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3

绿色低碳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何智伟

泸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六  673199

摘要:建筑业在我国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重要产业,对于社会经济转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建筑业实现绿色低碳,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塑造可持续未来的必经之路,通过研究比对正在进行和已实现低碳转型企业的成功案例,可以总结出实现绿色低碳的战略路径,包括设定短中长期目标、低碳材料创新应用、数字化技术开发、生物多样性、循环经济和降低能源消耗等具体策略。这些战略措施将作为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引擎,从而塑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和宜居的未来。

关键词:绿色低碳;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引言

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态环境与资源能源等其他方面带来了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受此影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提高了对建筑业运行与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出低碳环保的要求,为建筑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建筑业内部施工人员与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低碳意识,引进绿色施工技术,并将绿色施工技术准确的落实与应用到建筑设计各项工作的细节当中,为建筑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保证,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贡献力量,进一步增强自身企业的综合实力与市场竞争力,不断为人民群众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与生氛围,切实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

1低碳背景与绿色建筑的概念

1.1低碳背景

低碳发展方式与发展模式是受到社会进步与发展逐渐提出来的,低碳主要内容是指在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其中二氧化碳作为引起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态环境的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负面影响,难以实现社会整体的持久稳步发展。下阶段,从环境管理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应提高对减少碳排放量工作的关注度,将低碳生活与低碳发展方式切实地贯彻与落实到日常生活与各企业发展当中。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缺乏低碳环保的意识,未能深刻认识并体会到节能减排的实际意义,会出现能源消耗高的现象,从而导致碳排放量超标等问题,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与生态环境。为了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的质量与水平,有效降低碳排放,我国政府逐步推出低碳环保政策,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企业发展当中,用绿色健康的思想意识来引导生活活动与企业业务的开展,切实提高生活与工作行为的规范性和绿色性。同时,为了更好地降低碳排放量,保证生态环境的良好校园稳定性,我国也提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为人们优质生活贡献力量。

1.2绿色建筑

新时期下,为贯彻低碳环保与低碳出行的理念,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建筑业进行与发展,提出了一种创新型建筑理念,即绿色建筑,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与先进性。绿色建筑的主要含义是指在建筑工程经营与施工过程中,在保证各项施工环节势力开展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与能源消耗问题的出现,在最大限度上提升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将能源与资源自身的价值与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有效降低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进而帮助人们提高生活品质与居住体验。为了更好的家绿色建筑理念推行与发展下去,我国对绿色建筑提出了严格明确的要求与标准,对建筑设计各项工作与各个环节均提出了应用要求,科学规范的指导施工工作的稳定,为提高整体施工质量与效率提供保障。绿色建筑的推行与低碳环保理念相契合,对应用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有着促进作用,建筑业如果可以在低碳找向下积极开展绿色建筑设计,就能够切实的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促进自身的高效发展。

2建筑业中的绿色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1减轻环境负荷

第一,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负荷,还能够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绿色建筑设计是一种将环保和可持续性原则融入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方法。通过采用更加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以及优化能源利用和水资源管理,绿色建筑设计有助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能源消耗,从而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第二,绿色建筑设计对于减少碳足迹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行业是全球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坚持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源需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例如,通过采用高效的绝缘材料和设计,建筑物可以避免能源浪费,降低供暖和冷却成本,从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此外,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可以进一步减少碳排放。第三,绿色建筑设计有助于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室内空气质量对于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至关重要。采用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建筑材料和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此外,绿色建筑设计也注重采光和采暖系统的设计,以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第四,绿色建筑设计在社会和经济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建筑行业的竞争力。同时,由于绿色建筑通常更加耐用和节能,它们可以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为业主带来长期的经济收益。此外,绿色建筑还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市场价值,吸引更多的投资。

2.2提高建筑能效

第一,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业中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体现在提高建筑能效方面。传统建筑往往在能源利用和资源管理方面效率较低,而绿色建筑设计通过采用创新的技术和策略,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的能效。这一点对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绿色建筑设计可以通过提高能源运用效率来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建筑物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包括供暖、冷却、照明等方面。采用绿色建筑原则,如高效隔热材料、节能照明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显著减少能源浪费,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从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第三,绿色建筑设计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水是生活和建筑运营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但传统建筑往往存在水资源浪费和不合理的用水行为。通过采用节水设备、雨水收集系统和灌溉控制技术,绿色建筑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有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第四,绿色建筑设计还能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室内空气质量、采光和声学环境对于建筑的舒适性和居住者的健康至关重要。采用低VOC材料、良好的通风系统和设计优化的采光方案,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的特点概述

(1)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能力。例如,以超低能耗建筑为例,采暖与制冷负荷大约为普通建筑的1/10-1/4,全年采暖与制冷终端能源消耗(电能消耗)≤15kWh/m2,相当于面积为100m2住宅全年采暖和制冷耗电量大约1500度电。以某超低能耗建筑项目为例,总计8栋住宅楼。按照超低能耗建筑标准,采暖能耗导致的碳排放每年大约138吨,大约为按照75%节能标准建设排放量的20%。从2021-2030年计算,仅采暖便可以为碳达峰目标贡献5224吨减排量。随着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和相关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超低能耗建筑建设,可以为碳达峰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2)规模化建设可以实现区域负荷的平准化。现代化建筑建造中,既需要实现能源的节约,同时也要保证建筑品质。各地区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节能建筑,提出系列政策和措施,朝向规模化、区域化方向发展,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实现。在具体建设方面,以城区/片区为尺度推进高能效建筑建设,可以实现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效益的扩大化,也可以在建筑单体能耗大幅度缩减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区域内各类功能建筑的混合比例,不同用能峰值时刻的参差,做到区域整体负荷的平准化,进而抑制区域的供能峰值需求。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调峰电厂的建设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

