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护理服务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对护生人文关怀素养和能力培养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3

志愿护理服务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对护生人文关怀素养和能力培养的探索

罗丽娜1敖文敏2张悦3通讯作者杨雪梅4周宏5

1.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护理部 重庆401420

2.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疼痛科重庆401420

3.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肾脏内科/风湿免疫科 重庆 401420

4.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护理部重庆401420

5.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胸心外科重庆 401420

摘要:目的:研究志愿护理服务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对护生人文关怀素养以及能力培养效果。方法:筛选在我院2019年3月~2021年4月进行实习的学生114名,将所筛选的实习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展开对比研究,即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7)。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常规人文关怀理论培训,观察组实习生在此基础上,应用志愿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病历书写规范);带教满意度;评判定性思维能力评分(分析能力、认知成熟度、求知欲、自信心);教学效果(带教态度、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带教效果);人文关怀素养(CAI认知、CAI勇气、CAI耐心)。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病历书写规范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带教总有效率为100%(57/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2%(5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分析能力、认知成熟度、求知欲、自信心评分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带教态度、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带教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CAI认知、CAI勇气、CAI耐心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志愿护理服务教学,可以提升护生的人文关怀素养以及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志愿护理服务;护理实践教学;护生;人文关怀素养

关怀属于护理的本质要求,人文关怀能力属于护士的内在修养以及外在才能的体现。2016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了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的改善通知,其中要求医务人员强化认知人文关怀的重要性[1],强化护生人文教育以及培训,提升人文关怀的服务质量。所以,人文关怀能力的培训成为护生的一项主要培训内容[2]。但刚接触临床的护生正面临着角色的转变,因其缺乏实践,故即便经过人文关怀的理论教学,也无法将人文关怀理论知识彻底融入到临床实践中,因此无法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人文关怀能力较差[3]。本次研究,筛选在我院2019年3月~2021年4月进行实习的学生114名,分析志愿护理服务应用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在我院2019年3月~2021年4月进行实习的学生114名,将所筛选的实习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展开对比研究,即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7)。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常规人文关怀理论培训,观察组实习生在此基础上,应用志愿护理服务,对照组的实习生为57名,其中男性为25名,女性为32名,年龄范围在20~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03±0.58)岁;观察组为57名,其中男性为26名,女性31名,年龄范围在20~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07±0.49)岁。两组实习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的实习生进行常规的教学查房,该方法需要带教老师进行提前准备相关教材,并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观察组实习生需要采用志愿护理服务教学:护理部需要设置志愿者护理服务小组,所选成员包括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并且具备副主任护师职称的护士长及护理部副主任。小组成员均具有良好的人文关怀品格,并且具备医院人文关怀教学培训的专科证书(?我们都没有这个证书)。由志愿者护理服务小组成员对护生开展实践活动主题,每次主题结束以后,要求护生写下人文关怀实践日记,并且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开展实践服务故事报告会。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病历书写规范);带教满意度;评判定性思维能力评分(分析能力、认知成熟度、求知欲、自信心);教学效果(带教态度、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带教效果);人文关怀素养(CAI认知、CAI勇气、CAI耐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其中均数+标准差(±s)用来表示计量资料,通过计算t值进行验算,率(%)用来表示计数资料,通过计算X2进行验算。

  1. 结果

2.1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比较情况

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病历书写规范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考核成绩比较情况(±s)(分)

组别

例数

理论知识

技能操作

病历书写规范

观察组

57

95.48±1.14

96.05±0.54

95.82±0.73

对照组

57

88.13±3.10

85.27±1.62

87.13±2.65

t

-

16.800

47.661

23.869

P

-

0.000

0.000

0.000

2.2两组实习生的带教满意度比较情况

观察组实习生的带教总有效率为100%(57/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2%(5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实习生的带教满意度比较情况[n(%)]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57

44

13

0

57(100.00)

对照组

57

27

23

7

50(87.72)

