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看亲环境行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3

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看亲环境行为

唐宏敏冯兴旺 

湖南师范大学

摘要

伴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绿色生活、助力环保也成为了共识。国家相继出台了诸多污染控制政策和生态保护政策,与此同时不遗余力加大环保教育与宣传。但是因为保护环境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个人做出时间或经济的牺牲,当亲环境行为的无法满足人的内在需求时,尽管促进环保行为的运动越来越突出自身利益,也不总是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我们试图从自我决定理论出发,讨论生活目标与亲环境行为的关系,介绍了从自我决定理论研究亲环境行为的视角及研究现状。

关键词:亲环境行为,自我决定理论,生活目标,内在目标,外在目标

1引言

我们的环境目前正在朝着恶性的方向发展:资源过度开发,水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恶化,这对现代社会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大会议上也特别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国家相继出台了诸多污染控制政策和生态保护政策,与此同时加大环保教育与宣传,加深民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促进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人们的意识上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是因为保护环境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个人做出时间或经济的牺牲,如:向环保机构捐款、购买绿色产品(价格一般高于普通同类型产品)会损失一定的经济利益,垃圾分类回收比直接丢弃耗费更多的时间,这意味着人们需要牺牲个人利益来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所以,尽管我们尝试了很多措施来推进亲环境行为,很遗憾地是对执行(或未执行)环保行为的激励、奖励和惩罚并没有成功地在行为中灌输持久的改变。这是因为当这种外部调节力量被移除时,行为者只有在自我决定执行亲环境行为时,行为才会继

2 亲环境行为的定义和结构

亲环境行为是有目的、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行为。Stern从“影响”和“意图”两个维度定义了具有环境意义的行为。影响导向的定义强调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而以意图为导向的定义强调行为者是否具有环境保护的动机。进一步强调,研究人员采用的以影响为导向的定义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识别目标行为,并解释目标行为对环境的本质影响。

关于亲环境行为的分类,有研究人员认为,亲环境行为不是单维结构,而是不同类型的行为具有不同的因果因素。Stern指出,环保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公域亲环境行为与私域亲环境行为。公域亲环境行为指公共领域里的亲环境行为,具体表现为:在公共区域直接参与的环保行为(如加入环境保护组织)与在公共区域间接参与的环保行为(如发起或签署与环境议题相关的请愿书)等。环境行动主义、支持、倡导或接受环境政策与施行公共领域的环保行为是环保人士的典型表现。这些行为主要通过影响环境政策间接影响环境,并且可以改变许多人和组织的行为。私域亲环境行为指私人领域中的亲环境行为(比如节电节水、购买绿色、可循环利用的产品、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废物处理等),这些行为直接影响环境。

3 自我决定理论与亲环境行为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是人类动机的开创性理论,它将人们“为什么”从事某种行为(即他们的动机)与他们试图实现“什么”(即他们的目标)区分开来。目标可以被认为是从特定行为或一系列行为中得出或实现的期望或有价值的结果,而动机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人希望该结果的经验、认知和情感原因,以及实施该行为所需的能量。

以往环境行为理论多基于影响因素的研究,探讨了多种因素对于亲环境行为的作用,但是难以统合,缺乏一个统一的将经验运用于实践的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是人类动机的开创性理论自我决定理论适用于包括环境在内的生活领域。从广义上讲,环保行为包括任何可以以积极方式影响自然环境的行动,例如回收利用、种植花园以及捐赠给支持保护的努力。以前以SDT为指导的研究侧重于增强学习环境的自主动机,这种最佳动机与亲环境的价值观和行为有关。同样,研究表明,自主动机预测了了解环境健康风险的意愿,从事节能行为,并从事其他亲环境行为。还有一些研究检查了基本心理需求与亲环境行为的关系。生活目标概念作为人们普遍追求的内容也被用来研究亲环境行为意图,这些结果凸显了自我决定理论在环境心理学的潜在价值。

