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危重症病例人工气道管理中实施程序护理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5
/ 2

ICU危重症病例人工气道管理中实施程序护理的效果研究

李庆

赣州市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北院 341000

【摘要】目的:分析程序护理在ICU危重症病例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12月期间ICU危重症病例人工气道管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34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另34例患者采取程序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意外脱管率、人工气道堵塞率以及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相较于对照组意外脱管及人工气道堵塞率,观察组更低,差异明显(P<0.05)。②相较于对照组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更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程序护理在ICU危重症病例人工气道管理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能促进患者预后,可推广。

关键词程序护理;ICU;人工气道

    ICU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ICU收治的患者比较严重,患者病情发展速度比较快、免疫力较差,并发症与意外事件发生风险较大,有着很高的死亡率,治疗与护理难度极大[1]。人工气道能确保患者气道处于通畅状态,可挽救危重症患者性命,然而人工气道破坏了人体呼吸道屏障功能,增加了人体呼吸道感染发生风险。人工气道的护理与患者预后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也直接影响着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因此护理工作极为重要[2]。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程序护理在ICU危重症病例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下为详情资料。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12月期间ICU危重症病例人工气道管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34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另34例患者采取程序护理(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4例,年龄47~72岁,均值(59.50±6.74)岁,插管原因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外科术后、其他,分别是9例、8例、7例、10例,人工气道种类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分别是19例、15例;观察组中男患者21例、女患者13例,年龄47~70岁,均值(58.50±6.70)岁,插管原因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外科术后、其他,分别是7例、9例、7例、11例,人工气道种类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分别是21例、13例。将以上数据信息录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①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吸痰,每次吸痰时间<15s。②间隔2h协助患者翻一次身,并轻拍患者后配。③将床头抬高30°。④予以气道温湿化,利用呼吸机湿化器进行,湿化档位4~5档。痰液黏稠患者应采取雾化吸入。

    观察组实施程序护理:(1)基础护理:严格遵循无菌流程进行操作,佩戴消毒口罩、做好手清洁等;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间隔30min测量一次血压,每天监测动脉血气;观察呼吸及体温;做好皮肤清洁,使用温水擦拭皮肤,保证皮肤干燥;做好口腔清洁。(2)肠内营养:规范进行肠内营养操作,当患者出现腹泻或呕吐症状,应减少输注总量或输注速度,并及时查找原因,若依然没有改善可改为肠外营养。(3)气道湿化:通过温湿交换器对气道进行湿化。不能自主排痰患者,稀痰之前将1~3ml生理盐水注入到气道内,刺激痰液排出。当患者痰液较为粘稠时,使用氨溴索雾化排痰,雾化吸入过程中间断滴注碳酸氢钠及蒸馏水,避免发生真菌感染。气管切开患者应每天更换气管切开处辅料,避免发生感染。间隔6~8h气囊应放一次气,放气时间5~10mn,以免气管黏膜长时间受到气囊压迫。(4)预见性护理措施:针对导管留置患者来说应随时观察穿刺点的感染情况与全身发生感染的征象特征,并对血培养报告进行关注。护理人员应每天观察穿刺点皮肤,当穿刺部位出现压痛、不明原因发热等情况时应及时的给予查看。针对使用呼吸机辅助的患者来说应做好体位、口咽、营养等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比较意外脱管率、人工气道堵塞率以及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

    将此次研究所得数据纳入到SPSS22.0软件中,使用(n,%)代表,进行χ2检验,当结果P<0.05时说明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意外脱管及人工气道堵塞率

    相较于对照组意外脱管及人工气道堵塞率,观察组更低,差异明显(P<0.05)。如下表。

表1对比意外脱管及人工气道堵塞率[n(%)]

分组

意外脱管

人工气道堵塞

对照组

7(20.58)

5(14.71)

观察组

1(2.94)

0(0.00)

X2

5.100

5.396

P

<0.05

<0.05

2.2对比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较于对照组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更低,差异明显(P<0.05)。如下表。

表2对比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n(%)]

分组

气道黏膜出血

呛咳

肺部感染

共计

对照组

3(8.82)

4(11.76)

2(5.88)

9(26.46)

观察组

1(2.94)

1(2.94)

0(0.00)

2(5.88)

X2

5.314

P

<0.05

3讨论

    人工气道管理不当会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不仅能加重病情,也能危及性命安全。人工气道能减弱会厌及咳嗽反射功能,甚至是消失,进行机械通气时也会阻碍纤毛摆动,增加气道内分泌物积聚。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程序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按照医学理论优化护理操作,向患者提供全面护理服务[3]

    通过研究发现,程序护理用于ICU危重症病例人工气道管理中,能减少意外脱管率、人工气道堵塞率以及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ICU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再加上病情比较复杂,一旦护理不当就会引发并发症,加重病情。在护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流程进行操作,预防感染的发生。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血运不畅,压疮发生风险较大,应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

    总而言之,程序护理在ICU危重症病例人工气道管理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能促进患者预后,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晓苹. 集束化护理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健康之友,2021(6):245.

[2] 产健健. 程序化气道评估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长寿,2023(9):2734-2735.

[3] 芦莎,杨亚红. 程序化气道管理在人工气道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健康之友,2020(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