X2

-

-

-

-

7.458

P

-

-

-

-

0.006

2.3两组实习生的评判定性思维能力评分比较情况

观察组实习生的分析能力、认知成熟度、求知欲、自信心评分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实习生的评判定性思维能力评分比较情况(±s)(分)

组别

例数

分析能力

认知成熟度

求知欲

自信心

观察组

57

44.25±4.08

44.30±4.07

45.19±3.99

45.27±4.49

对照组

57

40.32±4.04

41.48±4.17

41.99±4.01

41.17±4.27

t

-

5.168

3.654

4.271

4.996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4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比较情况

观察组实习生的带教态度、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带教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比较情况(±s)(分)

组别

例数

带教态度

带教内容

带教方法

带教效果

观察组

57

18.76±0.65

38.36±1.15

28.15±1.35

8.23±0.68

对照组

57

16.16±0.35

35.16±1.28

24.23±1.53

7.01±0.78

t

-

26.590

14.040

14.504

8.901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5两组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比较情况

观察组实习生的CAI认知、CAI勇气、CAI耐心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两组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比较情况(±s)(分)

组别

例数

CAI认知

CAI勇气

CAI耐心

观察组

57

83.27±6.26

75.28±10.24

66.27±6.40

对照组

57

77.23±8.31

62.52±8.45

60.23±5.74

t

-

4.383

7.256

5.304

P

-

0.000

0.000

0.000

  1. 讨论

志愿护理服务能够使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效提升。高品质的护理是人文关怀理念在护理工作中的主要体现,其既能够使患者得到全方面的、专业的、优质的护理服务,还能明显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成就感[4]。有关研究表明[5]:护理服务质量的改进核心就是提升护理人员的临床人文关怀能力。护生属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后继者,相关文献表示[6]: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普遍需要提升。如今,大多数医院以及医学院校对于人文关怀的教育形式仍然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进行纵向发展,系统的实践体验活动过度缺乏。护理教学的相关学者也认知到人文精神既需要经过丰富的理论活动激发,又要在人文社会实践中进行体现[7]。志愿护理服务的应用,可以让护生接触到不同的人群,对被关怀者的行为进行观察并感知,对关怀行为以及关怀情感进行深入体验,做到理解对方,实现换位思考,人性化的给予患者关心以及关照[8],同时,在实践期间,可以将自身的组织、协调以及沟通能力充分锻炼,进一步提升其职业价值观,感受到外在以及内在的关怀,从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所以,志愿护理服务的开展,对于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志愿护理服务能普遍提升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以及沟通能力[9]

随着医学模式以及整体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以及改变,护理实践对于患者的护理质量,意义格外重大[10]。相关研究表明[11]:关怀能力既能通过学习得到,又能够从实践中得到。国内有关学者还认为[12]:大多数的医学生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人文关怀能力。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病历书写规范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带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分析能力、认知成熟度、求知欲、自信心评分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带教态度、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带教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CAI认知、CAI勇气、CAI耐心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对护生实施志愿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升其人文关怀能力,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姜娜,李国平,邱志军,等.高职老年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2021(2017-1):1-5.

[2]韩冬芳,巴桑泽仁,韦新源,等.护理专业大学生实习教学中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临床路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2,21(01):114-117.

[3]张燕,韩慧.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培养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应用性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17):183-184.

[4]刘雪敏.护理教学中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10):145.

[5]李琛,宋俊岩.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8,41(4):294-297.

[6]张洁.护生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126-127.

[7]杨惠.志愿者照护实践对低年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5):691-694.

[8]赵娇娇,周蓉,华梦烯,等.基于志愿服务项目的养老服务体验对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63-64.

[9]蒲海旭,张银华,陈杨,等.护理本科生参与养老机构志愿服务阻碍因素的质性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21,20(1):58-63.

[10]杨萍,唐坤.护理教学中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8,000(040):196.

[11]刘雪敏.护理教学中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10):145.

[12]尹辉,杨薇,杨丽珠,等.实习期人文教学在培养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实践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13):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