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治疗心悸经验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归脾汤治疗心悸经验总结

尚宜志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心病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心悸是一种中医病症名,是指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者心慌感,临床常见于心律失常、焦虑症、房室传导阻滞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中医在治疗心悸时会通过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进行针对性治疗,其中归脾汤是治疗心悸的常用中医方剂,具有益气补气,健脾养心的功效,在治疗心悸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为归脾汤治疗心悸经验总结,文章共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对心悸病因病机进行概述,第二层旨在介绍归脾汤方剂,第三层通过病例举隅总结治疗经验。期望通过本文能为临床治疗心悸提供参考性建议,更好的运用归脾汤进行治疗。

【关键词】归脾汤;心悸;中药

心悸是中医中的一种疾病名称,也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患者会明显感觉到心中悸动,心脏跳动杂乱,内心惶恐不安,甚至不能自主。在临床中常常会因为患者劳累、惊恐等发作,呈间歇性发作,对于症状较轻的称为心悸。病情严重者为怔忡,临床表现为终日悸动不安,在劳累后心悸更加明显,患者身心消瘦,呈持续性发作。在西医临床中一般会诊断为心律不齐或心动过速等,在服用西药后,可能会导致新的心律不齐等问题,并且长期服用可能会存在较高的不良风险,对患者的依从性要求非常高[1]。因此临床学者们认为运用中医治疗心悸效果更佳,使用中医方剂能减少治疗过程中带来的药物副作用,给予患者更好疗效[2]。归脾汤是历经世代中医学家总结出的中药方剂,不仅具有益气补气、健脾养心等功效,还具有滋阴、养血等功效,对于治疗因气血不足而导致的心悸有奇效。因此在中医治疗心悸临床中使用归脾汤的频率较高,治疗效果良好。基于此,本文对归脾汤治疗心悸经验进行总结,现研究如下。

一、心悸病因病机

中医在几千年的治疗中早已对心悸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最早心悸一词出自汉代医学宝典《伤寒论》中,张仲景认为心悸的病因有受惊、汗后受邪、虚损以及水饮等。心悸患者的脉象可分为促脉、代脉、结脉,张仲景认为要根据患者的病因给予相应的基础治疗。在《黄帝内经》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心悸病症名称,但是对于心悸的病因病机已有所认知,他们认为导致心悸的原因为心脉不通、宗气泄漏、惊恐惊惧等诸端。在此后中医学家们一直不断地努力完善对心悸病症的认知,并不断为其诊断内容进行补充[3]。在《四明心法》中对于心悸怔忡的解释为气血不足、心失所养所导致病症。而在《血证论》怔忡篇章中记载导致心悸的病因是由于患者心中有痰,痰入心中后会阻碍心气循环,从而出现心跳不安等症状。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历代中医学家的共同努力,对于心悸病因病机的认知趋于完善,到目前中医临床对于心悸已有较为透彻的了解。综合历代心悸病因病机总结,现代中医认为心悸是由于患者身体亏虚或亏弱、劳累过度、饮食劳倦和七情内伤等原因导致的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和阴阳亏虚,或者是因为患者体内的痰、水饮、内火和血液凝滞等原因阻滞心脉,导致心神受扰。中医认为现在社会心悸发病率高的原因是因为,当前社会人们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之生活压力、不节律的生活饮食习惯,进而导致人群多处于内虚外扰、心血不足等状态,难以安养心神引起心悸,从而导致心悸发病率较高。

二、归脾汤

中药方剂历史追溯

当前在中医药名著和古籍中最早有归脾汤记载是《严氏济生方》,该中药方剂名著中收录了许多宋朝治疗方剂和严用和自创方剂,归脾汤便在其中。此时的归脾汤有8味中药组成是木香、白术、酸枣仁、人参、炙甘草、黄芪、龙眼肉和茯苓,在煎服时加入大枣与生姜一同用水煎服。该方剂中的所有药物药理温和,诸药联合服用具有补气安神、养心益气等功效,对于治疗思虑过度、七情内伤而导致的心悸之症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该方剂一直备受中医学者的推崇,沿用时间久远[4]。后明朝医学家在此方剂的基础上加入当归和远志两味中药,使得该方剂养血安神的效果更佳,治疗心悸的种类也扩大。这是因为其中的人参、黄芪、白术与甘草等都具有补脾的功效,药性温良,能够调理气息,达到补气安神的效果。将其用于治疗因血气不足、脾胃虚弱而引起的心悸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当归和木香都具有着养护脾脏的作用,能达到理气、补血的功效。对于体虚者要补其母,龙眼肉、酸枣仁和远志具有养心补其母的作用,能滋养心血。诸味中药联合使用通过主药味攻,辅药养护的治疗方式,从患者的身体内部调理血和气,疏通阻滞。现代中医学认为心脏主血脉和阳气,血液运行至周身需要依赖心气推动,继而达到营养脏腑和四肢百骸的目的。而内脏中的脾主身体运化功能,是气血生化的根本,通过化生气血达到滋养脏腑,维持各脏腑功能运作的目的。若人体出现气血不足,必定脾气血亏气虚,进而出现心失所养,引发心悸。由于归脾汤的治疗效果优良,无副作用,因此广为流传。到如今中医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症状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药剂组成结构,与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治疗方剂加减应用

