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的护理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精神科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的护理研究进展

黄小勇

南充市身心医院  四川 南充 637700

摘要:在精神科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过程中,体位性低血压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康复进程造成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为改善精神科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有效康复进程,本文对精神科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症状进行全面分析,包括病症的定义、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并详细阐述在护理措施方面的研究,旨在为强化我国精神科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症状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精神科;老年患者;护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多,多种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压力,相应护理工作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通常情况下,各大医院精神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多为老年精神病患者和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此类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相应护理工作较为繁重[1]。同时,精神科老年患者需要应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镇静剂、麻醉剂等,极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因此,研究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症状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体位性低血压概述

1.1 体位性低血压定义

体位性低血压(OH)是引发老年人昏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对老年群体的危害性较大。OH并非独立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相应的诊断标准并不完全统一。在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的研究工作中,将其定义为:患者自卧位转变为站立位后,3min之内出现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的症状,并可能有多种低灌注症状出现[2]。在实际的临床诊断工作中,将患者相应体位变化后3min内出现低灌注症状诊断为OH,尚存在一定争议。在我国现阶段的OH临床诊断工作中,仍采取AAN的定义标准,并强调患者出现相应的低灌注症状,如头昏、晕厥、跌倒等。

1.2 体位性低血压流行病学

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较为严重,且患有精神疾病、丧失自主生活能力的老年患者数量增多。据相关人口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当前60岁以上居民例数在总人口例数中的占比超过16%,而患有老年痴呆疾病的患者数量超过900万。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老年精神病患者数量也在持续增多[3]

部分学者在相关研究中表明,OH疾病的患病率与患者年龄具有一定关联性,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发病几率呈上升趋势[4]。也有研究显示,OH疾病的发病与患者年龄、血压情况具有密切关系。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6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中,OH发病率在15%~25%之间,而在7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中,其发病率在30%以上。另有研究工作指出,养老院老年人的OH发病率远高于普通老年人,可达到50%左右。而在三甲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群体中,8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的OH发病几率约为24.4%[5]。目前,我国对于精神科老年患者的OH发病情况研究工作较少,应加强相应的研究工作力度。

1.3 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和发病因素

OH在临床上表现出无症状和有症状两种情况。若OH在临床上表现出无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出现昏厥、跌倒情况的可能,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加强相应监测、评估工作力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无症状OH患者受外界因素刺激(如过度劳累、高温环境等),通常会出现一定临床症状。而有症状OH患者主要表现为从久坐、久卧状态下突然变为直立状态,出现脑部供血不足,具有头晕、恶心、乏力、站立不稳等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脑缺血、心绞痛。由OH导致的老年患者跌倒、晕厥、骨折等事件,对老年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相应研究工作表明,OH的发病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因素主要与患者血压调节情况有关,而病理性因素主要为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衰竭[6]。精神科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弱,从仰卧位转变为直立位时,中央静脉血容量发生变化,相应分泌激素分泌减少,交感神经迅速激活,容易引发OH[7]。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工作指出,贫血因素也是导致O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应在护理工作中加强筛选和干预力度[8]。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应用多种治疗药物,包括抗高血压药物、抗肾上腺素药物、镇静药物等,容易导致老年精神病患者血压下降、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加大了OH的发生几率。

2 精神科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措施

2.1 评估

相关研究工作显示,入院初期的评估筛选工作,对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9]。具体评估工作包括直立位和卧位血压测量,并加强问询工作的精细程度,包括确定患者在发生体位变化时,是否出现头晕、站立不稳、晕厥情况等。

2.2 标识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标识是护理人员分辨OH患者的重要工具。因此,护理人员应采用简洁、易懂的标识悬挂于OH患者床头,重点发挥相应的警示作用,并在交接工作中进行明确标注,避免OH患者跌倒、晕厥情况出现,以此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2.3 健康宣教

有学者在研究工作中指出,健康宣教工作是OH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10]。对OH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工作,主要包括指导患者行走、休息时采用的姿势,在体位变化时动作要缓慢。睡眠时抬高床头,与水平线呈20°角,患者呈斜卧向上状态,降低肾动脉压,促使肾上腺素释放,增加血容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4 心理护理

精神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康复进行具有巨大影响,而OH与患者的认知、情绪具有密切关系。有学者在研究工作中指出,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精神科老年患者关于OH以及由此导致的跌倒、晕厥情况的严重性,并采用积极、主动的护理态度,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此消除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11]。同时,心理护理措施强化了老年患者的积极心理情绪,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5 安全防护与监管

具有OH症状的精神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较高,跌倒、晕厥等情况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应注重护理工作中安全防护措施。如病房内设置独立卫生间,安装防滑垫和拉手环,必要时帮助患者进行身体清洁工作,降低患者跌倒、晕厥的发生几率。同时,对于接受输液治疗、应用保护带约束的患者进行集中管理,并安排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全面、无间歇的护理,保障患者的安全。保持病房内地面干燥,并在醒目处张贴防跌倒警示标识,增强护理人员和患者的防护意识。所有护理人员在上岗之前,均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和考核,通过相应考核之后方可上岗开展护理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接受相应的监管制度,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结论: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程度的加剧,精神科老年患者数量有了大幅度增加,相应的护理工作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而相应患者的OH症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跌倒、晕厥,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为保障精神科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应深入研究OH症状的临床护理措施,提升相应护理工作质量,进而促进我国临床护理工作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建芳, 黄丹, 付玉花. "5E"伤害预防对策在精神科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医学, 2022, 28(13):111-113.

[2]钱湘云,耿桂灵,谢幸尔,等. 南通市社区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病人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研究,2017,31(5):555-559.

[3] 韩婷婷, 冯美江, 鲁翔, 等. 80岁及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6, 35(6):662-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