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2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分析

陈恺

江苏天宏华信工程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

摘要: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基于新时期工程项目建设发展的总体趋势背景,本文以工程项目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从工程造价管理的角度,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为依据,在明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的前提下,对应用全生命周期理论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措施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造价管理

前言:全生命周期理论是新时期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出的新型理念,在当前工程项目建设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如何以有限的工程造价成本来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效果,是工程项目建设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造价管理工作能够通过对造价成本的合理规划与管控,在提高造价成本利用率的同时,帮助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对促进工程建设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一)全生命周期管理控制内涵

全生命周期管理控制,要求能够实现对建设项目从投资决策、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到拆除回收所有阶段和环节的管理。该理论强调能够以科学运用各类管理方法,对工程建设中各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效果的因素进行合理的评估和控制,以成本最小化来达到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发展的目的[1]。在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建设中,要求加强对于投资决策和分析阶段管理工作的重视,能够通过对建筑项目方案的科学评估与选择,考虑其中涉及到的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运用情况。

(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作用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以最小化工程项目生命周期总成本为主要目的,能够让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与运营维护成本之间能够维持一种较为平衡的关系状态,发挥各个成本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是能够实现成本管理控制的有效方法。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要求能够在对成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各个阶段的造价成本消耗情况来进行管理。成本分析获得的结果能够为建筑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支持与参考,该模式能够发挥主动控制和跟踪管理的功能。从本质上来看,这一模式是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投资决策的一种分析工具,能够帮助建筑项目在投资决策中选择最优解[2]

二、基于实例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项目建设中的应用情况,选择实际的工程案例,着重从贯彻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角度,一方面注重从工程建设的所有阶段和环节入手来加强造价管理,另一方面也重点针对造价成本应用中的风险问题加强控制。在实际分析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项目主要应用PPP模式,总投资约54595.27万元。其中,工程费用约43616.65万元,其他费用8378.85万元,预备费2599.77万元。该工程项目中具体包括建筑、城市和公园道路、花园景观等具体的施工项目内容,考虑不同施工内容涉及到的施工技术种类和要求差异,该工程项目以分期建设的方式来进行作业。在考虑案例工程项目本身建设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的情况下,为实现对工程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该工程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融入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当中,实现了对于工程造价成本的有效管理[3]

(二)工程阶段造价管理

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为指导,要求能够重点针对工程施工建设的总体阶段和环节,以具体的施工内容为依据来进行相应造价成本影响因素的控制。考虑该工程实际涉及到的施工内容较多,以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为例,探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情况,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内容:

(1)在项目决策阶段,应以谨慎选择投资方案为主要目的,在综合考虑工程建设情况的前提下,对建设投资的范围进行估算。将估算结果与工程设计方案结合起来,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制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

(2)在项目设计阶段,要求相关主体能够明确建筑项目设计规划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在工程造价成本中仅占1%的设计费用,对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和总造价成本产生的影响。在这一阶段,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为主要目的,要求能够加强建设单位与设计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尝试将工程设计与招投标工作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来为设计招标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以实行设计监理的模式,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内容,对建筑工程设计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3)在项目招投标阶段,应能够基于建筑工程的建设类型和总体性质要求,则应用合适的评标方法,并通过建立评标指标体系的方式,为提升投标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供支持。案例工程项目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一所示。

QQ截图20240309084232

图一 项目招投标评标指标体系

(4)在项目施工阶段,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为主要目标,可以从加强合同控制、确定原材料设备价格、加强工程现场变更控制、注重现场签证管理等角度,对具体应用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内容进行规范和约束。

在这一过程中,考虑工程变更情况对造价总成本造成的影响,要求在面对工程现场变更情况时,要求现场变更能够经过建设单位项目总监以及财务总监的共同批准,在相应的变更造价成本文件中,也有设计代表和监理人员的共同签字,提高项目变更审批流程的标准,在保障项目变更审批规范性的同时,将工程变更的数量和造价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避免工程项目出现更大的损失。

(5)在项目竣工结算阶段,要求能够重点围绕对竣工现场情况的勘查了解、工程量核对、设计变更审核、技术经济签证审核、定额子目及取费标准审核等内容加强管理控制。为保证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审核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应能够聘请第三方国家审计机构,以更专业的造价管理审核来支持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三)造价风险控制

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为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应能够加强对于工程建设中造价风险的控制。案例工程在造价风险控制中,主要选择应用层次分析法来构建风险控制模型。

在实际应用层次分析法时,首先需要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结合工程项目建设总体情况的前提下,以建筑项目决策的总目标和各种影响决策的因素为层次划分的主要依据,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具体划分为最高层、中间层、最底层三个基本层次(如图二所示)。

QQ截图20240309085730

图二 工程造价管理层次结构模型

基于以上模型,在总结分析工程各类容易导致造价风险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已邀请项目专家来对各元素进行两两之间打分的方式,计算打分平均数之后就可以构造判断矩阵。案例工程基于以上方法获得的准则层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准则层的判断矩阵

准则层

决策阶段风险

设计阶段风险

招投标阶段风险

施工阶段风险

竣工结算阶段风险

决策阶段风险

1

2

3

5

3

设计阶段风险

0.5

1

0.5

3

1

招投标阶段风险

0.3

2

1

4

6

施工阶段风险

0.2

0.3

0.5

1

0.3

竣工结算阶段风险

0.15

0.2

0.25

0.5

1

在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设定每一层中共有n个因素,比较每个因素影响,前一层中因素程度为主要目的,在确定这一层的相对特定标准和相对比例后,设定目标层的上一层中有m个因子,以此来为目标层构建m个n*n的比较矩阵。在这一过程中,以代表第i个因子相对于第j个因子的比较结果,在引入1-9的比较尺度后,可以用以下公式来代表对比矩阵:

然后还需要通过权重计算和一致性检验的方式,计算模型代表的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一致性检验方法中引入的一致性指数、随机一致性指数、一致性比率等概念特点,以随机一致性指标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涉及到的随机一致性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随机一致性指标

n

1

2

3

4

5

R1

0

0

0.58

0.90

1.12

依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工程项目各个具体阶段准则层的判断矩阵及相应的一致性指标、随机性指标结果,在对相应的计算结果进行统计排序后,可以得到用于工程造价风险影响因素的权重指标数据。依据相关权重情况来代入到实际的工程建设当中,能够让公关主体明确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容易导致造价风险的各类因素,影响的重要程度,进而依据重要程度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加强对造价风险管理与控制。

在这一过程中,应能够确保工程项目应用的造价风险评价方法和权重指标分析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也应能够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此来发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积极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全周期管理理论对工程造价管理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在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应能够基于工程造价的总体水平,将造价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阶段和过程,发挥先进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工程建设中各类造价风险的有效控制,在保证工程造价管理效果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汪可吉,史豪强.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公路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20):171-173.

[2]陈珑.建设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J].建筑与预算,2022,(12):22-24.

[3]邱波,石隆吉.BIM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中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1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