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全程机械化种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大蒜全程机械化种植

张岚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云南 昆明  654100

摘要:我国大蒜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因此探究大蒜种植的现实意义重大。通过优化创新大蒜种植技术,落实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有助于提高大蒜种植成效。本文研究中,重点探究大蒜全程机械化种植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大蒜;机械化种植;农技推广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再依赖人力、畜力生产,而是转为机械化生产模式。农业生产对机械化需求持续提高,农民开始应用农机装备,农机化技术推广力度得到明显提升。为了促进农机科技成果转化,东川区出台一系列方针举措,为大蒜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本文重点探究大蒜产业的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

1、东川区大蒜机械化种植现状

大蒜产业是东川区的主导性产业,也是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政府的帮助下,东川区大寨村开展大蒜全程机械化种植试验示范项目,并建设试验示范区30亩。大寨村的大蒜种植经验成熟,在实行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后,大蒜出苗率≥ 90%,大蒜收获破损率≤10%,种植户满意度指标≧90%。

东川区实行大蒜机械化种植后,大蒜种植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且种植成本低廉,人工种植成本节省200元/亩,收获成本减少400元/亩,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此外,大蒜全程机械化发展,也推动了东川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2、大蒜全程机械化种植要点

2.1施加基肥

在大蒜播种前的准备工作中,种植人员应当施加有机肥,选择自动施肥机械开展施肥作业。在选择有机肥时,应当以三元复合肥为主,联合耕翻整地措施,充分混合耕作层土壤与肥料,为机械化播种奠定良好条件。

2.2秸秆还田与耕整地

东川区大蒜与水稻、玉米轮作,前茬作物机械收获后还田。玉米秸秆,选用犁翻还田、旋耕还田技术;水稻秸秆选用犁翻还田方式。在大蒜播种前两三天,种植人员就要靠站旋耕还田。当土壤含水率为25%时,开展耕整地操作,耕深大于12cm,碎土率超过60%,秸秆覆盖率大于80%,促使秸秆和土壤均匀混合。

在耕整地过程中,种植人员要施加适量药剂,使用植保机械防止地蛆、蝼蛄、蛴螬。

2.3蒜种选择与分级

种植人员优选生长能力强、抗性佳、蒜径大的品种。东川区种植品种主要为红七星红皮蒜种。在蒜种分瓣、分级、分选时,种植人员可采用蒜种分瓣分选机,机械生产效率达到每小时1500kg,能够将蒜瓣分为不同级别。

2.4机械播种

秋播大蒜的种植温度应当为20-22℃,选择每年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播种。若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则播种期可以推迟1周。若前茬作物为水稻,则大蒜种植时间可推迟至十月中下旬。不管选择哪个时间播种大蒜,都必须保证大蒜在越冬前长出真叶(4-5片),此时植株的抗旱能力最高。

在机械播种之前,种植人员要选择合适的播种机。按照蒜种等级,可以选择普通大蒜播种机、正芽播种机。机械播种之后,种植人员要及时喷洒除草剂,覆盖地膜。种植人员也可以选择复式作业机,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覆土、施药等工作。如果播种机不具备覆膜功能,则在机械播种结束之后,由人工覆盖地膜。针对无法自行破膜的植株,应当在大蒜出苗后进行人工破膜。在播种时,种植人员应当参考地区气候、土质、土壤墒情,设置合适的播种深度。东川区实行机械化播种后,大蒜种植行距设定为18cm,株距小于12cm。

3、大蒜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推广难题

东川区开展大蒜全程机械化种植项目后,引进两款大蒜种植机械、两款收获机械。在机械化种植方面,由于蒜种大小不均匀,地块作业面积小、坡度大,地块遗留的秸秆、地膜和杂草多、土壤板结,种植质量不及人工种植。在机械化收获方面,由于东川大蒜秆茎较细,大蒜机械化收获不成功,大型联合收割机收获效率高,成果好,但对地块面积、土壤酥松的要求高。

