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杀手——慢性肾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7
/ 2

沉默的杀手——慢性肾病

李露月 熊瑶通讯作者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 重庆江津 402260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18 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 患病率为10.8%,现有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达1.2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之势。

然而普通民众对这一疾病的了解却较少,慢性肾脏病因其“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医疗费用高”等特点,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之外,又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且有“沉默的杀手”之称。今天,就来说说关于慢性肾脏病,您需要知晓的那些事儿。

为何慢性肾脏病被称作为“沉默的杀手”?慢性肾脏病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当出现肾损伤标志或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其中之一,且持续3个月及以上,即可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部分可能有泡沫尿、血尿、晨起眼睑水肿或体力不如同龄人等。由于慢性肾脏病早期症状不易察觉,不少患者就诊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此时发生严重并发症(如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心脑血管疾病等)和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风险显著增高,死亡率也随之升高,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慢性肾脏病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没有明显症状,肾功能正常,但是尿液异常,出现蛋白质或者血液。第二阶段:轻度慢性肾病,没有明显的症状,尿液中可能有蛋白阳性、尿潜血阳性或尿PH值大于8。第三阶段:中度慢性肾病,开始出现乏力、肿胀、腰部不适、泡沫尿、血尿、贫血等。第四阶段:重度慢性肾病,严重的肾功能不全,手脚肿、尿量少、乏力、钙磷钾等电解质出现异常、高血压等。第五阶段:尿毒症,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心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哪些?有相关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高龄、感染等,同时环境污染也是引发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因素。

存在哪些信号时代表着患者可能会存在肾脏性疾病?①水肿:常出现于眼睑、双下肢及足踝。②高血压:对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若血压升高,需警惕是否患有肾脏疾病。③少尿或无尿:成人24小时尿量在1500ml左右,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④多尿及夜尿:每日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夜间睡眠时尿量大于750ml或大于白天的尿量为夜尿增多。⑤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潴留、尿痛、尿失禁等。⑥血尿:镜下血尿多为肾小球疾病引起。⑦蛋白尿(尿中泡沫增多)。⑧腰痛:肾绞痛多见于肾盂结石或输尿管结石。腰痛伴发烧,肾区有叩痛,尿检白细胞增多,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肾小球疾病时多数只有腰痛、隐痛、或仅感腰酸。⑨其他: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四肢乏力,面色苍白、贫血等,需警惕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脏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呢?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前提是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关键是定期进行相关筛查,规范治疗已经存在的可能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疾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①少吃盐、勿暴食、多喝水、不憋尿。②适量运动,避免劳累,注意休息。③预防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④慎用各类可能具有肾脏毒性的药物。⑤保持良好的心态。

最伤肾的食物有哪些?①香蕉:普通人吃大量香蕉,或者肾炎患者吃过量香蕉都会对肾脏造成负担。因为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会促使肾脏病情加重。②动物内脏:动物内脏包含肝、脑、肠等,含有高嘌呤和胆固醇,会加重肾脏负担,容易诱发尿毒症,心脑血管疾病。③火锅、浓汤:浓汤中的嘌呤和脂肪含量非常高,经常涮火锅,喝浓汤很容易让尿酸在血液中堆积,导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损害肾脏健康。④腌制食物:含盐分较重的快餐、熏肉和午餐肉等含盐量较高,会导致细胞渗透压升高,体内水钠潴留,加重肾脏负担。此外,咸菜、酱类、腌菜等高盐食物也要少吃。⑤碳酸饮料:包括碳酸饮料在内的任何一种高糖食物都会加速肾功能的衰竭。此外还有甜点、奶茶、果汁等。⑥酒:酒精进入体内由肝解毒,由肾代谢。少量饮酒一般不会对肾脏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过量饮酒会给肾脏的过滤功能带来压力,影响肾脏的滤血功能。⑦酒后浓茶:酒后马上喝浓茶,酒精转化成的乙醛还来不及分解就会随茶水进入肾脏,其毒性会严重损伤我们的肾脏。对于上述药物,需要注意食用。

定期做好相关筛查工作。慢性肾脏病虽有“沉默的杀手”之称,但若能早发现、早治疗,病情可得到良好控制,因此定期进行相关筛查至关重要。①建议普通人群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②当发生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时,在疾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应注意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③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和血尿酸的水平,至少每半年检测1次尿常规、尿微量蛋白及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肾脏损害。

规范治疗已经存在的可能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疾病

控制不良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可引起

慢性肾脏病,若通过饮食、锻炼等方式仍无法很好地控制血压和血糖时,应采取或调整药物,使血糖和血压达到可接受范围,规范治疗前端疾病,才能有效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