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共享的企业预算管控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基于财务共享的企业预算管控体系研究

樊婷婷

中国石油集团共享运营有限公司西安中心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企业发展和财务工作出现了脱节,陈旧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财务共享受到了关注。基于此,本文对财务共享模式对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结合财企融合探讨预算管控体系建设开展方向。

关键词:财务共享;预算管控体系;管理模式

引言: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环境变化以及企业经营内部管理的需求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财务共享新模式,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被财务共享模式取代。财务共享模式主要是指企业通过成立财务共享中心搭建服务平台,采用集中管理的方法来提升财务工作水平,降低经营风险。所以企业应对财务共享予以高度重视,并结合其应用情况进行预算管控体系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一、财务共享给预算管理带来的影响

(一)信息化手段加强

财务共享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有效使用为财务工作效率提升以及经济结构优化提供推动力,对于财务转型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建设共享服务平台,使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等方式,有效地提升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水平,并对企业的财务、审计等方面工作进行优化。例如在审批流程上,通过财务共享进行重新梳理,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对关键节点进行重点管控。针对各类数据信息做到自动收集、自动整理、自动分析,这种优化对企业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强化信息手段也使预算管控体系建设水平得到了提升。在预算测算时,通过使用大数据等现代化智能技术提升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对生产经营过程中许多不确定因素进行预估,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1]

(二)提升管理水平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运行提升了企业的财务工作开展水平,使审计工作更具有针对性,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进行共享,进而改善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以往各自为政的粗犷式管理问题。预算管理连接着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以及各项业务的开展,通过预算的动态管控、动态跟踪、动态分析,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工作开展水平,进而提升管理高度。企业组合使用各项管控工具,对照自身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分解年度计划,落实各部门指标,充分发挥预算管控的作用。

二、预算管控体系研究

(一)确认预算管理的目标

预算管理体系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业务、物资、人员、资金等多方面进行梳理,科学地进行整合,可以帮助企业优化工作流程和标准,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更科学地进行资源配置,消除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财务工作开展问题造成的损失。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战略发展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借助预算管理体系对目标进行优化,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以此为基础在系统中建立相应的工作模块,为各部门工作开展提供支持。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引导和控制经济活动,使企业生产经营达到战略发展目标,同时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调,预算管理还可以作为企业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

(二)预算管理覆盖范围

预算管理体系涉及内容较多,例如在预算方面,涵盖了业务专项预算以及财务等多个方面。其中业务预算可以细分为生产、成本、销售等,对于不经常出现的重要决策或者一次性决策,应制定专项预算。财务预算则包含的经营成果、业务状况以及现金收支等方面的预算,所以企业在应用财务共享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开展符合实际,避免违反工作原则或者工作标准对企业生产进行造成负面影响[2](不通顺,逻辑不连贯)

(三)理清预算管理的风险点

预算管理体系需要起到为企业战略发展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起到边界的作用,预算管理体系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帮助其进行生产竞争。所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开展财务共享,预算管控体系需要充分地发挥作用,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做好风险点的排查和清理,消除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威胁。实际工作中方案的制定要切实可行,不能过于保守,更不能脱离实际,否则会在执行阶段问题频发,降低企业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企业在应用财务共享的过程中必须制定严格且科学的奖惩机制,对于过激进的预算目标或者过于严厉的工作要求进行限制,需要注意如果奖惩机制设立不合适会造成工作人员的负面情绪。

(四)利用大数据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1、为预算编制人员提供基础依据。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体系的初始工作,注意目标、流程、指标、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内外部的宏观和微观环境进行分析,确定目标的形式,使预算编制更具有针对性,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同时还要分解各个业务的流程。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应用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预测和分解,以此来最大程度地提升预算编制的效率以及准确性[3]

2、为预算审核人员提供审核依据。

通过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应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核心,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了进一步提升使用效果,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预测分析、数据整理。预算管控体系建设过程中还要梳理预算审批流程,确定各个主管部门的权限,进而提升预算审批流程的工作效率,也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留下审批痕迹,加强审核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通过财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主管的相互配合,对提交的预算方案进行逐级审批和上报,最终实现上下联动的闭环管理效果。

(没有点明共享系统预算审批的优点和提升点

(五)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预算管控。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具有更高的水平,也可以真正地发挥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预算事前控制,也就是充分开展业财融合。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实际生产经营和预算是否一致,如果出现偏差要对其原因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开展这些工作可以提升事前管理效果,企业应正确认识到财务共享中心的推动作用,做好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加强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并做好信息共享,借助系统整理数据,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准确的依据,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对预算目标存在偏差的业务要及时分析产生原因并进行调整。在预算事后监督的过程中,企业要通过月度、季度、年度等方式开展,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对预算存在的差异要及时进行纠正。

(六)提高预算管理的服务支撑能力

1、提供数据目标。

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是企业合理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企业完成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预算管理体系涉及多项内容,包含从预算编制到预算分析的整个管理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企业出现损失。所以企业要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服务支撑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借助财务共享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数据目标,同时也可以为预算编制提供基础依据。

2、提供数据支持。

财务共享是企业根据财务报表等信息资料,使用相应的方法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对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通过财务共享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极大的动力,所以企业要制定相应的预算分析制度,以此来为经营分析提供支持。同时通过预算管理体系还可以为企业绩效考核提供保障。财务共享化建设为企财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可以为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带来新的契机,但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企业要正确认识到财务共享的重要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进行变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水平,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莉婷.信息化背景下企业预算管理与财务共享服务协同融合研究[J].中国市场,2023,(35):131-134.[2]晏晓攀.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探讨[J].财经界,2023,(35):114-116.

[3]蒋平.关于集团企业创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思考[J].商业2.0,2023,(3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