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赵则笔

53252719990822291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提高、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出台和落地,建筑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现代建筑变得越来越“高”,同时也越来越“壮”。而在工程领域,有效的项目管理是保障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基础,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设备及技术共同为项目的运营和高质量工程项目的建成提供了保障。但通过对现阶段正在建设中的建筑工程项目的考察,可以清楚地发现,由于施工单位内部沟通不畅、管理方法落后、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保障管理成效的措施等原因,当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颇多,严重影响着现场施工的进度、工程总体质量等。因而,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建筑企业应结合具体的管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升管理水平,确保项目高质量的完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引言

建筑工程实施过程涉及多层面、多环节的工作,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建设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为建筑企业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然而,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下建筑企业的发展需求,建筑企业应对现阶段自身的建筑工程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再根据建筑行业发展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策略对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有效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也必须做出改变。如果建筑企业固守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将难以适应当下工程建设的发展需求,并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首先,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是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必要措施。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不断涌现,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管理的内容越来越繁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的工程管理需求,建筑企业必须进行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实现对工程各环节、各方面内容的精细化管理,保证管理的全面性,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进而提升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其次,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工程质量不达标、“豆腐渣”工程等现象严重损害了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给建筑企业的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有利于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建造出人民群众满意的建筑,提升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最后,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是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生态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绿色施工是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导致建筑施工给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如施工过程中产生较多难以分解的建筑垃圾、带来噪声污染等。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基于绿色施工要求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提升工程项目的生态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2.1完善管理内容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完善管理内容十分重要,其中成本管理是关键。成本管理涉及两个层面:用量和价格。为了确保质量和效益,建筑企业需要科学合理地控制成本。首先,要不断提高对材料使用量的控制。每个建筑环节和工艺都有相应的参考依据来控制材料的使用量,在施工活动中严格按照这些依据进行操作,可以有效防止浪费施工材料。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材料领取管理机制,并限定领取数量。在领取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完成此项工作,以减少材料的过度浪费。同时,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采购管理机制。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加快,市场上建筑材料的种类也更加多样化。因此,采购人员应严格按照工程需求进行材料采购,以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其次,要加强对材料价格的控制。确保质量是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采购人员需要对材料价格进行比较,并充分考虑供货商与施工现场之间的距离。不仅需要制定完善的采购机制,还要合理控制材料价格,实现专款专用,从而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目标。

2.2做好人才储备,构建专业性更强的管理队伍

首先,要提升管理人才的录用标准,选聘更多具有实际工作经验或与工程管理相关教育背景的高校毕业生。其次,要开展不同主题及内容的培训活动来提升现有管理队伍的综合素养,引导其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了解建筑工程中一切能够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项目总质量的管理因素,以确保其能够在工作中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助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2.3创新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合理利用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施工技术管理往往涉及多个环节,为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建筑企业应重视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工作,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当前,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对施工技术管理创新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建筑企业应将信息技术与施工技术管理有机结合,提升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进而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例如,建筑企业应重视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以实现对各个施工环节技术应用情况的高效管理,提高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此外,建筑企业应重视技术交底,要在施工前针对全体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

2.4强化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基于信息文明时代,建筑企业应明确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工作的结合所展现出的诸多优势,在转型和升级过程中强化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如与专业的科技公司合作,基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诸多管理要点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的工程管理系统;培养更多能够操作该系统的管理人才,采用诸如此类的办法完成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工程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建成。

2.5革新管理理念

在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先更新管理观念。建筑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考虑行业的发展前景,并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他们需要关注提高企业的市场声誉,并准确把握第一手市场信息。同时,他们还需要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弥补现有管理模式的不足。除了提高重视程度外,还需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为此,建立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管理部门至关重要。制定的管理制度必须具备科学性和时效性。在制定管理体系时,企业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应综合考虑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经济实力、发展目标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通过优化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建筑市场的诸多变化,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首先要明确工程管理工作与施工安全、工程建设进度、项目总质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工程管理内容的变化,树立新的管理理念,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在工作中献计献策完善管理制度,构建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卢才君.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运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2(9):1-4.

[2]王锦英.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A,2023(6):98-101.

[3]苑海雁,张勇奇,肖伟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电脑乐园,2022(4):82-84.

[4]李国星.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地产,2021(8):35-36.

[5]黄伟中.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路径探索[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1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