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分析

王小兵

遵化市人民医院 河北省遵化市 0642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4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纳入绿色路径组。比较两组时间指标、护理前后体温、家长满意度。结果绿色路径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用于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应用价值

儿童高热惊厥是儿童高热引起的一种疾病,一般发生在婴儿出生后至8岁之间,很多儿童在患病之前都是上呼吸道或其它传染性疾病的早期阶段,伴随着体温的增高,有些患儿还会发生突然的抽搐。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排除由脑内感染或其它器质性或代谢异常导致的抽搐,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这种疾病的早期表现为抽搐,不仅会对儿童造成生理上的损害,还会对刚为人父母的青年父母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如果患儿是第一次出现发热症状,那么在临床上只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就可以了。但对于复发的儿童,应首先明确其是否为良或复杂型,需要做头颅 MRI、长程脑电图和发展行为评价,并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高热惊厥疗法[1]。本研究探析了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4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其中绿色路径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2-8(4.21±2.10)岁。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2-8(45.14±2.12)岁。两组资料可比性高,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绿色路径组采取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1)制订护理路径表格:按照来医院急诊的患儿的情况制订护理路径,重点是对医护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每个小组最少要配备2-3个护士,指定的护士需要具备几年以上的急救工作经历。②院内急诊护理:急诊儿童一旦进入急诊病房,要迅速送往医疗机构的急救室进行急诊治疗,先与中央监视器相连,并对其进行降温、镇静、解痉等治疗,当医护人员到达急诊现场后,马上进行全面的抢救,对患儿的情况和生命征进行严密的监测,一旦发现有并发症,要马上进行紧急护理。为患儿和家长提供了绿色通道通行证,由院方领导签署后,可以对其进行监控,在患儿的情况下,护士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安慰,从而减少患儿的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③急诊完成后的护理:在完成了患儿的抢救工作之后,立即将患儿转移到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在转运的过程中要做好交接工作,并为患儿办理有关的程序开辟绿色的道路,尽可能的节约护理时间。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时间指标、护理前后体温、家长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23.0软件统计进行了 x2、t检验,P<0.05则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绿色路径组急救时间、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组别

急救时间(分钟)

退热时间(小时)

惊厥消失时间(小时)

住院时间(天)

绿色路径组

22.02±3.63

28.01±1.36

4.63±0.56

5.56±1.46

对照组

37.13±3.46

45.42±2.19

6.76±0.17

8.93±1.18

t

19.5269

43.7676

23.5871

11.6342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两组急救前后体温变化及急救结果对比

急救前,两组患儿体温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急救后,绿色路径组患儿体温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急救前后体温变化

组别

体温(℃)

急救前

急救后

绿色路径组

39.75±0.24

36.55±0.12

对照组

39.70±0.22

36.99±0.19

t/χ2

0.9953

12.6891

P

0.3225

0.0000

2.3两组家属满意度对比

绿色路径组家属满意度95.24%比对照组73.81%高(P<0.05),具体见表3。

表3家属满意度对比

组别

非常满意(n,%)

一般满意(n,%)

不满意(n,%)

总满意度(n,%)

绿色路径组

24(57.14%)

16(38.10%)

2(4.76%)

42(95.24%)

对照组

17(42.48%)

14(33.33%)

11(26.19%)

31(73.81%)

χ2

2.3347

0.2074

7.3716

7.3716

P

0.1265

0.6488

0.0066

0.0066

3讨论

高热惊厥的病因至今仍未得到确切的解释,但已有研究表明,与高热有关,这主要是由于小儿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加之长期处于高热状态,易诱发发病。儿童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且高热惊厥的发生与基因有关。高热惊厥具有明显的家庭遗传性,通常有多基因遗传或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并伴有不完整的外显症。高热惊厥的致病机理包括个体和家庭的易感度、炎性和免疫调控、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与病毒等致病因子的交互作用等

[2]。当患儿的体温升至38.2℃以后,一定要注意让患儿的身体降温,同时还要密切关注身体的温度,如果不能控制好,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就诊。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绿色路径组在抢救时间,退热时间,抽搐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抢救之前,两组儿童的温度无明显差别(P>0.05),抢救后绿色路径组的温度明显下降(P<0.05);绿色路径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更高,说明在急救儿童高热惊厥过程中,实施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明显改善儿童的各项临床参数,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疗效。高热惊厥主要是由于患儿的脑神经功能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了突然的癫痫,通常会伴随着患儿的意识障碍和突然的抽搐。高热惊厥的病因目前还不是很明确,一般儿童的情况比较复杂,表现出起病迅速、变化迅速的特点,而且在发作的时候需要进行及时而又高效的护理。而传统的普通的护理方法,由于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型,所以治疗的全流程都需要由主治医师来进行,这就严重地耽误了患儿的治疗时机,严重地影响了患儿的预后[3]。如果不能掌握好抢救时机,很可能会导致患儿得不到有效的救治而导致死亡等严重结果。医院为应对急诊危重患儿的应急处理需求,特别建立了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由一支高素质的医护人员组成的独特的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整个过程中,绿色通道护理路径中的护士都是由职业护士构成的,这支队伍有着非常合理的工作分配和独特的管理模式,能够使医院的急诊护理工作得以正常进行,为危急患儿的急诊救治赢得了更多的时间,从而改善患儿的预后[4]。与传统的护理相比较,在儿童高热惊厥的抢救中,采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方法,可以让儿童得到更快更好的救治,从而极大地缩短了正常的急诊需要时和退热的时间,缩短了患儿的总体住院时长。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经过有目的的、细致的干预,简化了繁琐的就诊流程,为患儿的抢救赢得了关键时刻,从而减小了病情发展的危险,从而使整个诊疗的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5]

总之,在紧急情况下,采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全过程的护理是有效的,可以极大地改善患儿的护理水平和抢救的各项临床参数。

参考文献:

[1]肖爱新, 谢海枫, 郑才, 李志益, 郑梦山. 急诊小儿高热惊厥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J]. 临床研究, 2022, 30 (12): 126-128.

[2]尤静, 石咏梅, 徐春花, 周佩. 急诊小儿高热惊厥中予以全程绿色通道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名医, 2022, (12): 141-143.

[3]杨健茵. 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应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的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 2022, 28 (18): 175-178.

[4]卢笑笑.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急诊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22, 20 (15): 5-8.

[5]高宁, 张莹.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在急诊小儿高热惊厥中的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 37 (05): 10-12.

作者简介:王小兵(1981年-),女,汉族,河北省遵化市,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