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国际形象的构建与传播途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大连国际形象的构建与传播途径研究

杨艳庆

大连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内容摘要:在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大连地域文化为特色,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中融入大连地域文化,通过创建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留学生大连地域文化课程体系、在汉语课堂中融入大连故事、让国际学生在实践中传播中国、发挥来华留学生意见领袖作用等方式,构建起来连留学生心目中的大连形象,进而推进我市形象的国际传播。

关 键 词:教育国际化 地域文化 国际形象 汉语国际教育

基金项目:大连市社科联2022年第二批重点课题(2022dlskzd302)

一、大连国际形象的构建与传播途径研究现状分析

大连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国际形象的构建与传播对于提升城市知名度、吸引国际投资和旅游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连在国际形象构建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忽视了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作用。在文化交流、社交媒体分享、学术支持与合作、旅游推广以及留学生传播平台等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留学生的作用,提升城市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大连地域文化资源应用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留学生汉语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留学生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目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高校往往从留学生教育的视角出发,未能将其提升至中国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战略高度。其次,高校在选取实践内容时,往往缺乏系统性和地域文化的全貌展示。最后,这些教学体系往往忽视了留学生实践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

(二)缺乏体现大连地域特色的汉语国际教育教材

在大连的高校留学生教育中,文化教材种类约有五种,主要聚焦于展现中国的主流文化。这些教材在呈现地域特色方面显得较为稀缺。

(三)教学活动中缺乏留学生的主动参与

课堂上,多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没有发挥留学生的主动性。由于缺乏亲身体验,所以留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缺乏感悟和认同,以致降低了教学效果。

(四)留学生缺乏与中国同学和当地中国人的亲密接触

在跨文化交际中,留学生应多与中国同学或当地中国人交流。然而,现实情况是,部分留学生因语言能力或外部条件受限,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生活阻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五)留学生活动缺乏文化内涵的解说

高校组织留学生参与各种文体活动,旨在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然而,由于缺乏对中国文化内涵的深入了解,许多留学生往往将中国文化简单地归结为各种文艺形式,未能领会其背后的文化价值。

三、大连国际形象的构建与传播途径

(一)注重来华留学生的感知体验,创建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留学生大连地域文化课程体系,助力大连国际形象的构建与传播

真切的感受能够消解刻板印象,加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认同。留学生教育不只局限于课堂,更要引导他们深入了解中国百姓的真实情感和想法,在人与人的接触沟通中构建大连国际形象。因此,创建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留学生大连地域文化课程体系。

通过文化之旅文化考察文化交流传统节日特有节庆文化等活动带领留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连,边走边看边体验,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大连的文化魅力。树立起大连独特的文化形象。

(二)发挥汉语课堂的教育主渠道作用,在汉语课堂中融入大连故事,以课堂教学为抓手进行浸润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构建大连国际形象

汉语国际传播以其直接、高效、亲近和畅通的特点,成为大连国际形象构建与传播的核心媒介。将大连故事融入汉语课堂,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使留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信息,有效跨越了文化传播的障碍。通过故事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情节性,大连的独特魅力得以展现,进一步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汉语课堂上大连故事的选取需要参照以下原则:

首先,要讲真实的故事。其次,要有针对性地讲故事,根据留学生来源国,进行有针对性的大连认知与文化传播。最后,要以情感沟通为依托,讲述的故事。例如,讲述新时代大连年轻人奋斗创业的故事、抗疫期间普通大连人的奉献故事等等。

(三)开拓渠道,让国际学生在实践中传播中国

1.鼓励国际学生积极参与本国教育与文化实践活动

在寒暑假期间,众多国际学生会回到自己的祖国,这为海外文化传播实践提供了绝佳的时机。我们可以借鉴我国暑期社会实践的丰富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出国际学生在假期回国开展社会实践的切实可行的方式。这不仅有助于传播我国的文化,还能够加深国际学生对本国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2.鼓励引导国际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型赛事

高校要高度重视面向国际学生的,把大型赛事作为教育的手段,实现文化、教育、宣传等多种工作的有机结合。引导鼓励国际学生参加各类大型赛事,国际学生以书写和记录的方式,描绘了自己在中国的生活画卷,分享着他们的经历、体验、生活和理想。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他们的收获与成长,更深化了他们对中国国情的认知。通过国际学生的独特视角,世界得以更加真实、生动地了解中国的故事。

3.开拓线上传播阵地,鼓励国际学生通过自媒体讲述中国故事

国际学生可以通过Facebook、Twitter、YouTube、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在中国留学期间的独特视角和深刻体验。这不仅能够全面、迅速地展示中国的多元文化,还可以让海外受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故事。目前线上交流成为更加活跃的方式,为国际传播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四)发挥来华留学生意见领袖的作用

“意见领袖”在媒介信息和影响中扮演着中继和过滤的角色,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着深远影响,其传播力不容忽视。留学生,作为接受中国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的未来精英,他们回国后可能在各个领域都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因此,加强这一群体的培养至关重要。我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大连形象,并鼓励他们向本国民众传达积极的大连形象,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建设一支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人格正的教师队伍

为了有效指导国际学生,任课教师需要深化对中国国情的理解,持续提升道德修养,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坚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学的基础,同时,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当代中国与世界文化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跨文化比较,教师应准确合理地将中国文化教育融入教学中。仁爱之心更是关键,真情、真心、真诚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深厚的友谊。

(六)编写具有大连地域文化特色的对外汉语教材

对外汉语教材除了使用问路、换钱等交际功能的内容外,更应该肩负起渗透中国文化价值的使命。编写具有大连地域特色的留学生对外汉语教材,一方面可以丰富汉语国际教育教材体系,真正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另一方面对外汉语教学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教学,既能培养留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又能将大连地域文化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