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浅议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光娜娜   

东莞市恒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乃至建筑行业中均占据着重要地位,一直以来都是建筑行业所探讨的热门话题。工程造价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质量,提升企业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本文将围绕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展开相关论述,并探讨如何控制工程项目造价,以期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控制策略

前言:工程造价是指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量,这是投资方与项目方最为关心的首要问题。工程造价关乎着企业经济收入,近年来,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工程造价也被推至“风口浪尖”,如何在保障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项目造价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中极为重要的课题。由于工程项目所涉环节、因素众多,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也十分复杂,为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深入剖析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以使工程项目各方利益得以最大化。

一、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1)工程设计因素。工程设计环节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性、重要性环节之一,这一环节的实际质量影响着工程项目整体质量,与工程造价也有着直接性关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如若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方案、图纸设计过程中,未充分进行资金成本方面评估与考量,则极易造成资金投入数量较大,项目较多等问题出现。同时,工程设计与施工需求紧密相连,如若设计方案需使用更加高级的施工建设材料,施工建设需耗费更多人力、物力,施工工序较为复杂等,则工程造价也会随之增加。为此,在设计环节应当对工程造价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在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资金投入[1]

(2)施工工艺因素。在工程造价中,施工成本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也是造价管理中需重点关注的关键性因素。通常情况下,施工工艺的选择与运用均会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在选择过程中,工艺的难易程度、工艺选择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是否契合均会对工程造价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如若施工工艺选择缺乏合理性,则会导致工程项目后续施工工作存在作业冲突等不良情况出现,致使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出现,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预算的有效性。同时,在契合施工与质量要求的基础之上,施工工艺越复杂,造价成本越高,二者通常呈正比关系。在施工工艺应用层面,工程项目中,各类施工工艺的实践情况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施工现场环境、设备运行状态等,工艺实践干扰因素越多,影响程度越深,工程造价控制难度越大。

(3)施工环境因素。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环境对工程建设周期、工程项目质量有着一定影响,如若施工环境较差,交通不便捷,施工现场基础条件较差,则施工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难以保障运输工作安全进行,工程材料出现损失的几率大大增加,进入增加工程造价成本,难以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在施工材料存储过程中,如若管理人员未依照工程建设实际需求,合理安排施工材料与施工现场之间的距离,那么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则会花费大量实践进行材料运输,这对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推进造成严重阻碍,增加工程造价[2]

(3)外部市场因素。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外部市场因素,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践行过程中,受该体制自身特点影响,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工、材料等费用波动情况均与市场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现阶段,我国劳动力资源数量大于实际需求数量,且这一状况在短时间内不会变动,为此人工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而言较为固定。受供需关系影响,材料价格出现波动几率较大。则材料市场价格会呈下降趋势,反之材料价格会上涨。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密切关注外部市场材料价格波动实际情况,动态化掌握材料市场价格动态,深度剖析市场的供需关系,抓准时机以最为优惠的价格购入材料设备,以降低工程造价。

三、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一)强化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图纸设计工作往往在初步设计完成后开展,造价控制作为设计阶段的关键环节,其重要价值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彰显最为明确,在初步设计结束后,设计人员应当结合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实际情况与现实需求,对设计预算进行编制,这与工程造价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工程造价相关工作人员与参与至工程设计阶段,并在工程设计全过程做出合理切实的预算编制,以确保工程造价具有合理性。在初步设计与预算编制结束后,需进一步对设计全过程进行管理,保障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均可控制,并要求设计人员进行限额设计,以为后续造价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性数据。限额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在实践过程中,要对比分析各施工方案的随机性,选取随机性最优的施工方案[3]

(二)强化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其一,强化施工材料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所需施工材料种类与数量众多,且不同种类材料在价格与使用性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若工程建设所使用的材料质量与性能与国家相关标准存在一定出入,则会对工程质量与工程造价产生一定影响。为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进一步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检验,适当提升材料进场标准,以确保施工建设所用材料符合国家规定与行业标准。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对材料进行保护,防止运输过程中材料外观、性能遭到破坏。在材料进场时,可以利用抽样检查的方式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验,查看登记材料出场合格等资料,以保障所进场材料均符合国家标准与施工需求。材料进场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依照不同类型的材料特性进行科学管理,将其放置在适宜位置以便于施工人员利用。在施工材料使用过程中要做好登记工作,以实现对材料使用情况的动态化监管,避免材料浪费,借此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可以引进先进技术手段与设备,利用红外线监控等方式,严格管理施工材料。

其二,加强施工工序管理。施工设备、人员等均是施工工序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在实践过程中,应当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测,以勘测所得数据与工程建设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借助BIM技术可视化功能,优化完善工程建设方案,完善施工图纸,并确定二者的可操作性与合理性。同时,还需对施工工艺与工程项目实际契合程度、复杂程度等进行科学考量,从经济与实际需求两方面选择施工工艺,以防止施工技术较为复杂造成大量资金支出。另外,还应当对施工项目组织进行健全优化,借此实现对施工工序、技术等方面的有效控制,提升风险预测与判断的精准程度,预先制定风险防范处理措施,将施工事故发生几率最小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

结语:综上所述,在激烈市场角逐中,建筑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实力,则需强化对工程造价的把控。为减少工程设计、施工工艺、施工环境、外部市场等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以通过强化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强化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等方式,在保障工程项目质量前提下降低资金成本投入,最大化经济效益,以促进企业实现企业长远发展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楠,申琪玉,刘茜茜. 造价改革背景下的工程造价审计影响因素分析——以建设单位内部审计为视角[J]. 工程造价管理,2023(4):77-83.

[2] 周前兵. 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与降低工程造价的方法分析[J]. 江苏建材,2023(5):126-127,132-132.

[3] 柴晓娟. 探讨市政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成本的措施[J]. 大众标准化,2023(1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