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小学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城区小学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初探

杨伟田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新北关小学

自从五项管理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的过重负担减了下来,给学生留足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的自由会不会降低孩子的发展质量,给大部分家庭带来了困惑和忧虑,特别是城区居民,家庭情况复杂。在这种背景下,城区学校建立健全学校、家庭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广大家长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形成教育合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健全家校共育机制,确保家校携手发展

1.成立家庭教育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准备到位。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每学期初召开专题会议,定期研究家庭教育工作,健全家庭教育工作制度,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学校大力支持家庭教育工作,科学组建师资队伍、提供相关教材、保证活动场地、有足够的运行经费等。

2.规范家长委员会运行机制

学校组织家长,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选举出能代表全体家长意愿的家长委员会。家委会分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次,并定期进行换届。各级家委会把学校准备采取和正在实施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向家长做出入情入理的解释和说明,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长也可以及时反映对学校工作的疑问,帮助学校了解情况、改进工作。多做化解矛盾的工作,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积极营造良好的家校关系。

3.科学高效开办家长学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学生最大的“老师”,家长的素质以及其奉行的家教理念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科学有效地开办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建设,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于加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向家长阐明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让学生家长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对待学校教育,站在科学角度审视的家长,自然会对学校科学的教育理念充分认同,也会在家庭教育中予以贯彻落实,这无疑会强化家校教育的整体合力。更可以借助家长学校这个平台与学校主动对话,反映自己对学校教育的看法、意见与建议,也可以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二、聚焦家庭教育需求,确保家校共育效果

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一致性。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实现这样和一致性,需要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老师和家长密切合作。    

1. 开设校长信箱,拓宽沟通渠道

为了畅通信息渠道,了解家长的需求,学校在校门口应设立校长信箱,定期开箱汇总情况,这样既方便家长反映问题和诉求,学校也可以及时了解家长心声,适时调整工作策略,有误会的做好解释工作。

2.召开家长会,提升家教水平

家长会是对家长进行培训、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和困惑的重要方式,每学期应举行不同内容的家长会,每次家长会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学期初,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培养目标、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做讲座,广泛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组织家长、师生参加,把学习宣传与贯彻落实、专家引领与学习实践相结合,观看家庭教育视频,进行教育方法的培训;期中,组织家长进行交流,观看家庭教育案例,分享家庭教育方法,解决家庭教育困难;期末,家庭教育方法总结,并评选家庭教育优秀家长,被评为优秀家长的在家长会上作经验交流,形成有效的家教经验在全校推广使用。通过家长会来提升家长教育水平,优化家庭教育效果。

三、落实万师访万家活动,确保家庭教育质量

为保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了解家长需求和困惑,教师家访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方式,通过家访,教师与家长共同解决学生的教育问题,家访不应只是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应该面对学生全体,可以采用报喜式家访指导式家访送温暖式家访解困惑式家访献计式家访探究式家访等,多种家访模式,为家庭教育解决困难、找准方向。学校教师要坚持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教育承诺,实施一对一”“一对多家访献爱心活动,特别是针对八类特殊学生,即:新转入学生、单亲子女、留守子女、心理尚存缺陷的学生、特长学生、冒尖学生、智障学生、对学校有意见的学生家庭做到实地走、全覆盖,用高尚的师德感化学生、用无私的爱温暖学生,形成了家校携手、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社会合作联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在社区搭建起教育活动的平台,为学生的成长构建起和谐的育人环境。在家长的配合下,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关爱老人:为老人们表演节目,打扫卫生,陪老人下棋。传统节日的风俗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和社区的爷爷、奶奶同台演出;社区居民和孩子们包饺子,吃汤圆:孩子们教爷爷奶奶用手机,聊微信。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入队进社区,共同缅怀:入队仪式搬进社区小广场。社区领导给同学们讲故事,社区代表为孩子们佩戴上红领巾,孩子们为社区居民表演节目,开展

拾垃圾环保活动。寒暑假,社区和学校联动,一起进行消防演练、安全教育活动、创城活动等,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健康的社会环境。实施素质教育,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在内容、方法、效果上各有特点,三者协调统一,延伸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创造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实现家校社共育,赢得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推动教育健康发展。

五、举行家校共育活动,丰富家校共育成果

1.家长进校园,见证学生成长

学校邀请家长进校园,共同参与教育活动,见证学生的茁壮成长。新生开学典礼,全体新生家长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参加入学礼,加入少先队时,家长跟孩子们一起参加入队礼,毕业时参加毕业典礼,日常生活中,参加师生升旗仪式,亲子运动会、故事演讲比赛、和孩子们一起过六一等,亲子同台,形式新颖,家长喜欢,孩子快乐。家长进校园参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增加了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家长进课堂,丰富教育内容

学校利用课后服务的有效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有计划组织家长走进课堂,为学生传授方方面面的知识,根据不同年龄特点确定授课主题,班主任教师指导上课细节,家长作好上课准备,内容涉及理财、时装、礼仪、网络、心理健康、医疗急救、法制、安全、制作及各种非物质文化等相关知识,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短板,课堂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寓教于乐。

3. 家长护学岗,筑牢安全屏障

为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上下学环境,学校设立学生护学岗,有计划组织家长义务服务队,在学生上下学时段轮流到校与教师一起充当学生护学员,坚守护学岗,一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为学生筑起安全屏障,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4.家校携手评价,实现扬长避短

改革学生评价方式,把单一以成绩论输赢的评价内容改成从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发展、艺术修养、劳动实践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评价人由同学、老师、家长三方组成,每学期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在当前新的背景形式下,家校协同育人已经凸显出相当重要的地位,只有家校携手才能撑起教育的一片蓝天!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双减"专项课题《“双减”政策背景下城区小学家校协同育人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220600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