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期间临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新冠肺炎期间临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应对策略

郝媛媛 戴红良

锦州医科大学 辽宁 锦州121001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快速蔓延,且持续时间长。临床医护人员在抗击肺炎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包括害怕、焦虑、身体症状、强迫症状等),而一线医护人员往往难以接受心理辅导,难以突破这一僵局。因此充分认识,寻求整合,提高医务工作者对心理护理工作的关注程度,采取多种形式应对措施,为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关键词:新冠肺炎临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策略

新冠肺炎爆发后,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昼夜奋战,尽显“健康看门人”的角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防控疫情的过程中,要坚持业务工作,维护医院和社会的稳定,需要做好排查、及时发现、隔离、报告、转诊患者的工作,额外增加的抗疫工作量加上应对突发感染事件这一应激源,临床医护人员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应激反应[1]。因此,我们对医院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调查,以期为医院的管理者们提供参考。

一、疫情期间临床医护人员易发生的心理问题

(一) 焦虑和抑郁

在疫情期间,心理应激被认为是引发焦虑和抑郁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心理应激与医疗人员抑郁症状之间关系及相关影响因子,并提出应对策略建议。研究发现,在疫情突然爆发的紧急状况中,医务工作者的情感状态会从一种破坏性或不愉快的应激反应逐渐转变为一种建设性或兴奋的体验。其中,医护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医疗工作人员的主要心理状态是抑郁,高达80%的医务工作者对无法有效治疗疾病感到愧疚;同时由于工作压力较大而使其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中。此外,与家人长时间的分离,冒着生命危险,也让他们感到非常焦虑。

当个体经历应激反应时,他们的情感、行动和思维方式都会经历某种程度的转变,例如感知的边界变得有限、思考方式变得僵硬。这种状态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不利影响[2]。其行为模式遭到了限制等因素;与此同时,负面的情感和认知反应也可能对个体的自我评估和控制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医护人员作为特殊群体,其应对应激能力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特质焦虑

特质焦虑描述的是一个人倾向于将外部刺激视为潜在的风险或威胁,这是一种持续且稳定的性格特点。特质焦虑可能会增加人们对某些特定事物的敏感性,但同时也可能会降低人们面对事件时的注意力,进而使个体无法做出正确反应。某些研究指出,特质焦虑可能是引发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危险因子,并且与低特质焦虑的人群相比,高特质焦虑的人群在创伤后应激性障碍的发生率更高。因此,我们推测,特质焦虑可能通过增加人们对社会情境的敏感性进而降低了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反应能力[3]。由于具有高度焦虑特质的人更容易注意到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信息,并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不良影响,因此,在疫情爆发期间,这些人也更倾向于关注与疫情有关的负面信息,并更有可能受到这些负面信息的不良影响。因此,本项研究揭示,在疫情爆发期间,具有高度焦虑特质的人群在面对与疫情有关的负面信息时表现出明显的注意力偏好,这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注意力得到了加强。高特质焦虑者对积极信息存在注意偏向。因此,为了减少高特质焦虑者对消极信息的关注,建议使用注意偏向矫正的方法,这对于在后疫情时期对高特质焦虑人群进行临床干预是非常有益的4]

(三)中重度抑郁

随着临床医护人员抗疫时间加长其抑郁症伴进展到中等程度,即会出现中重度抑郁,而中重度抑郁需要值得我们关注,其临床医护人员可表现为脑功能紊乱、心理活动受阻、感觉大脑思考速度减慢。患者经常会感到疲惫,精神萎靡,整个人就跟漏气的气球一样,各项指标都在迅速下滑,思维和判断能力也在不断的降低,总是出现焦虑、紧张、犹豫、自卑等负面情绪。

(五)焦虑敏感性

焦虑敏感性描述的是一个人内在的认知趋势,它体现为对自己因焦虑而产生的负面影响的不合理的担忧和害怕。那些具有高度焦虑敏感性的人认为,焦虑可能会对他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评估产生负面效果。当这种担忧与恐惧得不到及时消除时,便会导致情绪上的波动甚至行为异常。对于这些焦虑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感到恐惧。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物理型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焦虑敏感性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焦虑敏感性作为一个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已经被证实可以预测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物质滥用等多种心理疾病的发生。具体来说,在相同的应激条件下,焦虑敏感性较高的护士可能会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本研究通过调查新冠肺炎患者及其他医护人员的压力知觉状况,探讨焦虑敏感性与其心理压力之间的关系及应对策略,以期为缓解新冠肺炎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提供一定依据[5]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强度的工作环境、高强度的工作、长期与患者近距离的接触,以及有可能被传染的风险,都会让医护人员感到身心疲惫,无法释放积压的情感,导致医护人员出现失眠、抑郁、焦虑、压力等消极情绪。因此,为医护人员提供充足的保障,保障其工作的安全与自信,并向其提供所需的物资及支援。

参考文献:

[1]黄雅玲,郑菲菲,吴杨玲等.紧急封院背景下院内隔离医护人员心理应激现状及其应对方式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3,30(08):114-117.

[2]任艺,李光建,高婷叶等.疫情暴发期间医护人员焦虑、抑郁与躯体症状的相关性分析[J].心理月刊,2023,18(11):56-58+63.

[3]武丽丽.急危重症科室医护人员抑郁情绪与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23.

[4]Bernadett B ,Petra S ,Gábor M , et al.[The impact of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ritical care workers].[J].Orvosi hetilap,2023,164(42):1646-1655.

[5]Carla G ,Simona B ,Eleonora G , et al.Mental Health Impact and Burnout in Critical Care Staff During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Outbreak.[J].Turk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 and reanimation,2022,50(Supp1):S34-S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