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6
/ 2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孙云龙

诸城市南湖生态保护服务中心,山东诸城,262200

摘 要:在人口老龄化和农村人口流动增多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在农村日渐式微,农村老人面临着医疗、经济和文化等多层面的养老需求。社会工作是一项以社会福利和个人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专门机构,它的介入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农村养老服务的现状和社会工作的具体介入策略进行剖析,可以在老人的物质生活保障、身体健康、衣食住行、社交文化休闲等领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让农村养老服务更加全面和专业地满足农村老人的多层次需要,推动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必须加强社工队伍的建设,深化社工理论和实务的融合,才能更好地为农村老人提供服务,促进农村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农村养老;人口老龄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其中以老龄化为主。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事业因长期被忽略而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与冲突,因此,解决好这一问题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伴随着大量年轻劳动力进入城市,传统的家庭养老作用日益减弱,更多的老年人依赖于邻居与社区,但农村社区发展落后,养老服务职能缺失,为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参与农村振兴带来宽广的发展空间。

1.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的意义

1.1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助于养老服务政策的执行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社会,老年人的素养较低,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目前,在我国,他们不仅缺乏养老服务的专业技术,还缺乏对现行的养老服务政策的了解,这就造成了许多已制定的养老服务的具体政策无法被切实执行,无法精准地确定养老服务的目标,无法合理地满足老人的需要等。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社区工作参与到农村养老事业中来。社工是一名职业人士,它既是一名积极的支持者,也是一名实施社会政策的人。除对社会政策有较深入的认识外,社工的中性价值能让他们在实施政策时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与思想,有效地协助农村各级机构将有关的政策实施起来,让他们得到适当的政策扶持。在农村工作中,社工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农村老年人的需要,进而对农村养老的实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2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助于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

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对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已由纯粹的生活需要转变为情感和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层次的多元化需要。当前,农村社会对老人生活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方面,对他们的其他方面缺乏应有的关注。农村老人的需要依赖个体、家庭、社区及社区等多方协作支撑,但其自身的力量却在持续衰退,使其难以有效地运用自身所掌握的有限的人力物力来满足其需要。利用现有的资源与条件,将社会工作参与到农村养老中来,能够更好地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与以往把老人视为问题提的做法相比,社工更注重发掘和使用个人、家庭和社区现有的资源,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将这些资源进行融合转换,形成符合老人各个层面需要的显化资源。社工通过与村民委员会的协作,有效整合现有的公共资源,把有着共同需要和特征的老人连接在一起,强化和指导各种类型的养老机构,建立新型的社区支持网络,提升老人的活动能力。

2.农村老年人需求分析

(1)经济保障需求。调查研究中,仅有1/3的人拥有退休金,而他们的养老金仅够维持日常所需。而剩余的部分则以社会保障和劳动所得为主。许多老人的收入不足以支付日常开销,他们的家庭状况也比较糟糕。

(2)医疗保健服务需求。老人的身体素质不高,70%以上的老人表示身体健康情况处于中等或很低水平,是一个常见的慢性疾病,对老人的身体有很大的需求,因此,定期的身体检查和用药是保障老人身体健康的关键。

(3)衣食住行需求。农村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许多难题,如家电普及率(仅有30%)、新衣服(许多老人一年到头都要穿几件旧衣服)、改变比较传统的做饭方式(木柴利用率高)、交通不便(一些老人选择走路)等。

(4)社交活动与文化娱乐需求。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农村老人中,上网人数少于1/3,且多数对互联网不太了解。老人的休闲活动比较简单,以和邻居交谈为主,老人的社会文化生活急需充实。

3.社会工作介入的实施策略

社会工作具有其特有的价值观和技术手段,可对完善养老功能,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人们对其认识的不足,使得其在农村养老中的特殊功能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根据以上研究发现,社区工作应从物质保障、身体健康、衣食住行、社交文化休闲等方面着手。

(1)物质生活帮助。老人以基本养老和农业等为经济来源,但是由于一些高龄老人已经不能从事体力活,所以需要为老人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拓宽他们的经济来源。为失业老人提供基本的基本用品,使其过上更好的生活。

(2)医疗进村服务。老人体质较差,进行常规检查的老人比例偏低。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本地的医师进行沟通,并对老人进行常规的身体检查,如血压、血糖等。由于老人的身体状况不佳,建议在社区内进行卫生咨询和卫生宣教,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身体问题。

(3)优化衣食住行。由于老人大部分都是用木柴和煤炉子做菜,所以社会工作者应该和地方当局沟通,促进燃气进家,提倡老人们用煤气煮饭。同时,社会工作者也会与老人的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们理解和帮助老人们在换衣和使用空调、空气净化器等家电方面的需要。

(4)社交与娱乐活动。由于老人娱乐方式少、使用互联网的情况较少,所以社会工作者可以积极地举办派对或者是为老人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让他们和社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既可以减轻老人的孤独感,又可以推动他们的社会互动。通过对老人进行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生活技巧,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水平,例如,通过对他们进行数码技术培训,普及健康养老方面的知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当今世界的变迁。也可以为他们进行精神卫生支援,其中包含了精神辅导和精神支援团体,协助老人纾解精神紧张,维持精神卫生。

社会工作的干预应该强调的是持续的,应该对干预农村养老的实践效果进行经常性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并根据老人和社会工作者的意见,对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以保证服务的长效化。可以与地方高校合作,在养老方面设置有关专业,加强对专业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的培训。研究农村老人的需要发展规律,及早进行服务战略的制定,对服务方式进行持续的改进,提升社区工作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也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借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参与到农村养老服务中,可以更全面更专业地解决农村老人多样化的需要,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安定。今后,要加强社区工作人才培养,并将其与实际工作相融合,才能更好地为农村老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农村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云波,周灵.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考[J].中国社会工作, 2021(06):22-25.

[2]赵丽宏.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J].经济师, 2022(05):31-33.

[3]赵金洁.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J].安徽大学,2020(04):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