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的办学实践心路历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家国情怀”的办学实践心路历程

鞠长生

   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学校   363100

【摘要】做教师,日思夜想“教什么,怎样为学生成长助力”;做校长,广泛体验“怎么教,让学生快乐而德艺兼备”;做研究,深度思考“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以及“为谁培养人”。

【关键词】教育情怀  办学实践  情怀教学

远赴海滨的心灵邀约

2017年,是笔者前所未有的大刀阔斧的决策年,笔者浏览了福建漳州开发区的招商文化展播,优美的沿海景观,全新的开发愿景,奋进的“招商”环境,深深吸引了笔者。虽然笔者曾任职的某中学是全国有名的特色化高中校,但是那一切永远定格于那时的成绩,笔者的教育梦插上了远足翱翔的双翅,在东南沿海的新区新校独辟了一条教育的蹊径。

海滨学校的校长招聘启事,让笔者心潮难平,跃跃欲试。笔者梳理了26年的教学历程和办学实践,汇总了每一个阶段教育改革的成功之处,笔者带着新颖而别致的教学理念,温厚而坚韧的教育情怀,长足而前瞻的远景规划,远赴海滨的心灵邀约,笔者成为了海滨学校的第一任校长。

于是,笔者开始追本溯源,深研漳州浓厚的传统文化基因,认识到“有情怀的教育才能培育有情怀的人才,有情怀的人才才能建设有情怀的社会,有情怀的社会才能彰显人类的福祉”,着力营造富有家国情怀的学校文化。

从此,笔者的校长生涯,在沿海城市的开发新区,留下了“做有家国情怀教育”的印记。

敢为人先的破冰之旅

海滨学校从无到有仅有五年半时间,办学规模瞬息扩大,办学质量一路攀升。作为学校的领航者,笔者的教育思路是“目标引领、规划发展、科学举措、享受成果”,在熟悉又陌生的领域开疆扩土,开启了“家国情怀”教育的破冰之旅。

招商局的文化基因成为滋养笔者办学理念的温床,海滨的校园环境成为疏通笔者家国情怀的源泉。笔者充分认识到:创办有家国情怀的教育,校长要做情怀教育的“思想引领者、文化点燃者、实践力行者”;教师要做情怀教育的“思想上的仁者、文化上的学者、实践上的智者”;学生要做情怀教育的“学习上的好学生、家庭上的好孩子、社会上的好公民”。在海滨学校,“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情感寄托和一种心灵慰藉,不如说是一段生命拔节和一段文化沿承。

打好学生人生底色的办学理念作为教学实践的操手。学校率先做到尊重起点,承认差异,落实国家级课程“培优补差”来提高学科成绩;笔者又倡导教师因材施教,提升素养,落实校本级课程“张扬个性”来提高综合能力。

一主两翼的文化体系作为核心来辐射情怀教育。学校坚持读书启智和情怀育人两手抓。读书启智,蕴含底蕴;情怀育人,塑造品行。在育人实践中,坚持独立人格培养,以载体文化、课堂文化、课程文化三者支撑。

以学科目标和素养目标体系为统领来强化落实。落实学科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好质量攻坚战,提高学科成绩;落实素养目标,内练功夫、外练精神,以活动促行动,多办活动提升标准。

摸索中的办学尝试,弥漫着猎奇的气息,这对于敢为人先的笔者来说,愈战愈勇,挑战与机遇的双轨并行,让新的校长和新的学校直通远方。笔者的思路也随之升级: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师资,一流的师资才能助力一流的学校发展;学校发展的特色是课程,丰富的课程才能助力特色的学校发展。海滨学校“家国情怀”实践,也有两大平台的鼎力支撑。

进行343情怀队伍建设,筑实保障平台。确定师资培养比例的“343”。笔者们用五年的时间,培养校级和区级教师,其中名师占30%、骨干40%、新秀30%。引进骨干教师的中坚优势,利用骨干带动教学新秀成长展。呈现教师培养内容的“343”。确定培养内容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定校本培训的四条路径:通识与专题培训、跟踪与交流培训、结对子与自修、论坛与课题培训。确定培养目标的三个维度:师德修炼、师能提升、师功强化。

