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中综合防治水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煤矿开采中综合防治水技术探析

韩东兴

珲春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 吉林 珲春 13330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煤矿开采中综合防治水技术应用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煤矿开采中综合防治水技术的有效应用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煤矿开采综合防治水技术有效应用措施

引言:

在煤矿开采中,矿井水害是限制煤矿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矿井水害具有突发性、潜在性等特点,遭遇水害后,不仅影响着矿井的正常工作进度,还给煤矿工人造成严重的生命危险。由于煤矿开采环境的限制,煤矿水灾救援工作难度较大,后续救援成效不佳,因此煤矿开采中的综合防治水技术至关重要。

1煤矿开采中综合防治水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矿井水害是煤矿开采中常见的灾害,阻碍了煤矿生产工作的正常运作。相较于瓦斯爆炸、顶板爆炸等安全事故,水害事故的杀伤力极强,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近几年,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加深,开采工作的危险系数较大,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率增加,逐渐成为煤矿开采的最大安全隐患。根据相关部门调查统计,2021年煤矿水害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煤矿瓦斯事故。在煤矿开采工作中应用综合防止水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产生的危害,同时根据地质勘测结果有针对地进行水害防治工作,降低水害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地质工作和防治水工作的协同作用中,煤矿企业可以提高对防治水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人员培训和设备技术的资金投入,并制定出严格的水害防治工作规范,促进防止水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有效提升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2煤矿开采中综合防治水技术的有效应用措施

2.1地表水害综合防治技术

针对于地表水的全面治理,必须首先要采取必要的地表工程防水工程,才能有效防止了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流入到矿山中,进而更有效地保障了矿山开采安全,它同时又是预防地表水害的第一道屏障,对于进一步提高地表水害防治效果,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其次,必须进行井简高度的正确选定,不管出现什么状况,都必须保证井基础高程要比往年的汛期最高水位还要提高。最后,如果现场地质环境受某种影响,甚至无法确定井口所在的位置时,也可考虑重新选择河流的途径,一般选择在隔水层之间修建大坝,先把天然河流全部拦截,再开凿一段人工渠道,可以成功的将河流从勘探线中引出,以避免雨水进入井下。另外,根据矿井中的地表斑裂等问題,为避免在雨天大量地表水渗透进入矿井中,可考虑在渗漏点上修建下水道,以随时把污水排除矿外也可以使用水泥或黏土把地表的裂缝完全封堵住,但如果裂缝很多,包括巨大的塌陷裂缝甚至溶洞等,可考虑直接在下方回填砾石,上面再涂抹水泥,然后夯实地面,并使填充的位置略高于地表,可以有效防止地表产生的积水、渗漏等现象。

2.2地下防水方法

煤炭开发工程中,要求煤炭公司一定进行井下作业条件的防水处理。根据现阶段的实际状况考虑,在井内采取的措施大致分为防水、排水两种。所以这就需要煤矿公司在开发矿井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准确测算采矿层和含水层之间的距离,如果二者之间距离过小,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排水等应急方案,同时还必须投资巨大的资金投入而且施工工艺也比较复杂,在采用这种工艺的过程中必须要小心,与此同时,采矿前,也需要检查其周围环境,保护矿井周围环境切合实际,在水分分布较低的地方,以免给自然环境带来损害,从而避免许多无谓的纠纷,从根本上提高煤矿公司的产品质量。

2.3设置防水隔离煤柱

防水隔离煤墙是煤炭开发工程中采用的又一个防水技术。此工艺可合理划分矿井的水体,有效防止水体对矿井的污染,提高采矿的稳定性。设计煤柱时,应当按照工地的实际状况正确选用煤柱。当地表发生断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防水隔离煤柱技术解决,当中间存在很大缺口的情况下,这个地段基本上都存在了水源,所以当地面发生断层后,应立即设计隔离煤墙以避免水流入煤矿内部。若采矿过程中,产生泥沙流动,必然会损伤作业区的框架结构,造成灾难。为了有效避免灾难产生,所以要求煤炭公司应当适当安装隔离煤墙。

2.4雨季加强安全隐患检查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要坚持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防治水灾害,充分落实“防、堵、疏、排、截”的几项综合治理政策。由于雨季降水量较多,矿井区出现水灾害事故的概率也很大,所以要加强预防措施,以防止再次出现水灾害事故。针对部分可能被大水淹没的废弃矿井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封闭严密,并在煤矿井口部位浇筑高出原有井筒截面的预应力砼覆盖,避免地表水灌进煤矿内而造成严重水害。此外,我们还需在雨天安排工作,在矿山周边、附近的矿山、地面塌陷坑、以及其他可能威胁矿机安全的水塘、河道等场所进行了检查作业(在接收到暴雨预警或警报之后,需坚持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检查)。此外,公司还应建立风险排除机制,同时建立井下的监督机制,一旦出现山洪或淹没矿山,应及时暂停生产,避免出现水害事件。

2.5科学制定水灾害应急预案

要保证井下洪水灾害的有关防治工作得以开展,就必须有紧急预案的保障,首先,可以建立一定的抢险排涝平台,同时建立与相应的排涝设备,做好排涝设备检测工作并做好专人对这些排涝设施的定期检查。其次,通过公司对矿山职工全面技术培训,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传播有关预防洪水的科学知识,同时根据实际洪水灾难情况,让职工更加了解到洪涝灾害预防的重要意义,因此企业可以重视洪涝灾害问题。再者,公司要及时建立矿山水害方面的紧急预案,同时举办洪水演习,让矿山职工投入到洪水演习中,让他们熟悉逃生途径,并对逃生技术加以掌握。如果煤矿发生渗漏水事件,应当迅速启动预案,同时将渗漏水事件状况向上级报告,以便进行抢救工作。

结束语:

煤矿开采中综合防治水技术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煤矿企业必须提高对水害事故的重视程度。通过具有针对性地和目的性地应用综合防治水技术,最大限度的保障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而推动煤矿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煤炭资源需求。

参考文献:

[1]煤矿开采中综合防治水技术质量的研究[J].陈鑫;宋志鹏;李鹏.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09)

[2]煤矿开采中综合防治水技术的应用[J].周伟;王明建.内蒙古石油化工,2020(05)

[3]煤矿开采中综合防治水技术的应用研究[J].易国晶.工程技术研究,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