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培养自主能力——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多管齐下,培养自主能力——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朱建良

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口学校,215612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一门综合学习科目,在基础阶段除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外,还要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是语文课堂的重要内容,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认知水平,为了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持续性,教师应关注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能力的培养,构建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奠定良好基础,通过优化教学举措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阅读对每一个人的文化需求都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是读者与作者实现灵魂对话的重要过程,在新课改的教育指导理念下,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需要具备自主学习意识,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创设多元教学环境,有效提升阅读课堂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结合针对性指导培养学生的学科技巧,有效激活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保障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进步。

一、改变教学手段,培养阅读能力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应用新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在小学阅读课堂积极创新教学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采取合理方法展开阅读,将不同资源的信息与课文建立联系,以课文为基点拓展学生的阅读学习视野,有效激活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实现对学生阅读学习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教学《慈母情深》这一课文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独立阅读,帮助学生感受文章通俗易懂和真挚感人的情感。教师要求学生将文章结构梳理出来,同时导入一些有特点的描写内容进行评析和学习。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1]这段文字引入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特定的氛围,提成了情感的穿透力。语文教师列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表达技巧,在多样教学情境中有效激活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优化自主阅读形式,有效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二、设计拓展阅读,丰富阅读经验

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要做好长期的教学规划,任何能力的提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阅读是一项长期的学习活动,需要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教师要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设计相应的拓展阅读学习任务,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学习经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水平。在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寓言故事,这些故事揭示了一些哲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语文教师可以以此延伸阅读学习空间,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

比如,在《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的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领会寓言故事传递出的隐含寓意,亡羊补牢使学生了解到出现损失时要及时做出补救,避免有更大的损失出现。揠苗助长帮助学生了解到事物发展具有一定规律,一旦违背这种规律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2]。这些寓言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有效推动传统文化的渗透,加深学生对传统寓言故事的理解,如《掩耳盗铃》《邯郸学步》等这些寓言故事都能带给学生一定的启示,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自主阅读寓言故事,通过寓言故事有效启发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推动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教师以单篇寓言故事为基点,逐渐过渡到长篇阅读或整本书阅读中,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开展阅读活动,提高阅读素养

为了有效丰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形式,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有效推动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融合,搭建丰富的阅读课堂结构,实现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在参与语文阅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活动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主动探索科学阅读方法,提升阅读学习效率。语文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设定阅读主题,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入掌握所学内容,形成自主阅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仍以寓言故事类的阅读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后,设计实践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搜集寓言故事,准确把握寓言故事传递出的道理,在课堂开展寓言故事分享交流会,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阅读学习体验,设计综合阅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到阅读学习的趣味性,有效激活学生的阅读学习意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除此以外,在一些古诗词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开展诗歌朗诵等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构建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立体性,借助多样教学形式实现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

结束语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学习科目,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可以为学生通往文学世界打开一扇窗口,使学生汲取源源不断的文化养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化课堂设计,在阅读课堂调整教学方式,搭建多元化阅读学习空间,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设计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唐兴明.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22,(35):162-164.

[2]姚永梅,刘文霞.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微[J].基础教育论坛,2022,(34):35-36.

[3]刘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J].读写算,2022,(3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