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框架的构成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浅谈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框架的构成特点

熊步山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各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高中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素养框架的构建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框架的构成特点出发,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特点

引言

在21世纪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高中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核心素养框架的构建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该框架不仅涵盖了化学知识、技能,更强调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深入分析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框架的构成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为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这一框架也是连接学生化学学习与未来发展、社会需求的重要桥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因此,探讨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框架的构成特点,对于推动化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化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框架的概述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框架,则是在化学学科基础上,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提炼出的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能力。

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框架的构成特点

(一)科学性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框架的构建首先体现了科学性的特点。这一框架以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设计了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能力要求。同时,框架还注重科学方法的传授,通过实验、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系统性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框架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框架从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出发,逐步扩展到应用领域,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框架还注重学生能力的层次性培养,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到高级思维的形成,形成了系统的能力培养体系。

(三)实践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践性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框架的重要特点。框架强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等方式,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发现和应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框架还注重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发展性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框架的构建不仅关注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还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框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技术发展。同时,框架还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评价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框架的实施建议

(一)加强实验教学,深化学生实践体验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核心,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验证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操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验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技术。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通过亲身参与实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和应用价值,提升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实验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除了课堂内的实验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实验活动,如化学兴趣小组、化学竞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二)开展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探究能力。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开展有效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还应提供必要的探究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思维发展,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和应用价值,提升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探究式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整合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

课程资源是实施化学教学的重要基础。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除了教材资源外,教师还可以引入科技文献、实验器材、社会资源等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

科技文献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成果,通过阅读科技文献,学生可以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拓宽知识面和视野。实验器材是实验教学的重要保障,通过引入先进的实验器材,教师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社会资源是化学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利用社会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企业参观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课程资源的更新和发展趋势,及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应用案例引入课堂。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热点话题,引入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术,使教学更具时代性和前瞻性。通过整合课程资源,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完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完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结合。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它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通过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它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等方面。通过表现性评价,教师可以检验教学效果和质量,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方式参与评价过程,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感。通过完善评价体系,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四、结论与展望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框架的构建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框架的构成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其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重要特征。为了更好地实施核心素养框架下的化学教学,我们提出了加强实验教学、开展探究式学习、整合课程资源和完善评价体系等建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框架将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看到更多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被应用于化学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优化高中化学核心素养[J]. 张何.信息记录材料,2019

[2] 核心素养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 胡汉文.科技风,2019

[3] 浅谈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J]. 薄婷婷.教育现代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