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脚步  与爱同行  静待花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放慢脚步  与爱同行  静待花开

杨 萍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中心小学     陕西 宝鸡 722400

【内容摘要】教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且有亲近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学生就将更尊重老师,师生诚坦相待,心心相印,师生关系便会更加和谐。因此,我们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这种职业,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静待花开。作为师者,应用教育艺术和智慧去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我们应放慢脚步,用伟大的师爱去感染学生,静待每一树花开。

【关键词】充满期待;用心琢磨;关注后进

众所周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学生更加自信阳光。实践证明,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次真诚的握手……都会在学生的心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师爱也会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

一、充满期待,做个有温度的老师。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形象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就是心灵之间的对话,是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情操陶冶情操。

教育的温度来源于教育者内心的温度,来源于教育者内心的教育情怀。责任是教育者的内在温度,当教师把责任心升华为爱心,把职业升华为事业时,我们的工作就有了爱的温度。两年前带过的一个学生我至今记忆犹新。记得刚接到那个班时,张同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特别懂事而又乖巧的孩子。这还是缘于她对我的一声问候“老师,早上好”。那次的一声问候,也使我记住了这个扎蝴蝶结的小女孩。后来的接触中她依然见了我是彬彬有礼,这越发使我对这个女孩的印象分倍增。我也猜想她一定也是一个学习不错的孩子,可现实却并非如此。她的语文作业老是迟迟不交,听写字词几乎是全军覆没。这使我顿觉不能以貌取人,不免有些失落。

然而瞬间曾听过的一句名言萦绕在我耳际:“可以有恨铁不成钢的‘恨’,却不可以有坐视不管的漠然。”是的,学生不是一个模子制造出来的工业产品,尊重学生,就要承认和接受他们身心发展、认知规律的差异。于是,我和她妈妈也进行了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发现这孩子贪玩,老是坐不住,语文学习兴趣不浓。于是,我找她单独谈话,和她进行交流,肯定了她的优点,以诚相待。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课堂上为她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降低作业要求。慢慢地,在我的鼓励下,她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一次又一次地站了起来……尽管她一开始有些胆怯,但她很认真,也愿意去讲,因此我对她充满期待……耐心教育,静待花开,终于,我发现她变了,学习变得更主动了。从此,我看到了那只红色的蝴蝶结更加美丽了。

二、用心琢磨,打造孩子成长的平台。

曾经读过这样一段文字深受启发:给孩子一点时间,用信任与希望待他重闪微光。是的,我们要给孩子一些发光的条件,哪怕他只是一缕微光。因为只有当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得到老师的重视时,才能显露他的“向师性”。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学生在老师的关怀、引导、殷切期盼下便会成长进步。曾经带过的王同学,他脑子聪明,但行为习惯不佳,平时爱调皮捣蛋,热衷游戏,惰性极强。上课听多少就吸收多少。课后不做、不交作业是常态。多次批评教育,多次家校沟通,效果不佳,照样偷懒。我心想,要改变他偷懒的状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于是我改变了直接批评教育的方式,从而采取“迂回”的教育路线。每天早上,我特意问他:你作业写了吗?有个别学生来问我作业中的问题时,我就引荐让他讲,这样一来,他无形中意识到必须要认真做作业。听写词语后,我有意挑几个不同层次学生的本子让他查,慢慢地我发现他不但批阅细心,而且还给个别同学讲了识记字词的方法,真是一举两得。后来,其他学生也喜欢和他交往了,王同学在班上的人气指数也提高了。过了一段时间,座位调整后,我顺势而为,肯定他的优点,任命他为小组长,并对其工作及时肯定奖励。一学期下来,发现他不做作业的次数少了,上课也没有以前那么爱胡乱搭腔、插嘴了,稳重多了。

是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和肯定。众所周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我们要以爱为底色,运用教育智慧。我们要心平气和地对待每个学生,以欣赏的目光关注学生。以赞扬的语言鼓励学生,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朵花,他们都渴望阳光雨露的滋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放慢脚步,静待花开。

  三、关注后进,让爱的天平不再倾斜。

无论是怒放的小花,还是静待花开的小苗,都会有自己的精彩,我们也要学会去分享他们成长中的快乐,在快乐中静待那满园的花开。在每个班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后进生,学困生。他们的标签也不是一朝一夕拥有的,他们也是班上的弱势群体。为此,我会对他们增加感情投资,耐心教育学困生。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爱。让爱的天平不再倾斜。上学期我带二7班的道法课,第一堂课上,大部分孩子在我的组织下个个意气风发,精神饱满,积极发言。可有一个小男孩却不专注,一小会儿的时间,不是站起来就是钻到桌子下面拾东西,屁股不挨凳子,桌面上“一无所有”。当我走到他跟前时他几乎对我“熟视无睹”。当我问别的同学:“其他课堂怎么样?”这时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全是他的不是。其中竟有一个孩子大声吼:“老师,他是我们班的学渣!”听到这句话后我不禁愣住了。“学渣”这个标签不该随便贴呀!我不禁想。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那个小男孩低下了头。他,也由此引起了我的关注。于是,我走到他跟前问他的名字,他告诉了我。我又问:“你会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他点了点头。我拿出一张纸让他写,他写出了自己的姓名,我做了肯定。接着我又因势利导,让他写语文课本上自己会读会写的字,他竟一口气写了八九个,令我惊讶。为此,我在班上表扬了那个小男孩,并且打破惯例给他奖励贴,而且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图案。也在那时我看到了他欣喜地露出了笑容。以后的每节课上,我又对他倍加关注,渐渐地,我发现他在凳子上能坐稳了。在我的表扬鼓励下,他变了,其他同学对他的看法也变了。“学渣”这个词已经不再是他的标签了。我不禁感慨万千,在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及问题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去做?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明白:首先,课堂教学中多给予“关爱”。在课堂教学中,给他们一些时间,给学困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达到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与用心性的目的,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其次,批阅作业时给予“关爱”。多关注学困生的作业,适当减量,提质增效。多写指导性的评语,并多写鼓励和评价进步与否的评语。另外,参与活动给予“关爱”。让他们在班里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让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得以发挥。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做的是在教育学生的道路上应放慢脚步,放长眼光,养成一种坦然平和的心态去等待,等待生命的成长,等待智慧的萌发,等待心灵的转向………

总之,我们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这种职业,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我们要面向全体,一视同仁,用教育艺术和智慧去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用伟大的师爱去感染学生,静待每一树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