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监理质量管理与控制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水利工程监理质量管理与控制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探析

吴恒

新疆恒安久合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水利工程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建设和监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全和环境保护。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对监理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水利工程监理质量管理与控制评估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水利工程监理质量管理与控制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监理质量管理评估指标

引言

水利工程监理的现场质量管理是确保项目按照设计要求、标准规范和合同约定进行施工的关键环节。监理人员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他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协助各方合作,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高质量的房屋建设。

1水利工程监理原则

水利工程施工中,为确保水利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等,企业需要注重监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编制监理计划书,同时还需要认真执行计划书上相关内容,履行相关监理职责。为保证水利工程中监理工作开展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等,监理人员相关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符合性原则、合同性原则、弹性原则以及全面性原则。符合性原则,针对于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核,工作人员需要依据水利工程特点、施工条件、施工规模以及施工程序等进行审查;合同性原则,监理合同是监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一切监理行为需要遵照监理合同;弹性原则,因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易受多方因素干扰,所以监理工作需要遵守弹性原则,注重了解各方意图;全面性原则,监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注重全过程以及全方位等。

2水利工程监理质量管理

2.1强化施工过程监控

第一,定期进行现场巡查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现场巡查和检查是施工过程监控的重要手段。监理人员应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巡查,检查施工质量的各个方面,包括结构、安装、施工工艺等。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如质量缺陷、施工不规范等,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此外,还应重点关注关键工序和节点,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避免施工质量出现重大问题。第二,强化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使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和设备。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工程的质量。监理人员应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要求施工单位提供符合要求的材料和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测试。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随时关注材料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对于发现的不合格材料和设备,应及时予以返工或更换,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质量可靠。第三,强化施工工序的记录和档案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可追溯。施工工序的记录和档案管理是施工过程监控的重要环节。监理人员应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工序的记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施工方法和操作步骤等。这些记录不仅可以帮助监理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还可以作为施工过程的可追溯依据。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的记录和相关文件进行归档保存,以备后续的验收和评价使用。通过记录和档案管理,可以提高施工过程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有助于保证施工质量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2.2加强质量验收程序

第一,设立全面的验收标准和指标,确保质量验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质量验收应基于明确的标准和指标,以客观、准确的方式评估施工成果。监理人员应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设计要求,制定适用于具体项目的验收标准,并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验收过程中,应采用可量化的方法和工具,如检测设备、测量仪器等,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验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第二,强化质量验收的程序和流程,确保每个环节的落实和监督。质量验收的程序和流程应明确清晰,包括验收前的准备工作、验收过程的具体步骤和验收后的记录与处理。监理人员应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协商确定验收计划,并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在验收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全程参与,严格按照程序和要求进行验收,确保每个环节的落实和监督。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验收记录和档案,记录验收结果和发现的问题,以备后续的追溯和处理。第三,鼓励多方参与的验收方式,提高验收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为确保质量验收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应鼓励多方参与的验收方式。除监理人员外,还可以邀请第三方的专业机构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验收工作。他们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施工成果进行评估。多方参与的验收方式有助于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验收结果的可信度和公正性。此外,应注重对验收过程的公开和透明,确保各方对验收结果的了解和参与,以增强整个质量验收程序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2.3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与培训

第一,组织定期的技术交流会议,促进经验分享和互动学习。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用于促进监理人员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互动学习。在会议上,监理人员可以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相互借鉴和学习。此外,还可以邀请专家或行业内的资深从业者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最新的技术和标准,使监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第二,定期举办专业培训课程,提升监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定期举办专业培训课程是培养监理人员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培训课程可以包括水利工程相关的技术知识、标准规范的解读、质量管理的最佳实践等内容。监理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最新的监理要求和方法,提高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能力。此外,培训课程还可以开展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让监理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3水利工程监理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水利工程监理评估指标体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其科学性、全面性和实用性。确定编制水利工程监理评估指标体系的组织机构和责任人,明确编制的目的,邀请水利工程监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参与讨论,收集各方意见,确定监理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框架。开展对水利工程监理现状的调研和分析,了解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流程和存在的问题,为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在质量管理方面,核心指标包括施工质量合规性、施工过程控制和质量问题整改及追踪情况。至于安全管理方面,关键指标可能涉及安全生产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和应急响应与处置。针对每个监理评估指标,制定具体的评估标准和评分方法至关重要,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质量验收和质量记录规范执行,根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和验收结果,评定合格情况,得分与合格率相关联。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整改,并进行有效的追踪和闭环管理,根据质量问题整改情况和追踪记录,评定整改及追踪的有效性,得分与整改闭环率相关。根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等,评定合格情况,得分与合规性相关。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风险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等,评定合格情况,得分与风险控制效果相关。在实际监理工作中试行监理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实践经验和反馈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指标体系,确保其适应水利工程监理的实际需求。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中,监理现场质量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水利工程监理质量管理与控制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可以有效提升监理现场质量管理的效果和水平,有助于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建立安全可靠的建筑环境,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和信誉度,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房屋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温爱新,李宁宁.水利工程监理质量管理与控制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探析[J].地下水,2020,42(01):277-27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