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腰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1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腰痛

向丰

巴中市巴州区江北街道龙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腰痛虽不是要命的痛,但其疼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引起腰痛的原因相当多,相当复杂,其辩治之难,也可算是世界性的一道医学难题。了解其腰痛病因,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

一、腰痛的临床表现

腰痛原因很多,根据不同的原因表现不一样。比如:

1、腰椎间盘突出,除了腰痛,会有下肢的疼痛或者麻木。如果伸直膝盖,抬腿的时候疼痛加剧。用脚接触地或者是脚后跟,一定的时间也开始疼。那么很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

2、腰肌劳损,劳累的时候疼痛会加重,休息的时候会好转。一般不会有膝关节以下的疼痛。

3、腰椎间管狭窄,是走上一段时间,两腿会感觉到麻木、没劲,休息之后会缓解一些。

4、关节突源性腰痛,腰椎椎骨上有一个部位叫关节突。和腰椎骨骼一起退化,会引起刺激神经末梢的疼痛。在扭腰、站、后伸时加重,在坐位或者前屈时会改善。

5、盘源性腰痛,是椎间盘病变产生的腰痛。但是没有椎间盘突出,但会持续的疼痛,走路、久站的时候加重,甚至打个喷嚏也会加重的症状。

二、腰痛西医治疗

本病的治疗在排除其他腰部疾病的基础上,大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因导致本病的病因较为复杂,故对非特异性腰痛的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针对不同的临床表现采用个体化对症治疗方案,内治外治相结合,同时进行综合疗法。在治疗的同时,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让患者对本病有相对清楚的认识,积极与医生或康复理疗师配合,大多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如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患者对疗效有较高的期待,需进一步明确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是保守治疗NLBP(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减轻椎间盘所受的压力,还可以缓解腰部肌肉的痉挛从而减轻腰部疼痛。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认为,如果卧床休息有效,时间一般要限制在2天之内。

(2)腰椎牵引:腰椎牵引是缓解NLBP的一个重要手段,牵引可以起到腰部的固定和制动作用,有利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组织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

(3)主动运动及针灸、推拿疗法:运动疗法是一种广泛被推荐及易被接受的治疗NLBP的方法,其主要通过运动肢体和收缩肌肉来促进机体各种功能的恢复,增强患者躯干肌肉的力量及耐力,改善椎间关节的活动范围,加强腰椎的稳定性,从而明显减少腰痛的复发。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采用针刺和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

(4)西药口服:用于治疗NLBP的常见西药包括NSAIDs类药物、阿片类药物、肌松药、抗抑郁药物等。

三、腰痛西医治疗

1、寒湿腰痛

症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得热则减,苔白腻而润,脉沉紧或迟。治宜:散寒除湿,温经通络,宣痹止痛。药用:干姜15克,丁香8克,苍术12克,白术15克,橘红12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寒甚痛剧,拘急不适,肢冷面白者加:附子、肉桂、白芷以温阳散寒。湿盛阳微,腰身重滞加:独活,五加皮除湿通络。兼有风邪,疼痛游走不定者,加防风,羌活疏风散邪。病久不愈,累伤正气者,改用独活寄生汤。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二次早晚温服。

2、湿热腰痛

症见:腰髋驰痛,牵掣拘急,痛处伴有热感,每于夏季或腰部着热后痛剧,遇冷痛减,口渴不欲饮,尿色黄赤,或午后身热,微汗出,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止痛。药用:苍术15克,黄柏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猪苓15克,白术20克,当归10克,甘草12克,热重烦痛,口渴尿赤者,加枝子,生石膏,忍冬藤,滑石以清热除烦。湿偏重,伴身重痛,纳呆者,加防己,草解,蚕砂,木通等除湿通络。兼有风邪而见咽喉肿痛,脉浮数者,加柴胡,黄芩,僵蚕发散风邪。湿热日久兼有伤阴之象者,加二至丸滋阴补肾。用法:同上。

3、瘀血腰痛

症见: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便,甚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面晦唇暗,舌质隐青或有瘀癍,脉多弦涩,或细数。病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药用:秦艽15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红花10克,甘草10克,羌活10克,没药10克,当归15克,五灵脂15克,蒲黄10克,香附10克,牛七15克,地龙15克,若疼痛剧烈,日轻夜重,瘀血锢结者,可酌加土鳖虫,炮甲。若为新伤可配服七厘散。用法:同上。

4、肾虚腰痛

症见: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者则少腹拘急,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治宜:温补肾阳。药用:熟地30克,山茱萸15克,枸杞子15克,兔丝子15克,鹿角胶15克,川杜仲15克,肉桂5克,制附子6克,当归15克,偏于阴虚者,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宜滋补肾阴。药用:熟地黄30克,山药15克,枸杞子15克,山萸肉15克,川牛膝15克,菟丝子15克,鹿角胶15克,龟板胶15克,用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