尤为重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疾病对心肌的影响,保证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医务人员将心电图检查应用在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Q波不具有典型性,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血清酶学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保证医务人员的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周娟.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中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3):389-392.

[2]刘强,杨小梅,韩乾国,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临床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5,36(16):32-34.

[3]刘晓宇,陈岩,楚英杰,等.心电图ST段压低和无偏移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738-741.

[4]王威,尹瑞兴,陈泉芳,等.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8):931-933.

[5]邓春云.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J].医疗装备,2017,30(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