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非遗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路径——以苍溪岳东挂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本土非遗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路径

——以苍溪岳东挂面为例

四川省苍溪县三清小学校李 英 628400

摘要:随着社会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本土非遗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作为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将本土非遗融入课程建设中,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还能在幼儿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本文以四川省苍溪县岳东镇的挂面制作为例,探讨了将本土非遗项目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具体路径,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活动开展等方面,旨在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本土非遗;幼儿园课程;挂面制作;文化传承;教育路径

引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多元性和本土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土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智慧。幼儿园作为儿童接受教育的起点,将本土非遗融入课程建设中,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知,还能在幼儿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一、本土非遗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内在联系

本土非遗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世代相传、具有独特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包含了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生产生活知识等多个方面,是地方文化的重要体现。幼儿园课程建设则旨在为幼儿提供全面、均衡、优质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将本土非遗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中,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还能在幼儿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培养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以苍溪岳东挂面为例的本土非遗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围绕苍溪岳东挂面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通过故事讲解、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全面了解挂面的制作过程和文化背景。同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符合幼儿兴趣和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和活动。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情景模拟、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挂面制作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情景模拟,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挂面制作的乐趣;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挂面,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活动开展。在活动开展上,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岳东挂面制作现场,让幼儿亲身感受挂面制作的技艺和流程;邀请挂面制作技艺传承人走进幼儿园,与幼儿互动交流,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挂面文化的内涵;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挂面制作亲子活动,增进家长和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将本土非遗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是一项富有意义的教育实践,旨在让幼儿在接触和体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养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然而,在实施这一路径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确保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教育内容的选择与适宜性。在选择本土非遗内容时,应确保其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相适应。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文化元素可能超出幼儿的接受范围,导致教育效果不佳。因此,教育者需要仔细筛选和改编教育内容,使其既具有代表性,又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

教育方法的创新与灵活性。在将本土非遗融入幼儿园课程时,教育者需要采用创新且灵活的教育方法,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可能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游戏化、情境化、实践化的教学方式则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教育者还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在强调文化传承的同时,我们也应注重创新。传统非遗文化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复制过去。相反,我们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我们可以鼓励幼儿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现代元素的作品,这样既能传承文化,又能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本土非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者需要与相关部门和社区合作,共同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同时,还需要关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避免过度开发导致资源的枯竭。此外,教育者还需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每一项资源都能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

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全面性。在将本土非遗融入幼儿园课程后,我们需要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来评估教育效果。这包括对幼儿学习成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课程本身的评价。评价时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既要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也要关注最终的学习成果。同时,评价还需要具有全面性,涵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资源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文化敏感性与尊重多样性。在引入本土非遗内容时,教育者需要保持文化敏感性,尊重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多样性。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误解或冒犯的语言和图像,确保教育内容既具有代表性,又尊重不同群体的文化和信仰。同时,教育者还需要关注幼儿的文化背景和家庭环境,确保教育活动能够包容和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和需求。

安全与健康的保障。在组织幼儿参与本土非遗相关活动时,教育者需要确保幼儿的安全与健康。这包括提供安全的活动环境、使用安全的材料和工具、制定合理的活动流程等。同时,教育者还需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确保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将本土非遗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教育者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通过组织定期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教授本土非遗相关内容。

综上所述,将本土非遗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是一项富有意义且富有挑战性的教育实践。在实施这一路径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上问题,确保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寻找更加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经过前面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本土非遗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是一项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教育任务。它不仅要求教育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文化意识,还需要他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确保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回顾本文,我们详细探讨了本土非遗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时需要注意的多个问题,包括教育内容的选择与适宜性、教育方法的创新与灵活性、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衡、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全面性、文化敏感性与尊重多样性、安全与健康的保障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等方面。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功与否,更关系到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还要关注幼儿的实际需求和认知特点,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魅力。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育活动。展望未来,本土非遗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我们期待更多的教育者能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探索和实践更加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同时,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蓬勃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最后,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推动本土非遗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深入发展,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创造力的新一代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心怀热爱和敬畏之情,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黎明. (2022).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在当代学前教育中的融合与实践. [J]. 教育研究, (4), 67-73.

【2】张莉. (2023).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创新应用. [J]. 学前教育研究, (2), 98-103.

【3】赵娟. (2021). 幼儿园非遗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J]. 中国教育报, (11),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