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士临床观察能力偏低的原因分析及培养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心血管内科护士临床观察能力偏低的原因分析及培养对策

杨玥

武定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云南楚雄  6516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科护理人员临床观察水平低下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选择武定县人民医院急诊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68名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进行了统一的训练,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观察能力训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评价合格率和医生、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人员缺乏积极的护理意识,缺乏医院的奖惩机制,是造成其临床观察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观察能力


引言

心血管内科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是其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项技能。随着心血管疾病的不断增加,对心血管内科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们发现一些心血管内科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普遍偏低,这给患者的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因此,深入分析心血管内科护士临床观察能力偏低的原因,对于制定针对性的培养对策至关重要。

首先,心血管内科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偏低可能与教育水平不足有关。一些护士的教育背景较低,缺乏系统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导致其在实践中对患者的护理需求不能准确判断。其次,缺乏临床经验也是造成临床观察能力偏低的重要原因。新入职的护士由于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不够熟悉,无法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此外,缺乏专业技能培训也是影响临床观察能力的因素之一。部分护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无法掌握心电图、血压监测、药物管理等重要的临床技能,从而影响了护理质量。

心血管内科疾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因复杂,预后差,常见的有心绞痛、高血压、心肌梗死等,以老年人为主。心血管科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临床观察力,这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而目前国内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临床观察水平普遍较差,这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极为不利。因此,本文以68例本院心血管科护理人员为样本,对其临床观察能力低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68名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为被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人。观察组为男性6例,女性28例;年龄在23-45之间,平均(27.69±3.28)岁;工作时间从1到23年不等,平均工作时间为(6.92+5.31)年。对照组中4名男性和30名女性;年龄22-46岁,平均(27.03±3.17)岁;服务年限从1至22年不等,平均服务年限为(5.83±5.10)年。一般情况下,两组护士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和工作年限无明显差别(P>0.05)。

1.2 方法

1.2.1 心血管内科护士临床观察能力偏低原因分析

①护士的积极护理意识不足,是造成护士临床观察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护士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理解,潜意识中觉得护理工作是一件很低级的事情,内心深处有一种抗拒的感觉,再加上没有清晰的生涯规划,使得护士的工作态度比较消极,工作只是停留在医嘱上,无法很好地处理没有医生嘱咐和病人病情突然发生改变的情况。②缺乏应急能力,缺乏专业知识。心血管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很多突发事件,一些护理人员,特别是年轻的护理人员,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会手足无措。③奖励机制不健全,缺乏奖励和奖励机制,很容易使护士缺乏主动性,从而使其变得懒惰,从而影响其自我发展。

1.2.2 培养对策

两组的护理人员都经过了正规的训练,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则接受了系统的、旨在提高他们的临床观察能力的训练,主要有:①管理的人性化,增强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比如,要对年轻的护士进行关怀和指导,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让护士认识到自己的工作的重要,从而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②健全奖惩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对优秀的护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护理人员消极懈怠,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并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来教育护理人员③加强专业技术及基本理论训练,以集中授课、个人授课为辅,定期举办相关知识讲座,增强护理人员对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了解,从而使护理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保证理论联系实际。

1.3 观察指标

为了全面评估心血管内科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并了解医护人员对其工作的满意度,我院采用了自编的考核量表和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

考核量表主要针对护士的临床观察技能进行评分。该量表综合考虑了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对患者病情观察的准确性、对病情变化的敏感性、对常见疾病的判断和处理能力等。评分标准根据实际工作中的要求制定,满分为100分,70分以上为合格。通过对护士的临床观察技能进行评分,可以客观地了解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的表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满意度调查表主要是为了了解医护人员对护士的工作的满意程度。调查表由我院自制,包括对护士的责任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评分标准为总分10分,8~10分表示非常满意,6~8分表示满意,6分以下表示不满意。通过医护人员的评价,可以了解护士在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综合考核量表和满意度调查表的评价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心血管内科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和工作表现。同时,评价结果也为我们提供了改进和提升护士临床观察能力的方向和依据。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和技能训练,提高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和工作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全部资料均以 SPSS18.0为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 P<0.05为有显著差别。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评价合格率和医生和病人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请参阅表1。

表1 两组护士考核合格率及医生、患者满意度比较

组别

n

考核合格率

医生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

34

31(91.12)

34(100)

32(94.12)

对照组

34

20(58.82)

25(73.53)

23(67.65)

P

< 0.05

< 0.05

< 0.05

 


讨论

优秀的临床观察能力是每个心血管科护士必备的技能,也是为病人争取更多、更有价值的抢救时间的重要因素。在本研究中,经过系统训练的观察组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评价合格率和医生和病人对其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通过系统和综合的训练,可以使护士的护理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改变传统的护理观念,积极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这对提高他们的临床观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只有不断地培养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素养,完善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我国心血管内科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从而使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得到更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郑君萍.内科护士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观察能力培养疗效探究[J].人人健康, 2020.DOI:CNKI:SUN:RRJK.0.2020-01-195.

[2] 祁九伟.内科护士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观察能力培养[J].中国民康医学, 2018, 30(10):3.DOI:CNKI:SUN:ZMYX.0.2018-10-048.

[3] 华允玲.糖尿病患者的内科护理临床观察[J].  2021.

[4] 刘艳,王增霞.对临床护理中内科临床观察的整体调查研究[J].饮食保健 2019年6卷34期, 113-114页, 2019.

[5] 明菊梅.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47):2.

[6] 杨艳秋.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心理月刊, 2018(7):1.

[7] 左一宏,李士军.关于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