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瘤的病理诊断

/ 2

肺腺瘤的病理诊断

胡厚琼

贺州市人民医院 广西 贺州 542800

肺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肺部肿瘤,包括硬化性肺细胞瘤、肺泡性腺瘤、乳头状腺瘤、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黏液性囊腺瘤和黏液腺腺瘤等亚型。这些肿瘤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特点,而其病理诊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病理学的角度对这些肺腺瘤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以便临床医生和病理学家更好地理解和诊断这些疾病。

一、 硬化性肺细胞瘤

硬化性肺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原始肺上皮细胞,临床经过良好的肺实质内肿瘤。此瘤多见于青年及中年女性的良性肿瘤,多位于肺外周部; 影像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阴影,边缘光滑无分叶状改变,手术切除预后良好。这种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包括肿瘤细胞形态学上的多样性和免疫组化染色特征,需要通过综合分析才能够做出准确诊断。

1.组织形态学特征

在病理诊断过程中,硬化性肺细胞瘤的组织形态学特征是关键的诊断依据之一。

    此瘤肉眼大体:1个边界(境界清楚,包膜完整);2种细胞(表面的立方细胞和间质的圆形细胞);4种结构(乳头状、实性、硬化性、出血性)。这些细胞类型的存在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而且对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2. 免疫组化染色

除了组织形态学特征外,免疫组化染色也是确诊硬化性肺细胞瘤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TTF-1、CK7、CK20、NapsinA等标记物的染色,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来源和类型。一般常用的6个免疫组化:EMA、NapsinA表面细胞阳性,间质细胞阴性,Vimentin、PR表面细胞阴性,间质细胞阳性,TTF1两种细胞都表达,Ki67两种细胞都低表达。

二、肺泡性腺瘤

肺泡性腺瘤,是境界清楚的孤立性周围型良性肺肿瘤,由衬覆单层‖型肺泡细胞在类似肺泡腔的囊腔所组成的多囊性肿瘤,非常罕见,年龄39-74岁,女性稍多;影像学表现为境界清楚、均一的孤立性结节,呈多囊性,大多位于左下叶;大体上,肿瘤呈分叶状,多囊性,切面浅黄色,一般最大直径0.7-6cm。

1.组织形态学特征

镜下,扁平或立方形‖型肺泡细胞通常不连续衬覆在大小不等囊腔上,囊壁厚薄不一,间质黏液样或为胶原,富于梭形细胞和数量不等慢性炎症细胞,囊内充满颗粒性碎屑和个别泡沫状组织细胞。

2.免疫组化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在肺泡性腺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通常上皮细胞表达CK7,TTF-1,CEA,梭形细胞不表达CK,可不同程度表达SMA。

三、乳头状腺瘤

乳头状腺瘤,是发生于肺部境界清楚的孤立性周围型良性肺肿瘤。好发于中青年男性,肿瘤一般最大直径 0.2-6cm。

1.组织形态学特征

是由纤维血管间质表面被覆立方和柱状上皮,构成良性乳头状肿瘤。瘤细胞为‖型肺泡细胞和club细胞。

     2.免疫组化染色:

瘤组织表达AE1/3,CK7,EMA,TTF-1。

乳头状生长的肿瘤组织结构清晰,有助于与其他类型的肺部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四、 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

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是一组起自细支气管,具有二层支气管型上皮(包含连续基底细胞层)的良性肿瘤。依据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分为近端型和远端型。‍部位:BA/CMPT位于细支气管周围的外周肺,与近端支气管无关,可能累犯胸膜。其病理学特征包括肿瘤细胞形态学上的多样性和免疫组化染色特征,需要通过综合分析才能够做出准确诊断。

1. 组织形态学特征

组织病理学:呈结节状增生,累犯细支气管周围肺实质。肿瘤呈乳头状和或扁平腺样结构,由双层细胞组成,包括管腔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管腔上皮细胞可能由纤毛柱状细胞、黏液细胞(近端型BA或经典CMPT)构成,而远端型BA,主要为‖型肺泡上皮细胞和Clara细胞。有些病例远端和近端类型的特征叠。缺少核非典型性,有丝分裂罕见。这些特征对于鉴别诊断非常重要,而且对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2.免疫组化染色

免疫组化:基底细胞层连续的P40或CK5/6阳性。在远端型BA,立方型‖型肺细胞和Clara细胞,TTF-1往往是弥漫阳性。在近端型BA(经典CMPT),主要是纤毛柱状细胞和黏液细胞,TTF-1阴性或弱阳性。此瘤与癌形态学上有时难鉴别,易出现误诊。‍‍‍‍‍‍‍‍鉴别诊断:连续的基底细胞、纤毛细胞和缺乏核异型性是区分该肿瘤与腺癌(包括原位腺癌)的特征。黏液和非黏液原位腺癌也缺乏细胞学的异型性。一些远端型BAs缺乏纤毛细胞,肿瘤细胞附壁样生长,并可能很像原位黏液腺癌。因此,在区分原位腺癌时,双层细胞(管腔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是最有用的证据。P40和或CK5/6在这种情况下会非常有用。

五、 黏液性囊腺瘤

黏液性囊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肿瘤,通常表现为囊性病变,多见于中年女性。其病理学特征包括典型的黏液囊样结构和免疫组化表现,对于临床医生和病理学家来说,了解其病理诊断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1. 组织形态学特征

黏液性囊腺瘤的典型病理形态特征是黏液囊样结构。在肿瘤组织的镜下观察中,可以看到囊壁被柱状上皮细胞覆盖,囊内充满黏液,这种结构特征是黏液性囊腺瘤的典型表现之一。黏液囊样结构的肿瘤组织形态清晰,有助于与其他类型的肺部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2. 免疫组化表现

免疫组化染色在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CEA、CK7、CK20等标记物的染色,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类型和来源。CEA在黏液性囊腺瘤的免疫组化染色中通常呈阳性表达,对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CK7和CK20在该肿瘤的免疫组化染色中也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六、 黏液腺腺瘤

黏液腺腺瘤一种起自气管和支气管小涎腺,由分泌黏液柱状、立方和扁平细胞所组成的少见良性肿瘤。大体上,肿瘤境界清楚,外生性为主的结节,平均直径为2.3cm。

1.组织学形态特征

镜下,肿瘤以充满黏液的囊腔以及柱状细胞、立方细胞、杯状细胞、嗜酸性细胞和透明细胞排列成腺体、小管和乳头为特征。

2.免疫组化染色:

上皮细胞表达AE1/3,EMA和CEA,间质细胞表达AE1/3,SMA和S100。

    黏液腺样结构的肿瘤组织形态清晰,有助于与其他类型的肺部病变进行鉴别诊断。了解其典型的黏液腺样结构和免疫组化表现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肺腺瘤是一组病理类型多样的肺部肿瘤,其病理学特征对于临床医生和病理学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硬化性肺细胞瘤、肺泡性腺瘤、乳头状腺瘤、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黏液性囊腺瘤和黏液腺腺瘤的病理学特点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