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情绪情感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青少年情绪情感探究

 陈文瑞

(合肥师范学院,合肥 230000)

摘要:青少年阶段是人生中情绪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都逐渐走向成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而正是因为这些变化,让他们表现出有别于成人的,特有的情绪情感状态。本文从青少年的情绪情感方面入手,结合心理学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并探讨了当下青少年在学习与生活中的情绪、情感特点。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国家能培养出有理想、有素质、有文化的栋梁之才奠定了基石。

关键词:心理学; 青少年学生情绪; 青少年学生情感; 相关状况及特点分析

  情绪情感是种个体内部主观的体验,是以个人的愿望或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并伴随着时隐时显的外部表情,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也不断的在丰富着,发展着。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较多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就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情感在当下社会发展的状况及一些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合肥市某一中学九年级的其中一个班的的3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以下发现:

一、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情感的特点

1.极端性与波动性

  青少年的情绪表现出显而易见的极端性和波动性。高强度的兴奋、激情、或是过度的伤感、易怒、绝望常常交替出现,且迅速转化,具有波动性,时而积极,时而消极,例如问卷里有道题如下:

  在过去一个月中,你处于哪种情绪?

A、愉快 B、恐惧 C、平静 D、悲伤 E、郁闷 F、烦躁 G、自卑 H、害羞

  75%的学生都有愉快、郁闷、自卑、悲伤这些情绪,25%的学生以上情绪都有,显示了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复杂多变,遇到烦心事时,若无人倾诉,他们极易暴怒,恐惧或悲伤,同时也会因学业或生活中的事得意忘形,因受到挫折而自卑自弃,走极端路线。

2.封闭性与感染性

  青少年由于与社会接触良多,在各种社会行为规范的制约下,使他们逐步具备了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对情绪情感隐私的保护尤甚,其中认知的不协调,寻求新体验与理智监控之间的矛盾,以及个性发展与社会化发展不平衡再拥有过深隐私的人身上体现尤为显著。另一方面,情绪之间会产生相互感染的连锁性,即先发情绪体验对后发情绪的过程存在着重大的影响。有时个体情绪也会影响到集体情绪。

如问卷里有些题如下:

  当感受到消极情绪时,你确定不会表露他们(单选)。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一般 D、比较不符合 E、完全不符合

  你的情绪较易受到周围环境的感染和影响,跟随周围人的言行举止而起伏变化(单选)。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一般 D、比较不符合 E、完全不符合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70%的学生表明完全符合,10%的学生表示完全不符合, 在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上,65%的学生表示完全符合,15%表示完全不符合。

  情绪情感的封闭性和感染性使得他们一方面不会将情绪情感轻易的外露,如有问题,教师也很难知道症结出在哪,更不用提给出具体措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而一旦学生处于不良环境中或者交友不慎,也很容易造成不良情绪的渲染。

3.冲动性与爆发性

  青少年对符合自己信念和理想的要求和行为,往往快速而又热烈的做出积极的情绪,遇到阻碍时又表现出否定的情绪,甚至带着不思考后果的冲动和狂热去处理事情。而他们自制力也较弱,一旦出现某种外部的强烈刺激,情绪就会忽然爆发。

二、情绪情感理论

1.詹姆斯、兰格的外周论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情绪只是身体状态的感觉。他的原因纯乎是身体的。

 兰格则强调血液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他以酒精和药物为例,说明这些因素之所以能引起人情绪的变化,是因为它们影响了血管系统的活动。血管扩张产生愉快,而血管收缩、器官痉挛就产生恐怖。

2.分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情绪是种最基本的动力系统,具有动机性和适应性功能,该理论极富创造力和说服力。使情绪在心理中确立了相对独立的地位。

三、如何对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情感进行教育引导

1.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育者要立足于学生受教育的良好愿望,给予受教育者足够的关心和热爱,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老问题时有自己的见解,不受他人影响。严格、客观的审视自己的答案,仔细、冷静的分析问题。

2.教授处理情绪情感的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改变环境的焦点和改变环境来达到目的,激发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

  其次,可让学生合理的发泄情绪。如让学生哭—适当地哭一场;喊—痛快地喊一回;诉—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动—进行有益的运动。

  最后,可指导学生合理的控制情绪,做到喜怒有常,喜怒有度。也可利用自我暗示法,表情调节法,呼吸调节法等放松训练等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

3.改善受教育环境

学生具有向师性,教育者是学生心中前行的榜样,其身教重于言传,因此教育者要注意自身的形象与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准、做精、做透。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另一方面,家庭、学校、社会要齐心协力,统一教育影响,继续发挥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作用,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在统一各方教育影响的同时,也要注重各方力量的单独作用表现。在家庭里,父母应为孩子创设一个安全、安静、安心的学习氛围,便于孩子能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在学校里,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要拘泥于印在白如枯槁纸张上的鲜红数字,多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实践活动,营造一个多才包容的受教育环境,社会应倡导热心向学的风气,组织专家、学者进学校、社区开展相关讲学活动,大力招揽有才之士投身社会公共服务建设,为建设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保驾护航。

4.正确引导,帮助青少年发现他人情绪情感反应

  青少年群体渴望获得他人理解、积极向上的心理无时不有、无刻不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育者要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和把握受教育者心灵中闪光、美好、珍贵的东西,挖掘他们善于感知事物,觉察他人情绪的潜力,在调节好自身情绪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情绪智力,及时正确的感触到他人的内心情感和需要,做出适当、正确的反映,获得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健康成长的良机。

参考文献:

[1]张迪慧.当代青少年情绪及情感探究[J].科技资讯,2016,14(04):131-132.

[2]周梅花.青少年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5(02):42-44.

[3]张建卫.当代青年情感隐私披露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青少年研究,1999,3(23):42.

[4]陈宏图,孟昭兰.关于先发情绪体验对后发情绪过程的影响[J].心理学报,1990,25(1):64-71.

[4]沙凤杰.对学生情绪情感调节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