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预防肿瘤介入术后深静脉血栓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护理干预对预防肿瘤介入术后深静脉血栓症的影响

荣倩

安徽省胸科医院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 分析肿瘤介入预防深静脉血栓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了2022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患者42例,分为2组(实验组21例患者和对照组21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研究的对象。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为1例4.76%,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的情况5例23.8%(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者实施预防深静脉血栓症的临床护理可有改善临床症状,减少静脉血栓的出现几率,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

【关键词】:肿瘤介入;深静脉血栓症;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下肢静脉血栓会引发不同情况的慢性深静脉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致残,危及生命。而肿瘤患者在手术后、化疗等治疗过程中,容易引发深静脉血栓症,静脉血流瘀滞状态,由于长期卧床的压迫引起血流黏滞度改变,是静脉的血流瘀滞,形成血栓。因此,要及时对患者实施肿瘤介入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症的护理。此文选取了2022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患者42例,分为2组(实验组21例患者和对照组21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研究的对象。分析了肿瘤介入预防深静脉血栓症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了2022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患者42例,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4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12±3.07)岁。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患者21例,对照组患者21例,2组均为肿瘤手术患者,2组患者之间的病情、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均在患者及家属知情下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于此组患者在介入手术后,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状态,观察穿刺处伤口敷料、穿刺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及末梢血液循环的情况,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适当的活动患肢,不可长时间躺着或坐着,影响血液循环。

1.2.2实验组 对于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深静脉血栓症的临床护理措施对:(1)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患者接受治疗时,护理人员应该把相关的疾病知识、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的目的告诉给患者。还需要讲解有关深静脉血栓症的临床症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预防,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及时做好放射防护的宣教等;(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以及心里情况,因为肿瘤患者在得病后,心理对疾病产生恐惧,对手术产生恐慌。容易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影响治疗的效果。护理人员要进行相应的解释,对患者进行安慰,激励患者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要严格遵守医疗制度,避免发生意外的情况;(3)体位护理在患者术后取平卧的体位,用沙袋压迫穿刺的部位4h,穿刺侧肢平伸制动为4~8h,逐步进行翻身活动,但是不可过渡的用力,协助患者做有利于肌肉关节活动的动作,告知患者3天之

内不可剧烈的运动,在恢复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下床适当的活动;(4)穿刺点的观察和护理护理人员要严密注意患者的穿刺点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要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出现感染。如患者穿刺部位有血肿出现,要观察肢体功能外,还要观察局部包块有无脉搏动,避免发生假性动脉瘤。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患者对此次护理满意度的情况以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主要对护理人员的效果、态度以及技术等内容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这次的研究数据运用了SPSS17.0的数据软件来实施分析处理,组间计数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2组患者的对比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此次护理干预后显示,实验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为1例4.76%,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的情况5例23.81%(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会引发不同情况的慢性深静脉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致残,危及生命。而肿瘤患者在手术后、化疗等治疗过程中,容易引发深静脉血栓症,静脉血流瘀滞状态,由于长期卧床的压迫引起血流黏滞度改变,是静脉的血流瘀滞,形成血栓。按照有关的临床研究能够知道,使用肿瘤介入术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能够有效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出现,使患者能够尽早的康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由于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导致的血栓形成,主要位于深部静脉。其主要的病因是因为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以及血液的高凝状态。其临床表现为全身体温升高,下肢疼痛、肢体肿胀等症状。极易引起肺栓塞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相对肿瘤患者来说,其血液的粘稠度要高于普通人,容易发生血液循环不畅,或者凝血功能较差等现象。特别是在介入手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为降低患者的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优质细心的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住院之后,及时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在患者介入术后,要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按摩,促使血液加快循环,有利于患者尽早地恢复。讲解有关术后的注意事项,避免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此次研究,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低(P<0.05),而且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更高(P<0.05)。对肿瘤患者介入术后采用深静脉血栓症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几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袁磊,秦金保,张辉,李鹏飞,鲍乐.经膝下途径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24):4690-4694.

[2]张培花,范金环,陈曦,马宁,贾汝福.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8,30(12):73-75.

[3]陈丽娟,徐波.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云南医药,2018,39(06):567-568.

[4]程建昕,张蕊,郝春华,邱小妙,石冰卓,孙双勇.尿激酶、阿替普酶与瑞替普酶对家兔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中国药物评价,2018,35(06):435-440.

[5]杨林,董文伟,胡建利,吴强艳,陈冲.多团队协作护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6):142-145.

[6]高振巢,王明鑫,陈秋,周威力,孟德强.下肢骨折术后Fib、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及其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测价值[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8,21(12):1346-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