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措施

唐文洋 李焕杰  张晓敏

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路第一幼儿园 河南郑州450011

摘要针对幼儿园到小学过渡阶段儿童面临的挑战,本研究探讨了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措施。摆脱成人中心主义的传统观点,本研究将焦点放在认识和理解儿童个体差异,以及如何根据他们的需求和感受来设计衔接方案。通过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了儿童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多个维度的数据,并应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能更精准地识别他们的需求,从而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幼小衔接措施,这对于促进儿童平滑过渡到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儿童视角;幼小衔接;幼儿园

引言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儿童需要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与社交圈子,这对于一些儿童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传统的衔接方式更多地关注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连贯性,而忽视了儿童的个体感受和需要。为此,本研究提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措施,重点关注儿童在过渡期间的主观体验和适应能力。通过深入理解儿童的视角,研究旨在提出一套更为人性化、更能满足儿童个性化需求的衔接战略,以期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社交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实施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措施意义

1.1 促进儿童平稳过渡

实施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措施对于促进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一过渡期标志着儿童从一个较为自由的学习环境进入到一个更为结构化的教育体系中,这对他们的心理、情感和认知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没有适当的准备和支持,儿童可能会感到迷茫和压力,这会影响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甚至影响他们对学习的整体态度。通过儿童视角来设计衔接措施,可以将儿童的感受和需求置于中心位置,为他们提供一个缓冲期,帮助他们逐步适应更高要求的学术环境和更复杂的社会关系。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学习小学生活的故事和参观小学校园等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对即将到来的变化的认识,减少未知带来的焦虑。让儿童参与到衔接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中,能增强他们的自主性和自信心,这对于孩子们建立自我效能感和积极的自我概念至关重要。平稳的过渡不仅有助于儿童在学业上取得良好的起步,而且为他们今后的教育旅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措施的实施能够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衔接过程中,重视儿童的社会情感需求、认知发展和身体增长同样重要。在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间,儿童不仅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在情感和社交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基于儿童视角的衔接措施,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多个维度上都能得到均衡的成长。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儿童可以在社交技能上得到提升;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可以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各种动手活动和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和家长要注重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应仅仅关注学术成就。这样的全面发展不仅涵盖了学业成就,也包括了社交技能、情感健康和身体健康,为儿童今后的生活和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实施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措施存在问题

2.1 成人中心主义偏见

成人中心主义偏见是指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成人(包括教育者和家长)往往基于自身的理解和价值观来决定儿童应该如何进行学习和发展,忽略了儿童个体的观点和需求。这种偏见可能导致制定的衔接措施无法真正满足儿童的兴趣和发展水平,从而造成儿童的适应困难。例如,过分强调学业成绩和知识灌输,忽视儿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可能会使儿童感到被动和抵触。此外,成人中心主义的偏见还可能导致对儿童的期望过高或过低,忽视儿童在个别领域的特殊才能或需求。要纠正这一偏见,需要通过观察、倾听和与儿童的直接交流来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将他们的声音纳入到决策过程中,以实施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措施。

2.2 缺乏个性化支持

个性化支持是指根据每个儿童的独特性提供定制化的教育资源和指导。在当前的幼小衔接过程中,由于资源限制、教育者知识结构的局限性或者对儿童发展理解的不足,往往难以为每个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关注和支持。这种现象可能导致一些儿童的特殊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比如对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天赋异禀的儿童,或者社交和情感发展上需要额外支持的儿童。缺乏个性化支持不仅会影响儿童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导致他们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受挫。为改善这一问题,教育系统需要开发更灵活的教育方案,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培训,以确保教师能够识别和满足每个儿童的独特需求。

2.3 家园校信息沟通不畅

家园校信息沟通不畅是指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家庭、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信息流通存在障碍。这可能是由于各方对于信息共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沟通渠道不畅,或是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这种不畅通可能导致信息的滞后或失真,使得教育者对儿童的了解不全面,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方向和方法缺乏了解,进而影响到儿童的衔接质量。例如,如果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适应情况,就无法提供适当的家庭支持;同样,如果教师无法获取儿童在家庭的行为特点,就难以在学校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家校合作,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交流。

