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的保护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2
/ 2

黄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的保护作用研究

李登峰 冉琦 刘敏 王莉通讯作者 刘雨娟

河西学院医学院 甘肃张掖 734000

摘要:目的:研究黄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2022年12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共选取40只SD大鼠参与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实验组(20只),采用双侧肾动脉阻断法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实验组大鼠接受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大鼠给予等剂量的维生素C注射液。在实验组大鼠出现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治疗前后,分别采集血液和肾组织标本,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和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肾组织丙二醛含量(MDA)均降低,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含量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BUN、Cr水平、MDA含量降低较为明显, P<0.05; T-SOD升高亦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可通过降低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对肾脏的损伤作用来发挥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黄芪;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典型的肾功能障碍,是肾脏血液供应不足和再灌注导致的,若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病情加重,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1]。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多与肾脏手术、肾移植、心脏手术等有关[2]。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方面,常用方法包括改善肾脏血液供应、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等,也可以采用中药治疗[3]。中药属于传统疗法,能够从多方面保护机体,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芪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2年12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共选择40只SD大鼠进行研究。

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异常;②慢性疾病;③正在接受其他药物干预;④手术适应性差。

纳入标准:①SD大鼠;②年龄性别相同;③体重相近。

1.2 方法

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麻醉后,腹部剃毛、消毒后沿腹中线做切口,暴露两侧肾脏,同时夹闭双侧肾动脉60分钟后,松开动脉夹进行再灌注,恢复肾脏位置,关闭腹腔,做好术后护理。2小时后取血及肾组织。

实验组大鼠的治疗。综合考虑实验大鼠的体重、药物应用等因素,行药效学试验,确定其剂量。腹腔注射给药,2小时后取血及肾组织 。

对照组大鼠给予等剂量维生素C注射液,操作同上。

术后处理。使用温控设备维持各组大鼠体温,提供充足的水和饲料,严密观察各项指标,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并给予大鼠适当的止痛药物。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方式是(),计数方式为[n (%)],使用“t”、检验。

2结果

2.1 肾功能指标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BUN、Cr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UN、Cr水平明显降低,P<0.05。见表1,表2。

表1:治疗前后大鼠肾功能指标变化(

组别

例数

BUN/(mmoL∙L−1)

Cr/(mg∙dL−1)

治疗前

治疗后

20

20

76.83±21.04

25.01±8.35

14.123±3.311

4.723±1.149

t

12.238

11.995

P

0.000

0.000

表2:两组大鼠肾功能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BUN/(mmoL∙L−1)

Cr/(mg∙dL−1)

实验组

20

25.01±8.35

4.723±1.149

对照组

20

29.11±5.29

7.571±1.17

t

1.855

7.767

P

0.036

0.000

2.2 氧化应激指标

治疗前大鼠肾组织中T-SOD为74.99±10.51 U∙mgprot −1,MDA为 1.75±0.23 nmoL∙mL−1;治疗后 T-SOD水平升高为207.53±37.20U∙mgprot −1,MDA水平降低为1.03±0.33 nmoL∙m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T-SOD和MDA的影响作用更显著,P<0.05。见表3。

表3:两组大鼠氧化应激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T-SOD/(U∙mgprot −1)

MDA/(nmoL∙mL−1)

实验组

20

207.53±37.20

1.03±0.33

对照组

20

97.91±10.10

1.33±0.32

t

12.718

2.919

P

0.000

0.003

3讨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主要与自由基损伤、钙离子超载、白细胞浸润等有关。研究发现,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应用中药进行干预治疗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中药富含不同的活性成分,能够对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自由基增加造成氧化应激损伤起到缓解作用。黄芪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癌等功效,黄芪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较高,可以有效缓解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的细胞损伤。于乃馨等

[4]研究发现黄芪甲苷能增加PI3k、Akt的磷酸化,增加Nrf2转录因子的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袁前发等[5]实验表明黄芪多糖可通过抑制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CUMS抑郁模型小鼠的抑郁状态。

本实验发现模型复制后大鼠肾组织中MDA含量升高、 T-SOD表达下降,肾功能指标BUN、Cr均显著升高超过正常值,表明肾脏缺血-再灌注后氧化应激反应增强诱导肾功能障碍。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后,BUN、Cr和MDA水平均降低、T-SOD水平升高。由此推测,黄芪可能通过降低缺血-再灌注时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大鼠的肾功能。本实验选择维生素 C作为实验对照,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经对比发现,黄芪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可能与黄芪多方面的调控作用,以及实验中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黄芪在治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可以通过自身富含的多种活性成分减轻损伤,保护肾脏,应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尧,庞会锋,陈万等. NLRP3抑制剂CY-09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远隔器官肝脏的保护作用 [J]. 中国急救医学, 2023, 43 (02): 132-137.

[2]于慧智,胡春兰,王净等. 二甲双胍对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1 (03): 447-451.

[3]张文翠,项红兵. TRPV1在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51 (02): 247-253.

[4]于乃馨,李国琼,李标,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甲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13):209-216.

[5]袁前发,徐志忠,温春燕等.黄芪多糖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小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通路和血清氧化指标的影响[J].海军军医大学学报,2023,44(12):1485-1489.

基金项目:2023年甘肃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编号:S202310740022

作者简介:李登峰(2002 .10),男,甘肃张掖人,本科,药学。

通讯作者:王莉(1981.11),女,甘肃张掖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医药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