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在眼底病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1
/ 2

护理程序在眼底病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任静

新疆四七四医院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程序在眼底病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样本纳入时间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总计80例,为此阶段接受眼底病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抽签方法划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整体护理干预,对照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总满意度统计值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且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结果方面显著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使用整体护理干预手段,有助于促进眼底病手术患者预后效果,提升生活质量,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满意度,且术后并发症更少,适合普及。

【关键词】眼底病;整体护理干预;满意度

眼底病是常见眼科疾病,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存在严重不良影响,科学有效护理干预对于眼底病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促进意义。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学作为指导,以患者作为服务中心,以护理程序作为框架的新型护理理念。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为了更好开展护理服务,护理管理中系统化应用护理程序是现今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组研究选取眼底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之间在本院实施诊治的80例眼底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在经过随机抽样的分组操作后各40例。观察组统计其年龄的数据处于20岁~39岁的范围计算平均数值得(29.43±3.16)岁,具体试验人员的性别分布情况统计结果为24例男性、16例女性;对照组为2140岁。男性23人,女性17人,平均年龄(29.39±3.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给予整体护理干预。(1)整体护理具体展开的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护理程度流程。将护理人员的系统操作技能以及理论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整体护理流程的对护理人员展开相应的专业的培训给予患者更加优质服务;(2)实施活动查房讨论并建立相关的课堂。护理人员可对于患者的实际病情展开相关的评估,并实施详细的诊断同时制定整体护理计划等,面对整体护理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反复确认并依据制定好的整体护理方案实施与主治医师实施相应的探讨及交流。将标准化的整体护理程序实施过程纪录在内建立护理表格,可由组内成员实施相应的详细的记录,并依据表格中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探讨及完善等操作;(3)进一步依据整体护理程序优化护理模式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对每个护理人员实施相应的分组并为每一组挑选合适的责任组长,每一个护理人员应负责六至八位患者,并由其入院至出院展开整体的护理干预,通过整体护理程序对其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评估等操作,并及时实施适当的调整及完善,将整体护理措施进一步优化,对患者展开相应的健康教育等攻错,综合评价所获取的信息。

1.3 观察指标

指标包括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生活质量评分:详情包括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分值均以100分为最高,0分为最低。生活质量和评分结果之间为正相关。(2)护理总满意度:用科室自行拟定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展开评估,总分值100分,具体划分为很满意、满意、不满意,分值区间分别为90分到100分,60分到89分和0分到59分。护理总满意度=1-不满意占比。(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详情包括眼压升高、虹膜炎、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出血。

1.4 数据处理

SPSS25.0对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实施处理,分别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为P0.05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对照

护理前对照P0.05;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生活质量评分对照(分,±s

组别

例数

生理职能

精神健康

躯体疼痛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0

66.52±3.69

95.05±2.84

66.52±3.15

95.32±2.16

66.35±3.27

95.45±2.14

对照组

40

66.59±3.78

90.38±2.40

66.67±3.31

90.48±2.89

66.51±3.18

90.78±2.25

t

0.0838

7.9433

0.2076

8.4841

0.2218

9.5117

P

0.9334

0.0000

0.8361

0.0000

0.8250

0.0000

2.2 护理总满意度对照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5.00%77.50%),P0.05,见表2

2 护理总满意度对照[n%]

组别

例数

很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总满意度

观察组

40

2460.00%

1435.00%

25.00%

3895.00%

对照组

40

2050.00%

1127.50%

922.50%

3177.50%

x²值

5.1647

P

0.0230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照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50%20.00%),P0.05,见表3

3 并发症发生率对照[n%]

组别

例数

眼压升高

虹膜炎

视网膜裂孔

视网膜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40

00.00%

12.50%

00.00%

00.00%

12.50%

对照组

40

12.50%

410.00%

12.50%

25.00%

820.00%

x²值

6.1346

P

0.0132

3 讨论

眼球前面的角膜、虹膜、晶体等组织被眼科界定为眼前节,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等组织定义为眼后节,在眼后节的底部都称之为眼底。眼底病作为眼病中的分类名词,是以解剖结构为基础,广义上的眼底病实际上包括了累及眼后节直到视神经的各种疾病,病因复杂,有先天性、血管性、遗传性、肿瘤性疾病等,在明确诊断后通过治疗多数患者会改善病症至恢复。在患者治疗期间,予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巩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恢复有着重要意义。在患者视觉障碍甚至失明的情况下对护理的需求和要求较高,护理程序的应用,是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在临床护理中不断优化调整,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尽快的恢复,以达到患者满意、医生满意、医院满意的目的,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对促进医院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次研究中,主要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整体护理干预,最终产生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其中,观察组护理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更高,P0.05。这一结果说明整体护理干预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具有一定的优势。分析原因:在运用该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会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使之围手术期的实际需求得到良好满足,进而优化其康复效果,确保其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对上述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在术前对患者实施临床干预,能够使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陌生感得到消除,并提升患者的信任感,进而提升其遵医行为。同时,通过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变化,能够为其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计划,使之能够在治疗的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在手术期间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及时发现其手术期间的异常表现,并与手术医生进行有效沟通,在最大限度内降低其不良事件产生概率,提升手术成功率。通过在手术完成后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强其术后康复效果。在运动及康复锻炼方面展开干预,能够使患者术后患眼得到及时的干预,保障其视物功能可以逐步提升。通过对其讲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能够使患者和其家属对术后康复护理的认知度显著提升,对提升整体护理效果具有很多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眼底病患者配合使用整体护理干预手段的效果突出,不仅能够将其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满意度提升带来诸多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欣,程蕊,刘玉秋.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手术效果、康复时间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8):3407-3410.

[2] 赵冬莉,杨艳.眼底病手术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及满意度评价[J].中华养生保健,2021,39(5):152-154.

[3] 贾玲,马利娜,牛戈.前移后延式护理模式在眼底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2,31(7):1333-1336.

[4] 黎曼华,蓝琼好,陈梅花,等.抗VEGF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探析[J].中华养生保健,2022,40(21):86-88.

[5] 刘民,陈晓.眼底病手术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3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