3.1农艺限制大

东川区大蒜种植多为分散种植模式,部分农户采用平播种植方式,部分农户选择间作方式,并且种植行距、垄距不统一,导致机械设备很难适应不同地块,对机械化生产的影响明显。

3.2机械播种处于试验阶段

大蒜播种机为新型设备,试验期间会出现较多不良问题,比如大蒜缺少种、蒜芽向下、一穴两种等,仍需进一步改进大蒜播种机。此外,大蒜播种机研发的成本投入非常多,限制了机械化开发与推广。

3.3大蒜收获机的技术不成熟

使用大蒜收获机时,部分收获机在沙质土地上的应用效果佳,但是很难在粘性土地上运行。此外,部分大蒜收获机无自我清理装置,致使蒜秸、地膜堆积在收获机上,对大蒜收获进度与质量的影响明显。部分收获机运行时,容易出现脱焊、开裂等情况,需要进一步提高机械运行的可靠性。

3.4技术培训与售后服务滞后

大蒜生产机械比较新颖,多数机手不太了解机械构造、运行原理,因此实际操作能力差,再加上机械日常保护不到位,很难及时检修故障问题,对机械作用效率的影响明显。此外,机械生产厂家的规模比较小,技术人员紧缺,导致后续技术培训、服务不到位。部分企业的售后服务之后,对机械化种植推广的影响明显。

4、推广大蒜全程机械化播种的建议

4.1加大部门协调与配合

对于农机部门来说,应当积极与蔬菜、农业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全面推进大蒜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农业部门、蔬菜部门要按照收获机械化要求,做好统一整地、施肥、筑畦等工作,全面提高机械化生产效率。农机部门还要配置生产机械,做好机手的技术指导、操作培训等工作。

4.2重视大蒜机械化技术培训

基于县级农机学校,邀请机械生产厂家的技术专家深入基层,组织农机手、大蒜种植大户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大蒜的机械化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技术、收获技术。同时要宣讲大蒜播种机器、收获机的构造原理、检修技巧、保养方法,为大蒜机械化种植、播种提供技术保障。

4.3提高宣传与推广力度

农机部门可以联合互联网、新闻媒体、科技下乡活动,积极宣传和推广大蒜机械化种植模式,同时示范大蒜全程机械化技术,提高种植人员对机械化技术的认知度。此外,农机部门还要持续扩大示范面积、示范范围,提高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参与度。

4.4重视技术创新与服务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高效处理大蒜机械化种植的技术性问题,以提高生产机械的适用性、可靠性。

第一,农机部门应当做好技术引进工作,深入学习大蒜机械化的创新技术,引入现代化机械与工具,全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机械设备对不同土壤条件、不同种植条件的适应性。

第二,调动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的积极性,开展大蒜机械化种植的跨区使用工作,全面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

4.5重视试验示范工作,发挥辐射效应

针对大蒜种植规模较大的地区,农机部门应当建立大蒜机械化种植示范点,通过试验示范项目,扩大机械化播种的影响范围。在实施大蒜机械化种植创新示范时,应当选择合适的播种机械、收获机械,以试验示范方式选择可靠性、实用性均比较高的设备,并推广给地区各农户。同时通过现场会、演示会方式,示范推广大蒜机械化种植技术,提高大蒜机械化种植作业的普及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大蒜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现已成为大蒜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大蒜种植对人工依赖度较高,相应增加生产成本,若能采用机械化方式播种、收获大蒜,既可以提高大蒜产量,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未来研发中,还要进一步明确大蒜全程机械化种植的缺陷,提出针对性整改对策。

参考文献

[1]崔志超, 刘先才, 陈永生, 管春松, 杨雅婷, 许斌星. 我国大蒜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3, 44 (06): 239-243+250.

[2]张树军, 肖明华. 山东东平县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问题与发展建议[J]. 农业工程技术, 2022, 42 (32):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