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患者中实施的价值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个体化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患者中实施的价值评价

牛孝玉,叶江娥,许翠翠

安徽省胸科医院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服务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促进个体化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的6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简单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肺结核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服务,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护理后,两组肺结核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肺结核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服务能减轻肺结核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服务;肺结核;生活质量;心理功能;躯体功能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临床常见肺部传染性疾病,是全世界传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肺结核的发病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很多患者可再次复发,伴随有空洞壁纤维化,且病灶周围血运较差。西医治疗肺结核已形成了标准化的给药模式,包括利福平、链霉素、异烟肼等,但在临床用药的不合理使用、不能按时服药、出院后服药依从性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患者的预后较差,对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也产生进一步的影响。肺结核患者常有乏力、低热、咯血和盗汗等症状,其中,咯血是肺结核患者极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是合并空洞的肺结核患者容易长期出现咯血或者反复发作。据临床发现,肺结核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这对肺结核的康复与治疗均非常不利。综合以上研究对肺结核患者在临床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本研究选取64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个体化护理服务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的6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肺结核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20~75岁;口服抗肺结核药物≥3个月;初治患者;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内容及目的知情同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患者;哺乳期女性及孕妇;肺外结核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合并有精神疾病者;合并肿瘤患者。根据1:1简单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35~72岁,平均(42.39±7.34)岁;病程20~115个月,平均(57.34±12.39)个月;平均体质指数(22.18±1.68)kg/m2;平均空洞数量(2.66±0.32)个;平均病灶数量(4.16±0.67)个。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35~72岁,平均(43.17±6.25)岁;病程20~115个月,平均(58.34±13.17)个月;平均体质指数(22.98±1.57)kg/m2;平均空洞数量2.65±0.29个;平均病灶数量(4.22±0.32)个。两组患者的上述基线资料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肺结核护理:密切观察肺结核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急救器械和药品的准备等,安慰患者,及时与患者交流,指导其注意休息,教会患者正确的服药方法,并给予合理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服务,具体为:1)心理护理,以诚挚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与肺结核患者交流,针对患者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不同的个性特征,判断其出现的心理问题,鼓励其表达内心的想法。安慰、关心、同情和鼓励肺结核患者,向其讲解负性心理对肺结核的康复与治疗非常不利,而且也不利于生活质量。告知患者现在的护理和治疗方案,及时告诉肺结核患者一些化验、检查和病情方面的正性结果,使其知道自身的病情正向好的方面发展。2)重视社会支持,充分有效的社会支持对肺结核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因而,护理人员要详细掌握每一位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鼓励肺结核患者的亲戚朋友多进行情感方面的支持,使其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对肺结核患者的需求和心理状态进行及时的了解与掌握,评估后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家属可适当的留陪患者,通过家属陪伴患者,使其感到温暖和关爱,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3)舒适护理,为肺结核患者营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休息及治疗环境,使其可以放松地进行休息。指导肺结核患者欣赏聆听节奏舒缓和旋律优美的音乐,保持舒适的心情。4)睡眠护理,对出现失眠症状的肺结核患者,耐心地帮助其找出引起失眠的原因,保持病室环境舒适、安静等,以促有助于睡眠。5)饮食指导,在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药物原因出现胃肠功能不适等,嘱患者应当多进食高热量、高营养、高维生素食物,多食用新鲜瓜果蔬菜,严禁烟酒,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的食用,保证食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6)健康宣教,为肺结核患者讲解有关疾病治疗、疾病转归、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实现更深层次的护患沟通,增强其依从性。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1)在护理前后评定与记录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变化情况,焦虑评分中间值为50分,分数越高,焦虑症状越严重。2)在护理前后对所有患者采用GQOL-74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

功能等4个维度,各维度评分与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性。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0软件,计量数据用(x±s)表示,计数数据用’表示,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焦虑评分对比 护理后两组肺结核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肺结核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肺结核为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尤其是患者病灶内空洞壁中含有大量的结核分枝杆菌,可形成对抗药物的天然屏障,导致在临床上的治疗比较困难。同时很多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伴随有自身免疫功能受损,导致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效果不佳,甚至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受损,被迫暂停使用抗结核药物的情况。并且部分患者由于出现担心由于药物副反应、疗程长等原因,导致服药依从性不强,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个体化护理服务通过评估肺结核患者的身体情况、社会情况以及心理情况,对于不同的患者个体,通过社会支持系统,给予充分的社会支持以及亲情关爱,以满足肺结核患者其心身需要。本研究显示护理后两组肺结核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肺结核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个体化护理服务能减轻肺结核患者的焦虑情绪。肺结核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传染性疾病,当病变对机体的血管造成侵蚀时,会引起咯血的发生。肺结核病是因为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肺部疾病,具有比较高的传染性,对肺结核积极地进行防治,可以控制病情以及提高预后。肺结核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药物及手术,手术治疗容易复发,药物治疗需要长期用药,对其生理及心理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容易出现自发性气胸、咯血、继发感染和支气管扩张等多种并发症,必须进行合适的护理干预以辅助治疗。肺结核患者容易对自身的出血现象出现恐惧不安的情绪,甚至有溺死感,因而有严重的心理压力,部分患者认为肺结核属于不治之症,会发生恐慌、绝望和悲观等心理。另一方面,因为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周期长,患者患病后常常会感到自卑、孤独和被遗弃感,有沉重的思想负担,会加重负性情绪。若这些负性情绪未得到有效的消除或缓解,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痛苦。

本研究采取心理护理、重视社会支持、舒适护理、睡眠护理、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等个体化护理服务,结果发现护理后,两组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个体化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由于人力资源太少,调查人数相对过少,观察时间点比较短,也没有进行动态分析,将在后续研究中探讨。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服务能减轻肺结核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春晓,王永亮,崔俊伟,等.左氧氟沙星与卷曲霉素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09):1936-1938.

[2]张诺,普春燕.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研究[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29(06):414-417.

[3]黄波,梁冰,何丽燕,等.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8):136-137.

[4]石小静.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05(20):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