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6
/ 2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

张金晶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后观察组 STREAM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病人的护理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能使病人逐渐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全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脑梗死;护理;效果

引言:脑梗死是一种神经内科的疾病,其发生的原因是病人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无法为脑组织提供血液,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每过1分钟,就会有上百万的脑细胞死去,如果长期处于缺血状态,就会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丧失,对脑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伤,致残和致死率很高。脑梗死的护理在临床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传统的护理主要是按照医生的指示给病人服用药物,在运动、饮食等方面进行口头教育,但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适应临床需要,对脑梗死病人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期康复护理是一种以病人为核心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护理引导,使病人能够更好地按照计划地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这对病人的预后康复有正面的作用,从而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因此,将早期康复护理与传统护理相结合,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94例脑梗死病人,采用双盲随机分组,每组47人。对照组28名男性和19名女性;年龄51-82岁,平均(59.66±10.23)岁,年龄为51~82岁。观察组:其中26例为男,21例为女;年龄:53~81岁,平均(60.13±10.0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脑梗死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诊断标准;②脑梗死患者均经头颅 CT或 MRI检查证实;③ GCS评分均在12分以上;④全部为首次发病者;⑤患者及家属对试验的知情同意书签署情况。排除标准:先天性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由护士主动与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使病人及家属能够轻松、稳定自己的情绪,并给予病人家人及社会上的支持,让他们重拾自信,早日恢复正常生活。要给病人一个舒服的疗养环境,在用药、饮食等方面要有科学的指导,避免不合理的饮食,尽量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平时要多喝水,要少食多餐。观察病人的口腔、导管、引流管等情况,并对病人的呼吸、循环系统、意识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监测,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情况[3]

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增加了早期的康复护理,并在24小时之内对病人进行了早期的康复治疗。

(1)建立早期康复护理团队。责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经过小组成员的商议,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了相应的康复工作,并做了相应的记录。

(2)制定护理作业。①对脑梗死病人的认识状况进行评价,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帮助病人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②病人可以在床上进行身体的被动运动,这样不仅可以防止长时间的卧床,也可以防止下肢的功能障碍。在护士的帮助下,可以进行体位的转换,例如:半坐位等。通过对病人身体力量的恢复,使病人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例如:穿衣,洗漱等,增强病人的身体活动。③在此期间,通过对病人肌肉力量的改变、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进行评价,引导病人的身心各个方面的变化,在康复训练中,持续地提高病人的自主性运动的积极性,改善四肢与身体的平衡性。

(3)康复训练计划。①身体功能训练方案:于住院24小时以内,对病人进行肢体被动按摩,并引导病人进行坐起运动训练。随著训练强度的逐渐加大,待肢体的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可以再进行一些身体运动如站立、行走等。②生活自理能力规划:对病人进行常规康复锻炼,能明显改善其生存质量。在早期康复训练中要注重病人的日常活动训练,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家庭活动来进行锻炼,并对病人的穿衣和饮食进行指导,根据病人的训练状况制定出个性化的训练计划。③认知功能训练。护士每天都会对病人的阅读、交流等状况进行分析,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认知康复方案,让病人在运动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④心理治疗。护士要积极地与病人进行交流,对病人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根据病人的反馈,及时地调整锻炼的细节,并让病人在训练中得到更多的支持,提高病人依从性,增强病人康复信心。[4]

1.3观察指标

采用 STREAM量表对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评分较高者,提示其运动功能恢复较好;采用WHOQOL-BREF 对两组脑梗死病人进行生存质量评估,并对其进行多个维度的评估,评分较高说明其生存质量较高。

1.4统计学方法

以 SPSS22.0为工具,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进行 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无显著性

(P>0.05);术后患者的 STREAM评分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 1 组间护理前后 STREAM评分( x±s,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2.99±1.68

70.69±1.28

对照组

43.13±1.52

58.11±2.34

t

0.423

32.334

p

0.672

0.000

2.2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价的对比研究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各个方面得分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 2 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x±s,分)

组别

健康状态主观感受

生存质量主观感受

心理

生理

社会关系

环境

观察组

3.79±1.22

4.13±1.35

87.60±11.54

98.16±13.40

47.58±5.15

95.35±10.20

对照组

2.89±1.24

3.18±1.27

80.26±11.30

89.14±14.20

44.23±4.18

90.16±10.09

t

3.546

3.513

3.115

3.167

3.462

2.479

p

0.000

0.000

0.002

0.002

0.000

0.015

3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即使治疗及时,仍可导致偏瘫、运动或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比传统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在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后,病人的运动功能得到了特别明显的提高,这说明,早期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脑梗死病人的脑部重建,并且经过学习和训练,可以持续地促进病人的学习、记忆,促进病人的认知功能的恢复。通过强化主动、被动分层的护理指导,可以增强护士与病人的交流,增强病人对康复的信心,使病人能够按照预定的时间,按时完成运动的各项目标。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病人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特别是在住院24小时之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让病人在24小时之内就能够了解到病人的情况,并且能够将病人的生命体征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从而能够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康复护理计划,让病人能够尽早地进行康复训练,这样才能让病人的肢体功能、认知功能等得到更好的康复。两组病人在实施不同的护理计划后,在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等多个层面上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治疗期间给予早期的康复护理,对病人的生存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具有显著的优化和提高作用。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治疗过程中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对病人的临床康复有正面的效果,能为病人提供有力的保证,能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漆蕾, 谢文烨, 李玲. 早期综合营养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 8 (05): 50-53.

[2]夏灵.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黑龙江中医药, 2021, 50 (06): 401-402.

[3]纪莉莉, 葛姚澄.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名医, 2021, (19): 120-121.

[4]徐品.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运用实践[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 32 (08): 993-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