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问题研究

胡凡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沥青混凝土(AC)路面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道路的长期性能和可靠性。通过对AC路面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揭示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为提高AC路面的整体质量水平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问题;施工质量控制

1 引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性能、耐久性和行车安全。在我国,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道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裂缝、车辙、推移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道路的美观,更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有必要对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质量问题,并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随后,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道路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质量保障。

2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质量问题

2.1 龟裂问题

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龟裂问题是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包括富裂、横裂、纵裂等多种形式。这些裂缝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沥青的老化、温度变化、路面结构设计不当、施工质量不达标或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原因。裂缝的存在不仅降低了路面的平整度,还会导致水分侵入,加速路面的老化和破损,从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2.2 坑洼和沉陷

坑洼和沉陷是另一类常见的质量问题,通常由于路面基层不均匀或者承载力不足引起。这种问题不仅对行车产生不适,还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特别是在高交通负荷的道路上。坑洼和沉陷的存在会导致路面不平整,增加车辆行驶的振动和冲击,从而对车辆和乘客的安全造成威胁。

2.3 表面磨损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长时间的交通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容易发生表面磨损。这种问题不仅影响路面的外观,还可能加速路面的老化,降低其抗滑性能,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表面磨损会导致路面的摩擦系数降低,增加车辆打滑的风险,特别是在雨天或雪天更为明显。

2.4 油斑和化学侵蚀

路面上的油斑和受化学侵蚀的问题是由于车辆漏油、化学物质溢出等原因引起的。这不仅降低了路面的美观度,还可能对沥青混凝土的结构和性能造成损害。油斑和化学侵蚀会导致路面的耐久性下降,加速路面的老化过程,影响其使用寿命。

2.5 渗水和排水问题

沥青混凝土路面如果存在渗水和排水问题,将会导致路面下部分材料的软化和流失,从而降低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渗水还可能引发地基软弱,进一步加剧路面沉陷和龟裂的问题。此外,排水不畅还可能导致路面上的积水,增加车辆行驶的危险性,尤其是在转弯或制动时容易发生打滑。

3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相关工艺技术

3.1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基础。通过科学的配合比设计,可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满足道路使用要求。这包括确定沥青的类型、剂量,以及集料的类型、规格和比例。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交通荷载、气候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

3.2 温度控制

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摊铺和压实都需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混合料的性能和施工质量。

3.3 摊铺技术

摊铺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环节。现代施工中通常使用智能摊铺机,可以实现高精度的铺设。摊铺速度、摊铺角度和厚度控制都是摊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4 压实技术

压实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密实性和耐久性的关键步骤。压路机的类型、重量、速度和压实次数都需要严格控制。振动压实和静压压实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路面的压实质量。

3.5 接缝处理技术

接缝的处理对于保证路面整体性能至关重要。合理的接缝设计和管理可以减少接缝处的应力集中,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热接缝和冷接缝是常见的接缝处理方法。

4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 材料选择与管理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沥青材料的性能。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沥青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确保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优质沥青。优质沥青应具备适宜的粘度、温度敏感性、抗老化性等特性,以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此外,还应考虑沥青的来源、品牌和生产日期等因素,确保沥青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此外,选择适宜的骨料种类和级配对于保证路面质量至关重要。骨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和稳定性,以承受交通荷载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施工前,应对骨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同时,还需要对骨料进行妥善的储存和管理,防止因骨料质量问题引发的路面损伤。

4.2施工工艺控制措施

温度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因素。为确保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和压实过程中具有适宜的流动性和均匀性,需要精确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这包括拌合、运输、摊铺和压实等各个环节的温度。使用温度计等设备对材料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以保证混合料的性能和施工质量。厚度控制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的重要环节。通过使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如厚度计、激光扫描仪等,可以实时监测并控制摊铺后的沥青混凝土层厚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设计厚度进行施工,避免过度或不足摊铺。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可能需要添加一些添加剂,如改性剂和增强剂。这些添加剂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龟裂、抗磨损、抗车辙等能力。然而,添加剂的使用必须谨慎,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在使用添加剂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验结果,合理确定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添加。

4.3 施工现场质量监控

配备先进的密实度检测设备,如核子密度湿度仪、振动压实仪等,可以对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路面密实度达到设计标准,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使用均匀度测试工具,如平整度仪、激光测平仪等,可以检测路面的平整度,以确保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施工人员应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工艺,解决不平整问题。 建立定期的质量抽检机制,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抽查,是确保整个施工过程质量可控的重要措施。抽检内容包括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摊铺和压实质量、接缝处理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路面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4.4 施工人员培训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至关重要。培训内容应包括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设备操作等方面,以提高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强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等。

5 结论

在本研究中,我们深入研究了沥青混凝土(AC)路面施工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对AC路面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我们揭示了施工中存在的根本原因,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环境因素等方面的问题。我们也认识到,道路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质量控制的方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交通需求。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为社会交通的安全和便利做出更大的贡献。

6 参考文献

[1]邢华轩.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常见质量问题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6):259-260.

[2]高建强.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常见质量问题控制探析[J].居业,2020,(06):63-64.

[3]朱端杨.SMA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质量问题及施工控制要点[J].四川水泥,2022,(04):209-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