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乔燕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116100

摘要:在高中院校中,高职设计类课程非常重要的内容。高职设计类课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需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提高高职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必要对高职设计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符合高职特色和需求的教学策略。对此,以“岗课赛证融通”为切入点,本文就“岗课赛证”融通下的高职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教师提升高职设计类课程教学水平提供参考,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设计类专业人才。

关键词:岗课赛证;高职课程;混合式教学

引言

对于高职课程来说,“岗课赛证创”融通不是将不同内容简单地复叠或生硬地搬入课程,而是统筹兼顾,面向专业课程对应的岗位群职业标准,将企业生产过程、生产场景、培训内容、考核形式等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考核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优化教学内容,重构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岗课赛证”

“岗课赛政”的内涵:“岗”指的是工作岗位,课程教学需要对接企业岗位需求,并构建基于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课”指的是课程体系,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从对接行业标准和培养岗位核心能力的角度出发,基于典型的工作项目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三教改革。“赛”指的是职业技能大赛,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技能大赛的考核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竞赛水平,在备赛选拔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改革,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证”指的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教学设计中引入国家职业标准的认证内容,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也可报考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以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技能水平。“岗课赛证”融通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改革模式,通过深化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基于岗位要求明确课程标准,依据行业标准进行教学设计,课程内容强化技能大赛和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要点,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的育人难题,实现培养满足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2“岗课赛证”背景下高职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2.1改革教学内容

高职“运输管理”课程应依据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及重构后的教学目标,结合物流“1+X”职业技能认证的技能点和智慧物流等相关物流大赛的技能点分析,以公路货物运输组织为主、以其他运输方式为辅,改革教学内容,以便实现更高效的人才培养。即在知识由浅入深及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按照模块化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分为“认知物流运输”“公路货物运输作业组织”“公路货物运输运营管理”“联合运输”四大教学模块。其中,“公路货物运输作业组织”模块包括“整车货物运输组织作业”“零担货物运输组织作业”“运输计划编制”“运输合理化组织”“运输线路优化”“运输成本与费用核算”“运输事故处理与风险防范”七个任务;“公路货物运输运营管理”模块包括“货物运输服务绩效考核方案构建”“货物运输合同制定”“货物运输市场调研与开拓”三个工作任务;“联合运输”模块包括“铁路货物运输组织”“航空货物运输组织”“水路货物运输组织”“多式联运作业组织”四个任务。

2.2教学实施设计

基于学情分析,课程教学实施紧扣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工作场景,体现岗位职业素养要求,按照“岗位牵引、赛教融合、课证融通”的思路开展校企合作双元育人,将课程教学实施设计为“课前预习-课中精习-课后拓习”三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1)课前预习阶段,以学生自我学习为重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首先,借助学习通平台整合教学资源,结合技能竞赛和“1+X”证书的要求,将任务书、图纸、学习视频等差异化资源推送至班级中。其次,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借助于学习平台与老师、同学探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知识点。最后,教师及时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数据采集-分析诊断-反馈调整”的闭环管理。(2)课程精习阶段,以线下课堂师生互动为主,促进课堂深度互动。首先,教师结合课前测试结果,根据工程造价专业“1+X”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针对各个任务清单编制与清单计价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总结梳理,企业导师根据工程项目实际发布课程的差异化学习任务。其次,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完成课程任务。通过企业导师在线远程指导、教师课堂内引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和课堂检测,促进知识内化与技能生成。最后,结合工程造价专业技能竞赛,开展PK大赛,教师对比赛过程中各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实现以赛促学。(3)课后拓习阶段,以拓展学生能力为重点,课内课外有效衔接。教师与企业导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布置差异化拓展任务,并推送到学习通平台,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主探究完成拓展任务,实现学生职业能力进阶提升。

2.3搭建设计类课程学习平台,实施分层教学

在设计类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通过该平台对课程进行分层管理,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视觉传达设计类课程为例,在该课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基础层、提高层、优秀层。基础层为成绩一般或中等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强化其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学习信心;提高层为成绩优秀或中等以上的学生,教师要重点拓展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优秀层则为成绩突出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通过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可以有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平台上相关数据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教师根据分析结果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例如针对基础层,教师可以将一些基础性知识融入课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针对提高层,教师可以将一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知识融入课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设计的高级技巧和技术;针对优秀层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一些理论知识融入课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设计的前沿理论和趋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结语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面对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提出,对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技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混合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者的优势建立起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岗课赛证”融入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提升了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增强了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提升。

参考文献

[1]向双云,周珍辉.“岗课赛证”四位一体“动物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22,49(4):1365-1374.

[2]曾天山.试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J].教育研究,2022(5):98-106.

[3]张贺鹏,田建冬,芮科.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工程测量课程改革与实践[J].福建建材,2022(10):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