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注浆在灌注桩施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后注浆在灌注桩施工中的应用

陈启秀

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80

摘要:为解决灌注桩传统施工工艺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以及桩基沉渣过多等问题,本文结合湛江佳兆业悦伴湾项目桩基础工程案例,首先对项目状况以及地层特点做出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灌注桩施工中后注浆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研究,提高桩基工程施工环节的安全性、经济性,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灌注桩;后注浆;桩基工程

1引言

通过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的合理应用,既可以有效避免桩体下沉问题,同时还能显著提升桩基础的承载能力[1]。目前,该工艺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均有应用。施工期间,要加强各个施工流程与关键施工技术的管控,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施工,防止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

2工程概况

佳兆业悦伴湾项目桩基础工程位于湛江市赤坎调顺岛,该项目的总占地面积达到了26676.01㎡,由3栋高层住宅、1栋超高层建筑组成。为确保施工质量,本工程桩基础施工期间,使用了旋挖桩灌注桩技术、预应力管桩技术。其中,1栋53层超高层桩基础使用的是灌注桩施工技术,直径为1000mm,同时使用后注浆工艺。通过前期地质勘察资料表明,该项目所处地层为素填土层、粉质黏土层、淤泥质土层,地质条件相对复杂。

3后注浆施工工艺要点

后注浆工艺应用期间,需要预先埋设压浆管路,通过向桩端、桩侧位置注入水泥浆液,能够有效根治沉渣问题。同时,采用该工艺还能对桩侧、桩周土体起到补强作用,使得桩体与周围土体之间的粘结力大幅提高。研究表明,采用后注浆工艺可以将桩基的承载力提高30%左右。

3.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灌注桩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流程的规划(图1)。本项目中,桩基使用的是后注浆工艺,在桩端、桩侧位置采用复式注浆的方式。施工前,需要在桩端设置2根后注浆导管。同时,在桩顶以下12m及24m位置处,分别在桩侧设置2根注浆管。其中,桩端注浆管使用的是内径为∅30、壁厚为3.0mm的无缝钢管。桩侧注浆管使用的是内径为∅25、壁厚为3.0mm的无缝钢管。其次,为确保注浆参数的合理性与适应性,施工前应做好注浆试验。在本工程中,使用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42.5。需要注意的是,注浆水灰比对于水泥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工程水灰比设置为0.60。此外,选取合理的注浆量与注浆压力。注浆压力值应当比周围的土层压力大。同时,桩端水泥用量应超过4t/桩。对于注浆压力值的设定,不能低于3.0MPa。

图1  灌注桩主要施工工序

3.2旋挖灌注桩管桩施工

桩机、钢护筒安装以及护壁、终孔、清孔、钢筋笼吊装、混凝土浇筑等环节,是灌注桩施工的重中之重[2]。具体施工期间,应当根据施工图纸,测放出桩位并作好标记。为确保施工期间孔壁的稳定性,桩基开钻之前,应当进行钢护筒的与安装。上述工作结束之后,要结合现场地层情况,开展跟管护壁等工作。本工程中,因为单桩施工时间较短,使用的是孔口注浆护壁技术,具体参数如下表1所示。根据施工要求,当钻孔工作到达设计深度之后,应当将孔内的钻渣清理干净,本工程采用的是正循环泥浆清孔。之后,还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笼的绑扎、吊装等工作。混凝土浇筑以及后期养护对于桩基的承载能力有重要影响,具体施工期间应加强管控。

表1  泥浆护壁参数

参   数

技术要求

粘度

粘土层

16″~17″

砂层、填土

17″~19″

含 砂 率

<8%

胶 体 率

>95%

比    重

1.15~1.25

3.3加强施工工艺管控

其一,采用后注浆工艺,应当在成桩2天之后开始。同时,还要确保后注浆时间控制在成桩30天以内。其二,注浆顺序应遵循“先桩侧、后桩端”的原则。对于多断面桩侧注浆工作,应采用“先上后下”的顺序。桩侧与桩端之间的注浆间隔时间,应严格控制在2h以内。施工期间如果发生冒浆问题,应使用间歇式注浆方式,并通过降低水灰比的方式确保注浆工作的顺利开展[3]。其三,针对终止注浆压力的选取,应当结合现场的实际土层性质、浆点深度等因素合理确定,注浆压力要控制在2~4MPa之间。注浆流量不宜超过50L/min。当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都满足了设计要求,可以终止注浆。其四,注浆施工期间,技术人员应当对后注浆工艺参数做出定期的检查,发现异常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置[4]