4.生活目标与亲环境行为

目标是指人们得到想要的结果的一种内在表现形式,生活目标或者是目标内容是指个人为自己设想并试图在日常活动中实现的个人有意义的追求。自我决定理论的子理论之一——目标内容理论(Goal Content Theory ;GCT)认为目标追求过程可以通过生活目标来区分:内在目标与外在目标,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来自目标的重点。内在目标与内在焦点有关,因为它们达到满足就满足了固有的心理需求。例如健康、个人成长和社区贡献。相反,外在目标具有外向性,指的是为外表、财富和名誉等外部原因而追求的目标。有研究表明,人们在追求内在目标时往往更加自主,而在追求外在目标时,人们往往会感到被控制。一个人外在目标相对于内在目标的重要程度越高,代表物质倾向越强。

近年来,相关研究探索了外在生活目标(或物质价值观)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在美国家庭的样本中,具有更物质主义倾向的人不太可能购买二手商品或使用自行车而不是汽车,也表现出较少的生态意识行为。在一项针对英国家庭的研究中,物质主义得分较高的人更重视与高能耗相关的财产,如电视、手机和汽车,不太重视节能过程,也不太愿意改变一系列生态不负责任的行为。在美国青少年和成人的样本中,发现内在价值取向与生态责任行为呈正相关。在香港学生和成年人中,内在生活目标也预测了参与者自我报告的为保护环境付出代价的意愿。

诸多研究为内在(与外在)生活目标与环境问题的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第一线索。然而,它们也有几个关键的局限性:首先,这些研究都没有真正测量过亲环境行为,大多通过自我报告的数据作为亲环境行为的指标,第二,它们都是基于一次性的相关设计,因此无法理清这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确切方向。第三,学生样本限制了研究的外部效度。

5.总结与展望

以往的研究已经将自我决定理论作为推动亲环境行为的可行框架展开研究,表现出了自我决定理论在亲环境领域的价值,我们相信生活目标的关注与启发将为促进公民亲环境行为带来广泛性质的助力。但是目前解释生活目标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所有的数据都是相关的和横断面的,所以不能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未来可以实验的方式对其进行探讨,来解释生活目标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1] 叶为锋 (2018). 内外在目标追求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D]:上海师范大学.

[2]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2), 179-211.

[3] Brunstein, J. C. (1993). Personal Goal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5(5), 1061–1070.

[4 ] Chuang, Y., Xie, X., & Liu, C. (2016). Interdependent orientations increase pro-environmental preferences when facing self-interest conflic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contro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46, 96–105. https://doi.org/10.1016/j.jenvp.2016.04.001

[5] Darner, R. (2009).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s a Guide to Fostering Environmental Motiv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40(2), 39–49. https://doi.org/10.3200/JOEE.40.2.39-49

[6]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7] Deci, E. L. & Ryan, R. M. (1991), 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 Integration in Personality. In: R. Dienstbier (Ed.), Nebraska Symposi- um on Motivation: Perspectives on Motivation , 38 (pp. 237-288),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8] Grouzet, F. M. E., Kasser, T., Ahuvia, A., Fernandez-Dols, J. M., Kim, Y., Lau, S., . Sheldon, K. M. (2005). The structure of goal contents across 15 cultu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9, 800–816.

[9] Gifford, R., & Nilsson, A. (2014). Personal and soc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ro-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behaviour: 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9(3), 141–157. https://doi.org/10.1002/ijop.12034

[10] Unanue, W., Vignoles, V. L., Dittmar, H., & Vansteenkiste, M. (2016). Life goals predict environmental behavior: Cross-cultural and longitudinal evidenc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46, 10–22. https://doi.org/10.1016/j.jenvp.2016.02.001

[11] Vansteenkiste, M., Simons, J., Lens, W., Soenens, B., Matos, L., & Lacante, M. (2004). Less is sometimes more: Goal content matt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6(4), 755–764. https://doi.org/10.1037/0022-0663.96.4.755

[12] Wang, S., Hurlstone, M. J., Leviston, Z., Walker, I., & Lawrence, C. (2019). Climate Change From a Distance: An Analysis of Construal Level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From Climate Chang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230.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9.0023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