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终端缺陷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1

配电自动化终端缺陷分析

李恒宇, 刘文举,王丽娜,薛晴予,何鹏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476000

要:在配电物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原有的配电运维工作方式难以应对配电终端的大规模接入所带来的压力。运维人员数量有限,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配电终端建设规模广,数量多,造成配电终端缺陷的因素多种多样,导致运维工作困难复杂。本论文分析了配电终端缺陷产生的影响因素与配电终端的缺陷特征。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终端;缺陷分析

1.引言

随着配电自动化终端覆盖率不断提高,终端掉线消缺工作逐渐成为配自运维的工作重点。配自终端掉线原因众多,存在参数配置错误、通信信号弱、电源模块故障、无线模块故障、PT接线错误、控制器内部板件损坏、手机卡停机、设备与主站通道未连接等多种原因。为保证配电终端大规模接入后配电网稳定运行,现亟需从配网运行产生的大量终端缺陷数据之中挖掘出所需的规律,有效分析缺陷背后的原因,为缺陷诊断、消缺提供思路,并提高配电终端运维工作的效率与能力。

2.配电终端缺陷影响因素体系

配电终端失效、缺陷由多元因素引起。通过采集供电公司终端缺陷数据,对引发终端缺陷的关键因素归纳总结分析,建立了配电终端多维度影响因素体系,见图1。

图1 终端缺陷多维度影响因素体系

多维度影响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中的人为操作不当多为遥控开关和操作空开未合,一次设备影响多为开关机构卡涩及电操机构故障。内部因素是指引起缺陷的设备源发性因素,其中的硬件运行状态为关键硬件(如电源、CPU、三遥插件)运行状态,蓄电池状态、二次回路(如三遥功能采样回路)状态。

3.配电终端缺陷特征分析

配电终端的缺陷种类繁多,按照缺陷现象可分为遥信缺陷(遥信频繁变位等)、遥控失败(遥控分合失败)、遥测缺陷(遥测不刷新、遥测量异常等)、终端离线、频繁投退及其他缺陷,见图2。其中前3项可归为终端“三遥”功能性缺陷,其余项为设备缺陷。

图2 终端缺陷分类

4.总结

配电终端作为配电网智能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自动化设备,承担着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与状态监控等作用,对于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意义重大。本文针对配电自动化终端缺陷的影响因素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为后期研究配电自动化终端缺陷检测装置奠定坚实的基础。

5.参考文献

[1] 徐迅,梅军,钱超,等.基于IEC 60870-5-104规约扩展的配电终端自描述功能实现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7):128-133.

[2] 刘小春,伍惠铖,李映雪,等.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的双层优化模型[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0,48(24):136-144.

[3] 蔡景素,杨春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评价方法研究[J].广西电力,2018,

41(3):6-9.

[4] 颜炯,徐敬友,胡志豪,等.配电终端性能动态测试及影响因素评估方法[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20,35(5):17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