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初中科学实践性作业设计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科学实践性作业设计与思考

张小燕

乐清市芙蓉镇中学 浙江省 温州市 325600

摘要:本文从新课标视域出发,探讨了初中科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思考。首先,设计多样化的实践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究,通过个性化任务的设置,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欲望。最后,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以上设计,旨在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科学;实践性作业

引言:近年来,新课标对初中科学实践性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实践性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在新课标的视域下,科学实践性

作业设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要紧密结合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文将从新课标视域出发,探讨初中科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思考,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科学实践性作业教学,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一、设计多样化的实践任务

科学实践性作业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实践任务,包括实验、调研、观察、模拟等各种形式的任务。通过让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实践任务,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以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1节 物质的构成”为例,教师可以设置实验任务、调研任务和观察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化他们对物质构成的认识。首先,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实验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和验证物质的构成。比如,可以设置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加热不同物质,观察物质的变化,进而发现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所组成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例如固体变成液体、液体变成气体等,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是由不同种类的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等)组成的。其次,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调研任务,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探究物质的构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物质,然后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图书、互联网、实地考察等)来调研该物质的构成。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采集实验数据等方式,了解该物质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并结合实际例子探究不同物质的构成。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观察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和理解物质的特性和构成。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一些常见的物体,探究其形状、颜色、质地等特点,并进一步思考这些特点与物质构成的关系。通过设置实验任务、调研任务和观察任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究

在进行科学实践性作业设计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通过开放性的实践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欲望。通过这种个性化的实践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进行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2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教学时,可以布置个性化的实践任务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够发出声音的乐器,并探究不同材料对声音的影响。其次,教师可以布置声音传播实验,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声音传播实验,研究声音传播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声音的传播路径和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最后,教师可以布置声音吸收材料调查,可以要求学生调查和研究不同材料对声音的吸收能力。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材料,如海绵、泡沫板、木板等,然后将声源放置在一定距离处,用手机等工具测量声音的强度。通过这些个性化的实践探究任务,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

三、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科学实践性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呼吸实验,以探究空气中的氧气对生物呼吸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探究生物呼吸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来查阅有关呼吸作用的文献资料,并以小组形式进行调研报告。在报告中,学生可以展示所调研到的知识,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例如高原缺氧情况下人们的呼吸困难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呼吸实践来深入理解生物呼吸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模拟生物的呼吸过程。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并监测他们的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变化。学生可以根据实际观察结果,结合所学的知识,思考为什么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呼吸和心率,从而加深对呼吸作用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任务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所学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的知识。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观察任务,让学生观察不同实验条件下人的呼吸情况。例如,观察在剧烈运动后的呼吸频率变化,观察在低氧环境下的呼吸困难等。学生可以记录观察结果,并通过思考和总结,探讨不同条件对呼吸和呼吸作用的影响。通过以上设置,教师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结语:

总之,通过多样化的任务设计,学生能够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个性化的任务设置,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需要注重任务设计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以及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夏兆省.新课标视域下初中科学实践性作业设计与思考[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3,52(20):22-24.

[2]童永梅.初中科学作业和评价的优化设计[J].学理论,2014,(03):210-212.

[3]季胜华.初中科学实践性作业的布置[J].新课程(下),2012,(0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