1 临症药物加减

中医认为心悸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也可以分为不同分症类型,如通过辨证论治得出患者是由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心悸、腹胀,则要在健脾汤中增加鸡内金、陈皮、山楂增加方剂健脾助运、消食行气、健胃消食的功效,在治疗患者心悸的同时,强化心脾功能。高更力[5]等学者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患者,疗效良好适合在临床应用。如患者属心阳不正出现气短、乏力、倦怠等症状,可加重方剂中人参、黄芪、白术等剂量,加之少许肉桂辅佐,起到调理气息、补气安神、温中散寒的效果。若患者是因痰火扰心致至失眠多梦,在方剂中增加夜交藤、合欢皮、莲子心和五味子等药材,发挥其养心安神、解郁安神、清心安神与补肾宁心的效果,改善患者失眠多梦等症状,加快治疗进程。

2 联合针灸

针灸与中药方剂一样,属于中医治疗方法之一,针灸通过刺激患者体表穴位达到舒筋活络、调和阴阳的作用,将其应用于心悸患者治疗中能够疏通心脉阻滞,促使气血运行正常[6]。单独使用效果并不明显,中医临床常将其与归脾汤联合使用。王克敏[7]等学者将针灸与归脾汤一起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患者,研究结果发现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这是因为针灸加快了经脉疏通的速度,提高脾胃运化能力,让汤剂的治疗效果更佳,从而提高治疗效率。临床心悸针灸治疗选穴一般为脾俞穴、心俞穴、内关穴、公孙穴、神门穴、三里足穴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能具有调理脾气、通络安神、宁心理气、健脾和胃等功效,能有效改善心悸等症状,起到改善脾失健运、阴阳亏虚,舒展心脉等作用。

3 与西药联合应用

随着医学进步临床中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应用中药与西药,通过温和的中药方剂缓解西药给患者带来的冲击。金鑫[8]等学者使用美托洛尔和归脾汤治疗心悸患者,研究结果发现能明显改善患者心悸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并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美托洛尔的作用是降低患者心率和心排量,在临床中常用于心律不齐和降血压,但在应用过程中会刺激患者的肠胃功能,导致心率失常,再联合归脾汤后。归脾汤中的中药药性温和,具有健胃益脾的功效,能缓解美托洛尔对患者肠胃的刺激,降低不良反应出现频率,并且该治疗方法见效快,减少心悸复发率。

三、经典案例

患者周某,女性,53岁,近日来一直感觉胸闷、心慌,症状持续时间为三个月,最近一周症状加重,发作次数明显增多,无明显诱因导致患者出现不适。心电图显示该患者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未采取治疗措施。患者平日情绪平淡、思维迟缓、健忘眩晕、少言少语、胃口不佳,在活动后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夜间睡眠差,舌胖色淡,脉象细弱。诊断为心脾两虚性心悸,治疗原则为养心益脾、定悸安神,中药方剂使用归脾汤加味,方剂组成内容为木香9克、白术18克、酸枣仁18克、人参9克、灸甘草6克、黄芪30克、龙眼肉18克、茯苓18克、当归与远志3克、夜交藤20克、合欢花10克、生姜5片、大枣一枚,用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患者服用一周后阵发性动过速症状基本缓解,心悸发作次数减少,睡眠多梦等临床症状好转明显。原方继续服用6剂,但患者心悸临床症状均出现好转后,再加减原方服用1个月,一个月后患者复诊心悸临床疾病症状均已消失,未曾复发。

四、结语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心悸患者明显增多,相比于西药治疗中药方剂更符合中国人体质,归脾汤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几百年前,是我国古代医学家们根据自己的治疗经验延续至今的古法方剂,将其应用于心悸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归脾汤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加减,治疗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君君,史继鑫,孙天福.孙天福教授运用归脾汤治疗心悸经验[J].中西医结合研究,2021,13(2):137-139.

[2]马晓妍,张鹍,崔立平,等.生脉散联合归脾汤治疗老年心悸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143-144.

[3]吴志豪,姜一陵,郑秦,等.归脾汤对心脾两虚型缺铁性贫血患者携氧能力的影响[J].河北中医,2023,45(4):557-562.

[4]李艳荣,吕辰子,樊慧杰,等.归脾汤及其加减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3(1):65-67,72.

[5]高更力.心脾两虚型郁病患者应用归脾汤加减联合EFT疗法对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152-154.

[6]李洪禹,李鹏飞,高楠,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刘爱东教授治疗心悸病用药经验[J].吉林中医药,2021,41(8):1098-1101.

[7]王克敏.针灸治疗联合归脾汤对心脾两虚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3):161.

[8]金鑫,王莹,曹舒,等.归脾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心悸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84-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