进行了3.0情怀课程建设,筑实载体平台。笔者的设置理念是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成功,尊重差异,尊重选择,让艺体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基。开发原则是“三级课程”注重“三化”, 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普适化,校本课程多样化;校本课程注重“三做”, 即做实、做强、做优;校本课程形成“四大体系”,即未来课程体系、绿色课程体系、国学课程体系和德育课程体系。

以上阐述涉及到的绝不是生硬的数字和朴素的文字,而是有情怀的构思和有规划的践行,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能让崭新的学校快速发展。教育是一项漫长而又浩大的工程,用工程来助力情怀育人,是笔者获悉的办学灵感。

于是,推进德育一体化工程,实现情怀化人德育“一体化”,即“小-初-高”年段衔接。育人目标衔接和育人内容的衔接,让十二年一贯制的特殊学校,用“情怀”这一贯穿始终的主线,实现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接受学识的层级递增和享受教育的无缝衔接。同时笔者们主推“1234”的德育模式,重在落实的情怀十品的育人目标达成:走进海滨,就是一个懂礼仪的人、心灵美的人、懂感恩的人、善而为的人、习惯好的人、乐于助人的人、勤学惜时的人、动手动脑的人、质疑求真的人、责任担当的人。“情怀十品”也是海滨学子毕业的第二本证书。

于是,推进课堂教学3.0,实现情怀立人2017年9月份,海滨学校正是开办,26名省招新教师,当年招生覆盖小学部六个年段,424名学生均来自分流,基础薄弱、习惯不好、成绩不佳,学校提出“课堂教学1.0工程”——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培养学生“展示素养”、关注课堂有效性。2018年9月份,海滨学校中学部正式开办,当年招生覆盖小学六个年段、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初中生来自于划片区域,高中主要解决开发区员工子女就学问题,全市最低普高录取分段,学校适时提出“课堂教学2.0工程”——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关注流程有效性、信息技术辅助教学。2019年9月份,海滨学校生源数量已2000人,制定海滨学校的目标体系,确定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标准,学校又提出“课堂教学3.0计划”,即实施“四标智能课堂”的教学模式,其宗旨是构建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实施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到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深度融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于是,推进走动式管理,实现情怀强人笔者们实施“走动式”的管理模式,其形式是“一出三进”,内涵是实现“时时、处处、人人”,其要求是“精细化”,实施“项目化管理”即谁主管、谁负责、限时办结,其路径是“领着走、扶着走、放开走”,其评价是“四个凡事”。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单薄到雄厚,从摸索到推广,量的变化带来了质的飞跃。面对如履薄冰的挑战,笔者用冷静与睿智,用眼界与情怀,实现了初具规模的破冰之旅,海滨学校,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闪烁在东南沿海名城的一角天空。

永不落幕的情怀教育

教育就是一场巡回演出,笔者用笔者“服务于教育、扶植于教师、福祉于学生”的初衷,进行了本色出演,赢得了无需鲜花无需掌声的喝彩。众里寻他千百度,海滨恰在灯火阑珊处,笔者的情怀教育将永不落幕,海滨等待着笔者领航教育同仁,构思更美的愿景。

在海滨,笔者们从心启航,向幸福进发,去遇见生命中所有的芬芳与美好;在海滨,笔者们扬帆远航,去追求教育路上所有的春晖与桃李。海滨的“美”是上天的眷顾,海滨的“新”是时代的强音。笔者们是海滨人,笔者们行胜于言;笔者们是海滨人,笔者们为海滨代言!

结语:凤凰木美,丹桂飘香;修身启智,尚礼崇德;知行合一,勇于担当……引用笔者作词的海滨学校校歌《梦想起航》中的关键词,作为笔者的谢幕词。笔者坚信:在家国情怀的绚丽舞台上,教育的故事还会激情演绎,主演的阵容将会日渐庞大,特色的人生还会缤纷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