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成本核算现状及改善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医药企业成本核算现状及改善对策探究

张劲飞

341126198109115616合肥优源药业有限公司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医药生产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仍面临较多的管理问题,例如,企业的成本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当前的成本核算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导致企业在生产产品时耗费大量的成本,资源未能得到合理配置。部分企业的成本核算不规范,导致间接成本未准确地分配,成本管理理念不足,核算结果无法发挥作用。面对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帮助医药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成本控制目标,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医药企业;成本核算;现状;改善对策

引言

医药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主要是针对医药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督与管理,指导医药企业有效的进行成本管控。但是医药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控工作是比较复杂的,涵盖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其他支出成本费用的核算与管控工作,对于医药企业管理来说是一项较大的挑战。目前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通过成本核算与控制有利于增强医药企业的综合实力,能够达到降本增效、拓展获利途径的目标。需要医药企业重视医药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并且投入精力不断完善才能够发挥出具体效用。

1成本核算的概述

成本核算是企业中对成本进行管理的活动,具体来讲,是将企业不同时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以产品种类、时间、地点等特定的要素进行分类统计,核算出不同产品各项费用的总额、单位成本、实际成本等数值,为下一步的生产活动提供参考。成本核算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不仅能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能反映出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是否充分、生产能耗是否可控、生产效率是否过关、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等,都能通过成本指标有所显现,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成本核算对于企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成本核算的过程也是对企业产品生产的监督过程。在成本核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前期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生产管理、市场销售、财务、售后等各个环节产生的费用是否和产品配比,通过配比原则使其核算合理合规,满足企业的管理需要,服务于企业的决策。在成本核算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成本核算的资料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托,在人工、动力、制造费用审核等环节把好关。其次,企业生产发生的各项费用名目众多,要从中有效的区分和界定生产成本。最后,为了给成本核算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各项配套的管理制度务必完善,台账记录要清晰明了,即基础工作要跟上。

2医药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成本管控理念比较传统

成本管控理念直接关系到成本核算与控制具体工作的先进性,能否有效的指导各项工作的执行。然而目前医药企业的成本管控理念先进性比较缺乏,直接导致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的有效发挥。当下医药企业通常会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广告宣传,但是这部分广告费用支出管控过于松懈,还无法确保广告费用支出后所带来的效益。此外医药企业是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行业,往往需要开发新产品来保证医药企业的市场份额以及竞争优势,但是在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时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只是盲目的进行医药产品开发费用的投入,造成研发成本费用过于高昂。甚至当新医药产品投入市场后无法取得预期收益,投入的成本产出比就无法达到医药企业的要求,造成一定的浪费。所以医药企业应该端正成本管控理念,并不断的优化之。

2.2管理理念滞后

部分医药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管理理念滞后,单纯关注生产成本,成本核算整体精确度较低,无法有效对成本进行控制,管理需求也无法满足。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涉及人工成本及材料成本及制造成本,无法对分摊成本进行规划,无法将产品利用率及资源消耗体现,医药企业的生产准备、开发及售后服务环节并未纳入核算范围,医药产品成本无法体现企业真实情况,一定程度上缺乏管理层决策影响,导致管理层发生误判。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往往是针对固化成本进行管理,并未对前端问题进行规划,缺乏对成本结构的了解,也无法对成本展开动态分析。

2.3成本分析制度不健全

会计成本核算人员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现阶段,医药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自会计素质上改善财务体系松弛的问题。医药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人员的成本核算规范性不足,对成本核算的关键性内容没有准确的把握。成本核算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严格的要求。在会计人员的工作下,应当帮助医药企业建立成本分析制度,在生产医药产品中,产品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及人工、制造费用三个部分。部分企业对产品制造成本重视度不足,没有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分析,也没有及时挖掘影响成本的因素,导致成本核算准确性降低,无法对成本进行及时的管理及控制。

3医药企业加强成本核算的对策及建议

3.1树立科学的成本管理理念

医药企业应当树立科学的成本管理理念,不断适应现代化环境,对现有成本管理制度进行变革。成本核算属于成本管理的基础,在成本管理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成本核算问题,提升成本计划及决策分析等重视程度。在成本管理中,应从传统成本核算上调整成本控制措施,提升成本管理效率,促进医药企业竞争力提升,并转变成本管理理念,使成本管理由经营性管控向规划性管控转变。将成本管理放在制造环节,通过减轻损耗及合理生产、降低采购成本等方式对成本进行管理。经营性控制是对制造产品成本进行管控,在管控过程中体现成本管控的规划性,自多个环节进行管理,使成本管理引入设计及生产各个环节,使成本自源头上进行管理。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成本管理系统对成本进行管理,实现成本控制目的,发挥大数据的便利性,将大数据作为参考依据,达到信息收集及储存目的。

3.2建立健全定期成本分析制度

为提升医药企业的成本控制有效性,医药企业应当重视成本分析工作,建立定期分析制度,将影响成本的各类因素排除,与岗位考核机制融合。例如,自产品成本构成角度进行分析,直接材料成本中,若想对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进行分析,应当从多家供应商上进行对比,针对紧俏的原材料上涨进行合理配备,也要对原材料的单耗成本进行分批次考核,改进工艺问题,对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进行处罚。在直接人工成本分析中,应当自两个方面着手,例如,优化流程、缩减用工量,在生产辅助岗位上的用工量应当适当缩减,也要关注生产岗位及辅助岗位的用工量。引进取代人工的自动化机械设备,缩减医药生产中的间接费用,多呈现出直接费用,便于企业成本核算。

3.3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医药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可统一归结为对成本的管理,成本管理是一种全员、全流程的管理,涉及研发、制造、市场等各个领域,是企业财务部门工作的重点。在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中,财务部门占据着重要的主导地位,财务不应只是会计核算方面的技能专家,而应成为组织间、组织内成本管理团队的直接参与者甚至领导者。因此,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对于成本管理至关重要。

结语

医药企业若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应当改变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加强精细化的成本管理,缩减企业不必要的成本开支,降低企业的隐性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节约制造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降本增效,以促进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英.企业成本管理及会计核算创新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22(23):235.

[2]马蓉.试析医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J].经贸实践,2022(16):190-191.

[3]陈娟.谈新时期医药企业成本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财会学习,2022(17):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