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分析及促高质量发展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2

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分析及促高质量发展建议

陈启宁

蓝山县农机事务中心 湖南省永州市 425800

摘要:农机合作社的兴起恰逢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深植于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高度重视。农机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与农产品的品质提升。高质量发展是农机合作社面临的必然选择,农机合作社是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环节。本文深入讨论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具体分析,同时为农机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实际建议。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高质量发展

引言:关于农业的“9•7”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机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先进农业机械的应用,实现农作物种植、管理、收割的机械化,极大提升农业生产的规模。农机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一、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具体分析

蓝山县作为湖南省永州市的一个辖县,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北侧,承担着湘西南与广东沿海地区的交通枢纽功能。全县耕地面积颇为可观,以水稻种植为主导,构成蓝山县农业经济的主要部分。农机合作社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蓝山县得到积极的发展。截至2023年,全县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42家,其中现代农机合作社11家,省级示范社3家,农机合作社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近三年来,政府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资金达到500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蓝山县2023年水稻种植面积达27.85万亩,机耕、机插、机收的比率分别为93.97%、52.23%、93.26%,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23%,这些数据充分体现农机合作社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的贡献。蓝山县农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农机操作技术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机手队伍中高学历人才稀缺,大多数农机手接受过农机相关培训,但掌握多种农机操作技术的人才仍然不足。另一方面,农机手的收入普遍低于其他行业,这影响了人才的吸引留存。农机合作社要想持续健康发展,解决人才问题,提高农机手的收入水平。

二、农机合作社促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打造集群,释放“虹吸效应”

农机产业园的构建应着眼于产业链整合,通过集中资源、技术、人才,形成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产业园内集聚的上下游企业能够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在产业园建设中,应引入“链式招商”策略,重点吸引农机制造、销售、维修、技术服务的相关企业入驻。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不仅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农机服务,还能够促进技术创新,提升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农机产业园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高地,通过设立研发中心,吸引技术人才,开展农机相关的技术研究创新,为合作社提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支持。同时,产业园内应建立培训中心,对农机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升其操作技能,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此外,产业园的建设还应考虑环保问题,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建立绿色生产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产业园的品牌形象,还能符合国家关于绿色发展的要求,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吸引更多企业入驻产业园,同时加强与农机合作社的联动,确保产业园的发展能够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推动农机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

(二)推动生产,解锁“智慧密码”

智慧农机的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机合作社应坚持市场导向,与时俱进,把握智慧农业的发展机遇。智慧农机建设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农机合作社需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如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农田的实时监控,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条件。智慧农机建设体现在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上。通过集成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与物联网技术,农机合作社能够实现精准农业管理。农机合作社需加强服务品质,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要积极培训农机操作员掌握最新技术,提供故障排除与维护保养服务,以及提供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技术咨询。这种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性。探索“蓝山经验”,即基于当地实际情况,发展适合的智慧农业模式。蓝山县农机合作社应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和农作物种类,开发出符合当地农业需求的智慧农机解决方案。

(三)做强品牌,亮出“金字招牌”

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是农机合作社的更高发展形态,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站式的农业服务。通过提供全面的服务,中心能够满足农民在农业生产各个阶段的需求,大幅度提升服务效率。这种全方位的服务不仅提升了农机合作社的综合竞争力,也为其品牌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服务中心应致力于应用最新的农业技术,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智能化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化服务,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此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还应注重服务的社会化,积极拓展自身的服务范围,不局限于传统的农机租赁,同时提供农业咨询、技术培训、市场信息。通过这种社会化服务,农机合作社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民的多元化需求,增强农民对合作社品牌的认同。通过建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农机合作社能够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有效提升其社会化服务能力,从而强化品牌形象,亮出“金字招牌”,提升农机合作社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为推动整个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

结束语:综上所述,必须认识到农机合作社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在发展策略上,建议农机合作社着眼于三个核心方向:打造集群,释放虹吸效应的策略要求农机合作社构建农机产业园,同时,推动生产,解锁智慧密码的策略强调引入智慧农机,倡导校企合作,探索适合当地的智慧农业模式。最后,做强品牌,亮出金字招牌的策略着重于品牌建设,推广短视频与直播营销模式,增强市场影响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农机合作社应坚持市场导向,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创新,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丽娟. 加快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J]. 三晋基层治理, 2023, (06): 104-108.

[2]许燕. 加快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J].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23, (03): 19-23.

[3]刘佳. 关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 [J]. 农业经济, 2022, (07): 22-23.

[4]姜在新, 付艳东, 范开涛. 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J]. 农业知识, 2022, (03):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