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疗效

苏婧 孙君儒

青海红十字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在皮肤基底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本院7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治疗)与观察组(光动力疗法结合手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各项对比指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光动力疗法结合手术在皮肤基底细胞癌治疗中,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采纳。

【关键词】皮肤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光动力疗法

    皮肤基底细胞癌是临床常见皮肤癌,该病的发生、发展与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有关,主要来自皮肤最外层的基底细胞层。尽管基底细胞癌很少向机体其他位置转移,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部分生长并对软组织及骨骼等造成破坏。该病的发生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1]。以往,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治疗效果相对明显,但是手术操作极易长期影响患者外观,尤其是位于面部等显眼位置的肿瘤。因此临床越来越重视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治疗。光动力疗法属于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在皮肤肿瘤治疗中应用范围广,其采用光敏剂使其选择性的聚集在异常细胞中,形成氧和自由基,从而将癌细胞破坏[2]。基于此,本文针对光动力疗法结合手术在皮肤基底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本院7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男、女例数比是20:15;年龄:31-75岁(59.68±4.13)岁;观察组:男、女例数比是19:16;年龄:30-77岁(59.72±5.21)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手术治疗:根据手术要求进行常规消毒,并铺放消毒湿巾,之后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以2%利多卡因为主,麻醉起效后实施操作。以病理报告为依据做切口,于皮损边缘进行,皮损整块、全部切除,尽量保证癌组织切除完整。针对皮损面积较小,同时皮肤张力良好者,彻底切除后,采取减张缝合。但是若皮损面积偏大,且不具备良好的皮肤张力,需实施邻位皮瓣转移修复手术,或者增加切除范围。最后进行切口缝合。通常情况下,在术后5-7日拆除缝线。

1.2.2 观察组

    采取手术治疗的同时结合光动力疗法,手术拆线当日,采用生理盐水全面清洗基底细胞癌及其周围皮肤,之后采用无菌棉擦拭生理盐水,向该部位均匀涂抹采用生理盐水调配的5-氨基酮戊酸溶液,然后经塑料播磨封包,总计4小时。完成密封后,经LH-600型光动力治疗仪实施治疗,照射涂抹位置,参数设置:功率与波长分别是120mW/cm2,调节能量密度,一般为90W/cm2,采取连续30分钟治疗。1次/周,采取连续5-8周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分析研究资料。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分组

例数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5

16

9

10

25(71.43)

观察组

35

20

12

3

32(91.43)

x2

4.629

P

0.031

2.2 免疫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免疫指标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免疫指标对比(±s)

分组

例数

CD4+(%)

CD8+(%)

CD4+/CD8+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5

37.59±3.38

40.52±3.17

34.61±3.72

31.28±3.26

1.06±0.21

1.14±0.23

观察组

35

37.12±3.45

44.95±3.65

35.13±4.15

28.41±3.35

1.08±0.25

1.48±0.15

t

0.576

5.421

0.552

3.632

0.362

7.325

P

0.567

0.000

0.583

0.001

0.718

0.000

3 讨论

基底细胞癌指的是发生在表皮基底细胞或者毛囊外根鞘的肿瘤,大部分发生在面部,一般情况下,恶性程度并不高。现阶段,临床上尚不具备治疗基底细胞癌的特效方法,由于大部分肿瘤集中在头面部,使得患者美观程度受到影响,因此临床越来越重视临床治疗。基底细胞癌常用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化疗、药物疗法、手术切除、放疗、激光治疗、化疗等,其中手术为常用方法,但是其治疗不全面,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高。针对基底细胞癌患者而言,及早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尽管可以将病灶直接清除,但是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影响到整体治疗效果。T淋巴细胞为免疫细胞,与机体抗癌免疫存在紧密联系,据有关资料显示,癌组织中包含许多免疫作用因子,进而对细胞免疫造成了抑制,因此针对基底癌细胞患者而言,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产生除了影响患者免疫功能外,也推动着基底细胞癌的发展。

光动力疗法结合了新型的基底细胞癌药械,通过光敏剂和光源能够杀灭细胞,加快其调往,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而且具有显著美容效果,进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是若仅采取光动力疗法治疗并不能获得理想效果。光动力疗法实施过程中,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可对病变组织选择性破坏,但是治疗效果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光敏剂类型、光敏活性、光照时间等。5-氨基酮戊酸主要由甘氨酸、辅酶A和硫帕酸等组成,由于多因素作用形成血红蛋白。通常情况下,机体包含较少的5-氨基酮戊酸,针对部分代谢较强的肿瘤细胞,能够被机体选择性吸收[3]。经本次研究发现,光动力疗法结合手术疗法能够明显提升皮肤基底细胞癌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发展,其中光动力疗法定位准确,且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能够将癌细胞和增生细胞有效杀灭,此外,该方法并不会显著影响周围细胞。

综上,光动力疗法与手术疗法结合在皮肤基底细胞癌治疗中,除有助于治疗效果提高外,能够增强患者免疫能力,值得采纳。

参考文献

[1]张成书, 王俊, 李恒.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J]. 癌症进展, 2023, 21 (13): 1486-1488.

[2]陈兴, 吕波, 黄梦雅, 李昕, 周汛. 面部基底细胞癌经外科手术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22, 33 (4): 228-231.

[3]刘贝丽.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 15 (19): 78-81.