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能够治疗高血压吗?本文为你解答常见高血压病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1

中医能够治疗高血压吗?本文为你解答常见高血压病知识

何标

(四川省西充县人民医院,637200)

高血压是一种依靠目前医学手段无法治愈,在发病后就会伴随患者终生的慢性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危害。而在对高血压进行控制的过程当中,很多患者都会寄希望于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式。那么,中医是如何认识高血压的呢?使用中医疗法能够治疗高血压吗?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指的是一种以患者的血管收缩压与舒张压同时升高或单项升高到超出正常状态的某一特定指标的疾病,同时也是人们生活当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当人们的血压收缩压超出140毫米汞柱,舒张压超出90毫米汞柱的时候即可认为是高血压。目前,医学界尚不明确高血压这种疾病发生的原因,同时也无法彻底治愈高血压患者,而且高血压这种话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甚至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只有正确了解高血压这种疾病,并且在患者出现高血压的情况时进行及时的控制,才能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从中医角度来看,高血压相当于“头晕”“眩晕”等中医病名的范畴,这种疾病通常是是由于人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气血阴阳失衡而产生的:在中医的认识当中,人体本身是一个平衡的整体,而气血阴阳的平衡运转是维持人们身体健康的必要因素,如果将人的身体比作一个养鱼池,人们的身体健康程度比作池子里的鱼的话,那么人体的气血运行就是养鱼池的通气泵,只有通气泵的不断运行为池子中通入新鲜的氧气,池子里的鱼才能更好的存活,一旦某一天池子中的水的含氧量突然降低,人们就需要加大通气泵的功率,而这就是高血压这种疾病发生的原因。故此,中医在对高血压这种疾病进行治疗的时候是针对导致患者气血失衡的原因进行治疗的,而降压只是中医治疗高血压过程当中的次要目标,这一点与西医以降压为目的的治疗措施恰恰相反;另外,中医这种从整体施治的方法虽然能够调整患者的身体,但由于中医降压的效率相对较低,因此血压较高的患者通常不适合采用中医疗法治疗。除此之外,人们还需要认识到一个事实:中医对高血压仍然只是“控制”而不是“治愈”,人们在选择中医治疗方式的时候应当注意远离所谓“彻底治愈高血压”的骗局!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式

1.肝阳上亢型

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患者会表现为性格暴躁易怒,头部疼痛、面色赤红等症状,部分患者还有口腔发苦、小便发黄以及大便干涩的情况,而在生活当中工作压力较大且生活缺乏规律的人往往很容易产生这类高血压。而在治疗方面,中医通常会针对这类患者选择清热平肝的药物,比如使用龙胆草与茵陈、夏枯草与黄芩、杜仲等药物水煎服用即可起到良好的效果,而像清肝降压胶囊、龙胆泻肝丸、牛黄降压丸等中成药也有着类似的效果。

2.肝肾亏虚型

肝肾亏虚型的高血压患者经常会表现出腰腿乏力酸沉、失眠健忘等症状表现,这种高血压通常发生在老年人群当中,但根据统计数据证实这种高血压正在向年轻群体蔓延!对于这类患者,中医通常会选择补益肝肾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女贞子、五味子、石斛或生龙骨、生牡蛎与枸杞子等煎水服用。另外,直接在药房中购买六味地黄丸、健脑补肾丸等中成药服用也有不错的效果。

3.气血两虚型

随着高血压患者病情的逐渐发展,大部分肝肾亏虚型的患者都会逐渐转变为气血两虚型,而主要的症状表现则是气短乏力、心烦眩晕、食欲不佳等,部分患者还容易出现面色发白、声音低微等情况。对于这类患者,中医通常会选择益气养血的药物进行治疗与调理,比如使用丹参、枸杞子与黄芪水煎服用,或是购买八珍丸、归脾丸等中成药也可以起到补益气血亏损,改善患者症状的效果。

4.血瘀型

血瘀型高血压主要发生在一些合并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身上,特别是在老年人群当中更为常见,其症状表现主要有头部疼痛、手脚麻木、口唇青紫等。对于血瘀型高血压,中医通常会采用具备活血化瘀效果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银杏叶片、心脉通片等中成药都是治疗血瘀型患者的药物,但由于血瘀型高血压的证型非常容易合并高血压的其他证型,因此通常需要选择多种药物兼顾患者其他证型进行联合治疗。

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而且以目前的医疗手段无法彻底的治愈,因此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坚持进行控制。只有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医生的安排选择合适的中医治疗方法,人们才能更好的避免高血压影响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