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环节存在问题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环节存在问题的思考

张瑶

四川省广安中学实验学校      638000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效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它既是师生间交互作用和影响的方式和过程,又是师生间互动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学生得以健康发展。课堂教学中如果缺少互动就缺少了生命的气息和生命的灵动,而构建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课堂教学能有根本性的变化,更能清楚地看到教师尊重教育的风采,学生尊重学习的良好品质,对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有着重要意义1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要想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习、思考、讨论、探究,发挥聪明才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互动起来2。然而,由于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还远远不够,以及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惯性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课教学设计模式单一,教师更多地采用师生一问一答或一问齐答的教学方法,问题往往缺乏区分度和有效性。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十余年,长期致力于师生互动相关课题的研究,现就平时发现的一些问题及思考作简要阐述。

1.学生多敬畏恐惧,少坦荡平等

由于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仍然是一个威严的形象,学生普遍存在对老师的敬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仍扮演着传统角色,课堂教学只是老师一个人在按环节进行授课,造成学生有话不敢说,心中的疑惑在心里,教师也缺乏知识的反馈2填鸭式教育、满堂灌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2.多师生问答,少生生交流

  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可组成多种形式,而我们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学生间的交往互动则严重缺乏。而事实上,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2。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因此,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可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3.多认知互动,少情意互动

  师生互动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把师生互动的内容分为认知互动、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三种。由于现代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把情感态度的形成等目标视为促进认知的辅助性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舍不得花时间与学生交换情感,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态度、情感、学习方式,借鉴和研究彼此的长处4。因此,课堂互动主要体现在认知的矛盾发生和解决过程上,而缺乏心灵的相互碰撞,感情的相互交融。

  4.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

  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热闹,实则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还常常看到,在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中,有许多雷同与重复,缺乏激烈的辩论,少见强烈的反驳。目前课堂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没有深层次的探究,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这对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是不利的5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在平时教学中总结出了以下两个方法:

1.教师要不断搭建脚手架,创设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在师生互动的时候,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该有一定代表性和难度,不能为了鼓励学生随意提一下简单的问题,以期让学生能够回答上。对于课堂上的问题,上位性的也好,下位性的也好,教师不可以直接说出答案,教师能且只能搭建“脚手架”,把学生导入“最邻近发展区”,也就是说,老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能起提示、启发、点拨的作用,不可包办一切,课堂上的问题要由学生自主达成共识,自主解决3。 

2.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

  在生动多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交流的话题增多,情感体验丰富,思路打得开,彼此间容易发生相互影响,产生“触类旁通”之感或“触一发而动全身”之现象,感情上也容易发生沟通。所以,在课堂上除了要求老师准备丰富的材料、设计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广泛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并让学生把它带到课堂上来,使课堂上的每个人都成为信息发布源,让学生在充满信息交流的环境中接受多方刺激和信息,发生互动,增加互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师天军.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

[2]吴德梅.浅论初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初中课程辅导.教室通讯,2014(16).

[3]童春玲.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策略》,未来英才,2017(11).

[4]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
[5]周静.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策略》,新课程导学,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