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乡村治理路径研究—基于陕西省延安市阿寺村的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乡村治理路径研究—基于陕西省延安市阿寺村的调查研究

房韵昕

西北大学

摘要:乡村治理路径研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深刻理论逻辑。近年来,我国不断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与技术支持,在自然、经济与民生层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调研通过对典型村落的实地考察,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乡村治理路径的联系,并归纳出乡村治理路径提升的现实困境。最后,为更好的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生态执法规范化+生态体系数字化+生态教育常态化”三大着力点,以期为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乡村治理;路径研究

一、调研概述

进入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为积极响应“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号召,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2024年1月,西北大学哲学学院“苹”凡振乡,“益”路前行实践调查团前往陕西省延安市阿寺村,针对当地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进行深入调研。

二、调研目标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为达到此要求,本项目试图通过对典型村落进行实地考察后的建言献策,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根本指导,做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辩证统一。调研团队来到陕西省延安市阿寺村,深入调查当地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业主体发展和社会化服务建设程度等,探索乡村治理的可行路径,为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供有益思路。

三、调研背景与意义

(一)调研背景

  1. 政策背景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又明确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新高度,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首次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逐渐完善和系统化,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最新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

  1. 科技背景

(1)生态文明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其中着重提及“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针对乡镇提出,应持续推动乡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完善再生水、集蓄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系统,推进乡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建立污水处理系统运营管理长效机制。统筹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及集中供热替代等,加快农村电网、天然气管网、热力管网等建设改造。

(2)生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技术应用密切相关。以新能源的进一步开发为例,化石能源的使用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和灾害事件频发。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未来能源开发的重点。

(3)绿色金融服务普及推广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同样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进入新时代,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让金融活水持续滋养绿水青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显示,近年来,金融机构加快建立健全绿色金融重大项目库、创新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加大对整个绿色低碳领域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贷款、绿色债券规模快速增长。

(二)调研意义

  1. 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学界多着重于以中国化后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解读乡村治理,或从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相关学说,如科技观、文化观等其他方面来应用于乡村治理路径的研究,有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生态观在乡村治理研究中的应用较少。通过该研究,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本意的考察和为现代乡村治理因地制宜的独特性提供新的内容和视角,进一步充实和拓展相关的理论领域。

  1. 实践意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通过响应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次,生产经济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虽然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尚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之中,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1. 现实意义

以延安市阿寺村为典型代表进行调研,有利于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本意落实到乡村治理路径中,为推动乡村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有利于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四、调研对象与方法

(一)调研对象

  1. 当地农村村民

当地农村村民是指主要居住在农村,且在当地已有三年及以上生产生活经验的人员。

  1. 村民委员会主要成员及村干部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一般以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等为主要职责。

村干部主要是指通过村民自治机制选举产生的、在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及其配套组织担任一定职务、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并享受一定政治经济待遇的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主任等。

(二)调研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乡村治理等相关文献,了解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寻找项目可以借鉴的理论和内容以及发现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梳理本研究的内容和框架,理清调研思路。

  1. 实地调查法

在陕西省延安市阿寺村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真实情况。

  1. 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研根据已有的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成果,事先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生态文明观念调查、自我对生态问题认知三部分内容。

  1. 访谈调查法

针对当地村民、村委会工作人员、个体经营户、企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当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五、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综述

通过前期的学习和文献查询可以发现,学界大多马克思主义的其他方面学说,如科技观、文化观来片面地考察乡村治理问题,而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乡村治理的研究缺口较大,相关理论尚不完善,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系统。

六、生态教育常态化

生态教育常态化是指通过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使之常态化、系统化,进而改善人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让生态文明观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我国,由于受到传统观念、伦理观念的影响,“小农”观念已深入人心,对与自己没有利益关系的事物视而不见,对环境污染、破坏等现象视而不见,这样的生态价值观念不正确,将成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绊脚石。所以要坚持常态化、系统化地开展对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使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得到持续提升。利用村庄广播、报告栏、公众号、文艺活动等多种方式,展开对生态文明法律知识的普及宣传,从思想上提升广大农民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开展传统休闲活动,特别是民俗和传统节日,将这些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生态乡村空间的建设中,从而激活隐藏在大多数农民心中的传统文化情感,使其得以持续。

团队名称:“苹”凡振乡,“益”路前行——西北大学赴延安市实践调查团

项目负责人房韵昕

指导教师:                刘宇 王日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