3.4做好注浆管的制作、安装与清洗

一方面,在开展注浆管制作工作时,主要采用的是钢管材料。注浆管由三部分组成:中部直管、注浆器以及上部接头。为确保注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对单向阀式注浆器进行防渗漏处理。另一方面,注浆管安装下放施工时,需要把6根注浆管合理的安装在钢筋笼的内圈位置,注浆管要采用对称分布的方式,并使用螺纹进行连接。注浆管的对接应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密封性效果。在钢筋笼底部位置,注浆管应当伸出20cm左右,上端位置应当高于作业平台50cm左右。对于注浆管的清洗工作,应当在桩身混凝土浇注完成之后的7-24h内进行,以免影响到后续使用。

3.5压水试验

通过开展压浆之前的压水试验,既可以发现压浆管是否存在堵塞问题,同时还能将管内的细粒沉渣排出,以免影响施工进度。压水压力的选择,首先要确保注浆管道有着良好的疏通效果。压水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对压水压力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浇灌之后时间的增加,预压所需的水压值将不断增大。鉴于此,应当合理选择预压水疏通管道,并且预先做好压水试验。本次施工工作中,在成桩之后的24h至48h内,使用高压水压疏通注浆通道。同时,施工期间将压水量控制在0.2至0.6立方米,将压水时间控制在2至5min,将压水压力控制在0.5至1.0Mpa。

3.6注浆施工要点

注浆施工作为整个注浆工艺中的最后一道流程,对注浆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具体注浆过程中,应当重点做好注浆压力、浆液水灰比以及水泥量等参数的控制。第一,对于注浆压力而言,不同工程所采用的指标参数存在较大的差异。施工过程中,应当结合压水试验结果,同时考虑地层类别、岩土性质以及桩长等因素,合理确定注浆压力。通常情况下,注浆压力大多选择1.5至2MPa。其次,对于浆液水灰比的选择,应当采用“由稀到浓”的控制原则。第二,压浆管使用之前,应当对其进行严格检查,尤其要确保两端连接丝扣的完好性。同时,施工期间要保证注浆管的下端和注浆器进行紧密的连接。第三,为保证桩端压浆器使用性能,可以使用丝扣连接的方式,将其固定在桩端、桩侧浆管位置上,并且要采用对称绑扎的方式,将其固定在钢筋笼外侧位置[5]。注浆管下放之前,应当对压浆器喷嘴的密封状况进行严格检查,下放环节应当与钢筋笼同步开展。第四,在进行注浆管的连接时,丝扣位置应当缠绕生胶带,并且还要使用24寸管钳进行密封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当一节钢筋笼下放完成之后,应当在压浆管的内部注入清水,技术人员还要对密封效果做出检查,确保注入的清水水面不下降,进而表明压浆管有着良好的密封效果。如果检查发现存在漏水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做出妥善的处理。施工时,下笼过程要缓慢进行,严禁出现过度用力现象,防止发生管路堵塞等问题。第五,本次施工中主要使用的是BW-150型压浆泵,为保证桩基压浆过程的通畅效果,在桩体混凝土灌注完成之后,需要对喷嘴口进行清洗。施工期间,由于管内压力过大,经常发生返浆等问题。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通常需要在压浆管口位置安装水管球阀,在压浆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其关闭。等到压浆管内部的压力得到释放之后,才能将其拆除,下图2为后注浆施工工艺流程与要点。

图2  后注浆施工工艺流程

4结束语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且能显著提升灌注桩的承载能力。后注浆工艺具体应用期间,应加强对注浆管制作、安装与清洗等环节的管控,并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施工,做好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提高后注浆工艺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韩邦栋,陈泓予,王娅梅.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3(33):136-138.

[2]杨福兵.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23,8(22):71-73.

[3]邱翔.探究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J].居业,2023(11):61-63.

[4]郑有利,严元生.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3(17):130-132.

[5]林伟.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居业,2023(0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