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线互通式交叉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公路路线互通式交叉设计研究

韩新宇

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公路路线互通式交叉设计是在高速公路、快速路等大型道路交叉口处采用互通式设计,以实现不同道路之间的快速、安全、流畅的交通连接。公路路线互通式交叉设计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合理设计和建设互通式交叉口对于城市交通发展至关重要,能够有效促进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路线互通式交叉设计。

关键词:公路;互通式立交;交叉设计

引言

在当前建设交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建不完全互通将会对交通枢纽功能的完整性和发挥的作用产生不利影响。公路路线设计时需要重视互通式交叉设计,其设计质量对整个公路系统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深入研究公路路线互通式交叉设计的重要性,对于提高我国公路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互通式立交的意义

互通式立交是一种利用跨线构造物和匝道来分离和连接相交道路的交叉方式,可以满足车辆转换需求,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提高驾驶安全系数。互通式立交根据交叉道路的等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般互通式立交和枢纽互通式立交。其中,一般互通式立交适用于干线公路与地方公路的交叉,可实现干线公路与地方公路的有效衔接,减少干扰和冲突。而枢纽互通式立交适用于干线公路之间的交叉,可实现干线公路之间的交通流转换,提高转弯效率和顺畅度[1]

随着国内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互通立交的设计技术也日趋成熟。在进行立交方案设计时,必须对立交位置的选择、立交形式的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对互通立交的功能性、安全性、环保性和舒适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还关系到出行者的出行体验和安全。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条件,对各个方案的功能性和运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仔细分析比较,然后再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2公路路线互通式交叉设计

2.1设计原则

第一,突出功能为主:拟建互通主要为实现杭甬高速以北区域的交通转换,方案布设以满足功能为首要前提条件。第二,满足远期交通量增长需求:互通远期交通流较大,改扩建方案应做到改造与利用并举,消除隐患,提升路网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第三,合理选择互通改建方案,减少对现有道路交通的影响。第四,尽量利用原有工程,降低造价,节约土地,减少拆迁。

2.2互通立交选型

第一,枢纽互通的选取方面,全苜蓿式互通虽然看起来主线桥不多,但是因为各环形匝道之间的分流距离短,并且相互交错,所以为了降低转向交通量对主线行驶的影响,全苜蓿式互通具有通行能力差、造价高、占地面积大的缺陷,通常都是慎重使用,如果要使用,则通常会基于交通量的估算,把左侧转向交通量较大的一对环形匝道改造成半定向匝道,以减少交通量,从而降低工程规模,提高通行能力。第二,在道路拐弯处,车流较少的一级公路上,尽可能不设置枢纽互通,可选择两个喇叭互通,或两个喇叭+T型互通,以节省建设成本和土地。第三,在城市互通性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在互通性较小的区域内,通过适当降低线型指标要求,延长出、入距离,甚至可以采取局部互通的方式,以保证主干道的通畅[2]

2.3出入口设计

公路工程建设须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为准绳,同时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及《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D21—2014)等关联规范中对互通设置的间距、主线指标、出入口形式与标准及车道连续与平衡等的相关规定。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公路立体交叉是以建立空间立体交叉形态,为交叉公路的直行交通提供连续流的运行条件,而设置匝道则是为了满足交叉公路进行交通转换的需求。对于早期建设的未预留远期建设条件的枢纽,或预留建设条件已不满足当前建设工程需要的枢纽,是否需要更改互通整体样式、调整出入口形式,是需要经过同深度的比选、综合工程规模及经济社会影响来确定的。加速车道、减速车道、辅助车道的长度应尽可能满足规范的一般值以上,避免因枢纽扩建后带来的驾驶行为的差异性以及变速段长度不足增加事故率。

2.4匝道设计

互通立交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道路匝道间的设计,在确定匝道设计速度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的行车速度,要根据实际情况,使得互通立交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社会效益。在设计主线匝道时,应适当留出行车间隔,使车辆从高速转低速时,确保车辆顺畅通过在设计具有渐变要求的曲线时,应该逐步缩小曲线的半径范围,并根据实际的实施速度来对曲线的半径进行控制,尽量防止小半径曲线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充分利用好高速公路的周边环境,既可以节省施工成本,又可以增强互通立交的美感,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提高视觉感受[3]

2.5安全设施设计

第一,交通标志:交通标志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道路信息传递方式,用于传达有关道路、地点、距离、服务设施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有助于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协助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降低事故风险。在互通式立交出入口与隧道洞口小净距路段设置适当的标志,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警觉性,使其更容易察觉到潜在的危险和特殊情况。特别是反光与发光类型的标志,可以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提高道路的可见性,降低事故发生率。根据交通主流线确认标志信息,根据交通组织确认改造范围,对现状标志进行调研,根据现场调研情况,现有交通标志经过多年的使用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路基拓宽以后门架标志不能满足路基宽度的要求,范围内将重新设置互通出口预告标志,范围外路网上的标志调整将尽可能进行换版处置,在版面制作好后,直接上路安装替换,施工期间保障道路有标志牌指引。第二,交通标线:主要根据道路断面要求进行设置,主线在分流点采用导流线渠化,交叉口根据流量进行渠化,合理分布车道数及车道向位,保障道路快速高效的通行。第三,隔离防护设施:诱导设施主要根据道路线型、车流量等情况进行警告或提醒,注意合流路段及弯道,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隔离设施主要为保障绕城高速公路防止人及动物进入公路范围内,造成交通事故,在道路红线范围内合理布置隔离栅。

2.6互通设计安全性评价

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主要划分为人因工程理论、交通冲突理论、运行速度协调理论三大理论。本方案从一致性、通行能力、运行速度、线形设计、路基路面、交通工程这六个方面,对改扩建互通安全性进行评价。互通出入口一致性较好,主线上没有连续分流点,同时设置两座收费站,对南北不同出行需求的交通量进行分流,进一步减少匝道车辆交织运行,提升通行能力。经检验,可确定各匝道服务水平基本处于一、二级状态,满足交通流转换需要[4]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交通需求的不断扩大,绕城公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公路增设互通立交交通安全保障设计事关交通安全,更好地把增设互通功能展现出来的一项内容,应严格遵循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相关规定,满足交通安全相关规范及标准要求,完善互通节点改造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古鑫鹏.复杂条件下变异型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研究[J].公路,2022(2):89-92

[2]高荣,李娜.山区地形变异型互通式立交设计思路探讨[J].交通科技,2017(2):133-135.

[3]王会清.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J].交通世界,2018,(17):18-19.

[4]高子翔.重交通流条件下高速公路互通改造交通组织方案研究[J].中外公路,2021,41(06):29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