(3)可以作为能源需求侧的控制者与管理者。基于碳中和目标,在进行区域需求侧能源规划中,能源系统也逐渐从大负荷、集中式系统开始发生转变,建设小负荷、分布式系统;用能方式也开始由高温、高压、高品位开始向着低温、低压、低品位方向转变。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的建设,凭借自身的节能优势,正在逐渐改变建筑原来的角色定位,促使建筑从原来的能源消耗者开始成为能源需求侧的控制者与管理者。结合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可以促使绿色低碳节能建筑在区域能源网络中承担更多的功能。例如,被动式技术,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的优化调节。

(4)可以实现深度电气化,增强对未来电力系统的适应性。例如,超低能耗建筑。其具有低负荷特性,可以促使建筑深度电气化成为可行方案。在现有的超低能耗建筑项目中,除了部分使用了天然气或者生物质锅炉当作热源之外,多数采用电动热泵当作采暖或者制冷设备,可以实现除了炊事之外的全部终端能耗电气化。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深度电气化可以为建筑脱碳提供基础。未来的电力系统,主要是零碳电力,以风电、光电以及水电等为主,有着明显的冬夏季节性差异。绿色低碳节能建筑具有低负荷特性,尤其是采暖负荷低于制冷负荷,能够有效降低冬季电网压力,可以适合零碳电力供应。

4绿色低碳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4.1完善相关的政策

目前,各地区都明确了“十四五”建筑低碳节能发展的目标,并且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促进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的发展。从建筑发展实际分析,为实现建筑与低碳节能技术的结合,还面临着诸多的技术挑战,需结合技术应用的重难点,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标准,促进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已经发布,对建筑全寿命周期内主要碳排放的因子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实现了动态的监测和核算,初步对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进行了标准化的监测。随着相关标准的日益完善和严格,将会促使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现代化发展,全面提高节能环保水平。

3.2加强技术的研究

从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的发展分析,实现全寿命周期的节能低碳目标,离不开各类新技术和新材料等的支持。实践中,围绕建筑设计、绿色施工、智慧化运维等方面,对BIM技术、节水、节材、节能以及数字化建筑运维管理技术等的应用,加大深入的研究,积极提高节能低碳技术应用水平,促进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的发展,助力建筑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将各类新技术和新材料等积极推广应用到建筑领域,促进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目标实现,创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

4.3优选符合低碳理念的建筑材料

低碳理念下的现代化建筑设计应尽可能地使用节能环保类材料。在传统建筑设计当中,建筑材料是导致污染和能源消耗的主要因素。有些传统材料的不当使用会给环境带来影响。例如,加气混凝土使用不当会挥发氮气,质量不合格的人造板和油漆会释放甲醛等有毒类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释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影响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基于低碳理念的现代建筑设计需要加强对木材、石灰、石材和油漆等建筑材料的审查力度,以确保材料不会损害使用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可以应用节能环保材料,同时确保建筑物内的良好通风,以确保建筑物内的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4.4积极选用可再生清洁能源

低碳理念下,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选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一方面,要求因地制宜地选择节能系统,采用科学合理的能源利用方式,由此才能充分适应不同地区的地域特点。例如,对于中国北方的城市,要重视建筑本身所具备的保温性能,不断寻找建筑采暖的新能源,以减少传统燃料燃烧产生的CO2碳排放;另一方面,基于低碳理念的现代建筑设计也应加强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电、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设计者应在现代建筑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合理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以有效替代传统能源,如在建筑物中安装太阳能屋顶热水器、太阳能集热器等能量收集设备,有效利用太阳能,实现真正的低碳建筑设计,从而实现建筑设计的全面优化与完善。

4.5实现绿色建筑的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绿色建筑的科技革新和节能环保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对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包括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地热能利用等方面;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鼓励企业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并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提高公众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建筑的发展,为城市建设带来更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4.6实现绿色建筑的区域协调发展

首先,加强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监督力度,确保所有的新建筑项目都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这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其运营成本。其次,鼓励开发商采用更加环保的技术手段来建造房屋,如使用太阳能板发电、安装高效节能设备等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地改善建筑物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帮助开发商节约资金开支并增加利润空间。此外,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引导市场需求向更环保的方向转变。例如,通过提供税收优惠或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投资于绿色建筑领域;或者出台严格的监管制度,限制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新建筑项目的批准。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控制住市场的不良倾向,促进绿色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总之,只有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环境保护,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建筑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目的。因此,应该积极探索各种可行的方法,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制度,规范市场行为,确保绿色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结束语

绿色低碳是全球建筑行业的必然趋势,建筑业作为碳排放大户,亟待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筑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进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明确的碳中和目标、创新技术和材料、循环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将共同推动建筑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减少碳排放、提高建筑质量,为塑造可持续和宜居的未来贡献力量。只有遵循绿色低碳的核心理念,鼓励绿色创新、完善低碳市场、积极采用数字化智能工具,综合管理建筑全生命周期并协同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开展减碳措施,才能降低建筑行业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实现建筑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并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柴进.分析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的关键点[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3):174-175.

[2]刘骥.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及实施关键点[J].大众标准化,2022(22):144-146.

[3]杜煌文.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及实施关键点[J].四川水泥,2021(09):291-292.

[4]代海桥.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及实施关键点研究[J].四川水泥,2021(07):124-125.

[5]张健.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居业,2022(12):55-57.

[6]董龙旭.建筑工程中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应用分析[J].陶瓷,2022(07):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