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空气监测规范和标准,你了解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1

常见空气监测规范和标准,你了解吗

敬斌

简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理化检验技术  四川简阳 641400

空气质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空气质量监测就成为了一项必要的措施。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来保证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命健康安全。

空气监测基本概念

空气监测是指对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实时或定期检测、监控和评估的过程。空气监测通常包括对大气中的各种化学物质、气溶胶、生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成分进行监测,以评估大气污染程度并监测污染源,以制定环境管理政策和整改措施来保证空气质量安全。

进行空气监测的必要性在于,不停增多的工厂和企业、汽车尾气排放、秸秆焚烧、装修以及吸烟等人类活动,进而引发了城市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如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事件、核污染和核泄漏等,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和自然环境。空气质量是现代城市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而空气监测正是衡量、控制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空气监测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定点监测站点、嵌入式监测设备、移动式监测设备和卫星监测等。定点监测站点分布在一些重要的监测区域,如工厂、工地、路口、居民区等,用来监测周边的空气质量;嵌入式监测设备是安装在建筑物、车辆和其他设施等样本中,能够实时监测其内部的空气质量;移动式监测设备可以在城市内移动,监测不同路段、区域的空气质量;卫星监测则采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的大气污染数据。目前,空气监测的方法有评价监测、日常监测、监督监测和事故监测,帮助制定和优化环保政策和措施,为公众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环境。

常见的空气检测的规范

国家标准和规范是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以国家标准为依据来对样品进行检测。首先就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它是中国目前最基本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用于评价空气质量的优劣程度。这个标准包括了生活、工业、污染物排放源和现场监测四个方面,以及不同的评价指标和适用范围。

其次,对于室内空气监测来说,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18883-2022》是必须遵守的。这个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健康指标、评价标准和检测方法,其评价指标包括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以及微生物等。针对室内空气质量常见问题,如吸烟、通风不良、装修污染等,该标准也有相应的管理要求。

此外,《大气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212-2017)》也是目前常见的一个规范体系,它为大气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提供了技术规范和测试要求,包括设备的选型和调试、数据处理和传输、设备维护和校准等方面。

这些规范都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需要而制定。如果空气监测的标准不明确或不规范,将会导致数据不可靠,给环境治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只有在严格遵循相关规范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评估空气质量、监测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

常见的空气检测指标和适用范围

空气检测主要是从应用的角度,重点研究的是室内空气检测。针对空气检测,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也就是空气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和地方标准。

(一)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该标准是我国监测和评价空气质量的基础性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空气环境质量6个等级,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其主要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等。适用范围主要是城镇、工业区、矿区、景区、交通干线等公共场所。

(二)行业标准:除了国家标准,还有一些行业标准。例如,汽车排放标准GB18352.5-2013、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75-2007等,这些标准针对不同的行业制定,力求对该行业在空气质量控制上提供更切实可行的标准和措施。

(三)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测量方法》(ISO16000)系列标准,该系列标准规定了关于室内空气和建筑物的气体、粉尘和微生物等有害成分的测量方法。

空气质量问题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国政府在制定和推广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在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加大力度,对空气质量严重超标的区域进行整改,保护公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