3.实施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措施策略

3.1 儿童参与决策

在实施以儿童为中心的幼小衔接措施策略中,儿童参与决策的环节至关重要。这一策略强调将儿童视为主体,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这样做不仅能够促进儿童自尊和自信的建立,而且有助于教育者更准确地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为他们量身定制更合适的教育方案。例如,通过绘制兴趣图表,记录儿童在不同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兴趣点,教育者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儿童的偏好,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例如下图图一可以看出,该班级喜欢动作游戏类的最多,其次是语言游戏,最后是故事类游戏。另外,实施儿童参与决策时,可以组织一系列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鼓励儿童在游戏和实践中主动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这些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活动,儿童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决策和解决问题,同时教育者可以收集有关儿童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此外,家长的参与同样重要,他们可以在家庭环境中观察和记录孩子的行为和偏好,与教育者共同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总之,儿童参与决策是一个多方共同参与、信息共享和互动协商的过程,其目的是让儿童在幼小衔接中发挥主体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图一 儿童游戏类投票图

3.2 定制化教育方案

定制化教育方案的核心在于根据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来设计课程和活动。这种方案的目标是让每个儿童都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为了实现这一策略,教育者需要通过多渠道收集关于儿童的详细信息,包括家庭背景、学习习惯、情感状态、社交能力等,并运用可视化分析技术来处理和解读这些数据。在设计定制化教育方案时,可以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创建学生画像,明确每个儿童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比如,对于在言语表达上有障碍的儿童,教育者可以通过可视化工具如进度追踪图表显示他们在特定语言活动中的进步,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通过这种方式,教育者不仅能够针对儿童的特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还能够及时根据儿童的反馈和进步情况进行调整。定制化教育方案还要求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家长应当成为教育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家长可以为教育者提供宝贵的在家观察信息,同时也可以在家中延续学校的教育方法,以帮助儿童在家庭环境中也能得到一致的指导和支持。综上所述,定制化教育方案旨在通过集体的努力,为儿童提供一个全面、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发展环境,使他们在各自的道路上都能走得更远。

3.3加强家校合作

加强家校合作是实施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中的一个关键策略。家校合作可以建立一个共同支持儿童成长的环境,确保儿童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获得连贯一致的指导和帮助。为了有效地实施这一策略,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参与到儿童的教育过程中。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议、定期的亲师沟通日和电子通讯平台等方式,保持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同时,家长也应被鼓励分享儿童在家的表现和需要,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全面情况。家校合作还包括家长在学校活动中的参与,比如作为志愿者参与学校活动,或在家庭作业和学习计划中扮演支持角色。这种参与不仅增进了家长对教育过程的理解和支持,也加强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关系。教育者和家长应当共同设计合作计划,例如创建共享的学习目标和策略,确保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都能提供一致的教育和支持。家校合作的目标是形成一个围绕儿童的教育联盟,让儿童感受到持续和全面的关注与支持,这有助于儿童在幼小衔接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结语

实施以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措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要求教育者、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儿童的需求为出发点,从儿童参与决策、定制化教育方案到加强家校合作、优化资源分配,每一步都需要细致的规划和周到的执行。当我们将这些策略实施得当时,不仅能够为儿童提供一个顺利的过渡期,更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儿童为中心的幼小衔接措施,旨在创建一个支持性的环境,让每个儿童都能在其中找到成长的乐趣和自己的位置。

参考文献

[1]高梦璇;李琳.近20年国内外儿童视角研究历程与发展审思——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3(03).

[2]俞霞;朱涤瑕.三十年来我国幼小衔接的研究现状和展望——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 早期教育,2023(17).

[3]程亮.儿童哲学:从“科目”到“方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