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蒙医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策略研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浅谈蒙医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策略研讨

宣伯伟

陈巴尔虎旗蒙医医院    021500

【摘要】目的:评价对蒙医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安全管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蒙医心血管内科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安全管理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蒙医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安全管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蒙医心血管内科;安全管理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

蒙医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在心血管内科护理领域,蒙医同样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1]。随着医学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仍存在诸多问题[2]。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蒙医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策略,旨在为提高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到2023年10月蒙医心血管内科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67.12±8.54)岁,观察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68.42±6.98)岁。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安全管理护理,具体内容为: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记录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自理能力、活动能力以及家庭支持等因素。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管理计划。重点包括预防跌倒、烫伤、压疮等日常生活中常见风险。对于高危患者,需要制定特别的安全管理措施并加强日常巡查。护理人员每天早晚检查病房环境,确保病区地面干燥、无障碍物,设有防滑标志。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鼓励其使用助行器或轮椅,并安排专人对患者进行陪伴。在对患者日常护理时避免患者让接触过热物品,热水瓶、暖炉等应远离患者可触及范围[3]。定期为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高危压疮患者,可以对患者使用气垫床,泡沫敷料等预防压疮出现。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对于有特殊用药要求的患者,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指导。定期检查患者的药品储备情况,保证病区环境整洁安静,舒适。调节室内光线,避免强光直射患者眼睛。保持病区通道畅通,避免堆放杂物。定期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包括饮食指导、运动建议、药物使用、病情监测等。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安全风险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安全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安全管理措施[4]。针对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护理人员需要熟悉各项应急流程,确保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都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定期与医生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方案调整情况。对于医生提出的安全管理建议,护理人员应及时执行并反馈执行情况。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心血管内科相关护理技能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确保病区设备和设施完好无损,有故障及时报修[5]。对于需要长时间使用的设备,氧气瓶、心电监护仪等定期检查其运行状况。为每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其病情变化、治疗过程、用药情况等基本信息,健康档案保持更新。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安全管理过程,家庭成员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监督患者的用药情况,病情监测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针对常见安全风险制定模拟演练方案,定期进行演练[6]。建立考核机制,对护理人员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安全管理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掌握心血管内科护理领域的新进展和前沿动态。对于新入职的护理人员进行心血管内科患者安全管理的岗前培训,建立多学科团队协作机制等。

1.3研究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组间护理满意度(%)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50

18(36.00)

15(30.00)

17(34.00)

33(66.00)

观察组

50

25(50.00)

20(40.00)

5(10.00)

45(90.00)

T值

0.677

p

<0.05

2.2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组别

例数

跌倒

压疮

感染

总发生率

对照组

50

10%

15%

20%

45%

观察组

50

5%

8%

1%

14%

T值

6.502

p

<0.05

3.小结

蒙医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是指在蒙医理论指导下,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预防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保障患者的安全。这一管理理念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个体差异,强调预防为主,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保障患者的安全。尽管蒙医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医护人员对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

[7]。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导致工作压力大,易发生疲劳综合征等职业病。护理过程中涉及的医疗设备,药品等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患者自身认知水平及不良行为习惯也会影响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

本研究对蒙医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安全管理策略护理,加强医护人员对护理安全管理的认知和技能培训。完善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制度;加强医护人员队伍建设;实行优质高效的沟通,做好病人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推进细节管理,定期质量检测评估。在工作中进行目标明确的主动监测,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干预。强化护士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大病房监管力度。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通过对蒙医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安全管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东澧, 姜萍, 张宇, 曹凯.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手术期间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事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 9 (10): 133-135.

[2]陈少琴. 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对策分析[J]. 智慧健康, 2022, 8 (22): 223-226+230.

[3]马海玲. 安全护理模式在妊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价值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1, 9 (32): 103-105+112.

[4]邱惠芳, 余飞. 多措并举提升心血管内科药物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 29 (20): 129-131.

[5]夏飘, 孙小花.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干预对策[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1, 9 (21): 115-117+92.

[6]郭俊芳. 心血管护理中出现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探讨[J]. 黑龙江中医药, 2021, 50 (01): 214-215.

[7]刘够云, 王清. 心血管药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 29 (02): 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