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

杨德春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玉奇喀特镇拜勒开斯提小学 842100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也受到更多人重视。因此,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聚焦关键问题,创新作业设计,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调整作业形式,拓宽学习空间,促进主动探究,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通过优化作业安排、丰富作业内容来鼓励学生实践探索,强化数学学习热情,有效提升学习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引言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做到教书,更要做到育人,在教给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数学思维的同时,还要使学生能将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作业不仅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也是考查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掌握程度的工具和载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还需要优化作业设计。

1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1)明确学生主体,激发作业兴趣。小学数学作业与课堂教学密不可分,作业既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也能在后续的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小学数学作业是在分析教材基础上,为了完善教学成果、促进学生成长而设计的数学学习任务。虽然数学作业的设计者是教师,但是数学作业的主体是学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否起到帮助作用是作业是否有效的标准。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适合学生需要的作业,提升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力,激发作业兴趣。(2)作业形式多样,实现素质成长。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过去繁重的课后作业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自身也无法做到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核心素养下的作业设计,要求将一成不变的纸面习题变成习题、实践、思考等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作业,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2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求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以及陶行知教育观点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教师要尽量设计生活化、形象化的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激发其数学学习积极性。同时,小学阶段的数学作业设计,应该以学生的成长特点为依据,从他们能接触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数学实践,将作业、课堂、生活三者紧密结合,促进三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主动探索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作业,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真谛,增加对数学知识的具体感知,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升。

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3.1布置课堂作业,明确学生学情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强,而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通常以形象化思维模式为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重点任务。从实践教学中可以看出,小学生更容易被身边有趣、新颖的事物所吸引,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态度会受到兴趣因素的影响。如果数学知识难度过高,教学形式过于枯燥,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会对教师和数学课程产生抵触心理。对此,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教学需求,设计合理的课堂作业,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并且了解他们的薄弱之处,之后,再结合作业结果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调整。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作业结果中得知本节课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然后针对这些内容进行详尽、耐心的讲解,如此可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牢牢掌握数学知识。

3.2提升作业趣味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形式基本上是“题海战术”,这样的作业形式虽能帮助学生牢记题型,甚至形成条件反射,但却局限了学生思维,既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发展,又无法保证作业质量。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首先应注重提升作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依据小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来优化作业设计。

3.3设计开放型作业,强化空间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思考空间概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并运用想象力来描绘出物体在空间中的分布、运动轨迹以及相互作用。如在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教学中,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将课堂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理解物体的位置与方向,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学习如何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形成空间想象力,提升核心素养,可设计如下开放型作业:请使用自己所掌握的方向词语来描述卧室的布置情况;请描述学校周围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使用一个平面图来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景点,绘制一张平面图,详细描述它的布局,并标出每个景观的位置;请使用语言来描述一条通往学校的路线。通过开放型作业,将数学与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理解物体的四个方向,并运用自己的经验来作出描述。

3.4设计阅读型作业,实现减负增效

阅读型作业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题目和相关知识的理解。结合陶行知的教育观点,讲究教师要从心里关爱学生,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这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具有重要意义。数学中的阅读型作业不同于语文的阅读型作业,数学的阅读型作业需要学生深层次地理解相关知识,以便顺利完成作业,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作业不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感受。以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作业设计为例,为了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教师应全面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阅读型作业,合理设计阅读题目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深化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设计的阅读型题目如下:小明的妈妈在院子里摘苹果,一共有12个筐,她先摘满了3个筐,每个筐有15个苹果,后来送给邻居1筐,最终小明的妈妈将剩下所有的筐都摘满,每个筐有15个苹果,问最后小明的妈妈总共有多少个苹果?对于这样的阅读型作业,学生要想计算出正确答案,需要通过反复阅读题目本身,厘清题目蕴含的数量关系。已知小明妈妈共有12个筐,送给邻居1筐,剩余12-1=11(筐),最终算出小明妈妈总共有11×15=165个苹果。通过这样的作业,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减少作业数量,保证作业质量,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3.5知识联系生活,增加数学作业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学科是学生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萌芽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以为学生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打下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为主要目的。故而,小学数学知识多与生活关系较为密切,基本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对应的素材,为数学教师设计课后作业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能有效增加数学作业的趣味性,以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就需要数学教师要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素材的连接点,将生活素材应用于作业设计环节,增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互动性,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并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结语

总之,在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到不断探索新的作业形式,提升作业品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达到最佳的育人成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华桂丽.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天津教育,2022(29).

[2]韦云.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及优化路径[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